《小窗幽记》,明陈继儒纂辑,是明代清言小品集的代表作之一。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从感情、个性、处世、境界、品味、法度等各方面入手,立体地涉及了人如何塑造自身、增加涵养、立身处事、怡情养性;而且关涉到世情、历史、山水自然、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文字优美典雅,处处浸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本书节选《小窗幽记》的精华部分,以 版本核校,出注并翻译, 读者品味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本书收录北宋著名词人柳永200多首词作。柳永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以写情著称,善于铺叙,声韵谐美,传诵极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次出版,对柳永词中的疑难字词和涉及的典故作了简要的注释,并择要将词中化用的古人诗词文句列于词后,同时收录历代评论及与词作有关的本事、史实,择要列于每首词之后,以便读者阅读和欣赏。
由高克勤撰写的《王安石诗文选评/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按时间排序,将王安石的一生分为“入仕前后”、“转宦州县”、“在京为官”、“居丧讲学”、“执政变法”、“退隐钟山”六部分。每一部分之首,先详细介绍该时期王安石的行迹、思想特色、创作风格等,俾读者有一总体的了解;随后精选若干拥有代表性的作品,对每一首详加注释,并做点评,评论中既包括创作背景、典故、寓意,也涉及一些基本的文学技巧,使读者对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都能有所体会。
《唐诗三百首》为苏塘退士定本,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惜笺注太疏,读者病之。上元陈伯英女史,手辑补注八卷,字梳句栉,考核精严,能令读者不假祭獭而坐获食,津逮初学,功匪浅鲜。第其书版藏李氏餐花阁中,坊间罕有其本,所以沾丐士林者恐未能遍也。爰取其书,重加厘订,付之手民,以广其传。书中体例,悉仍其旧。惟少陵《咏怀古迹》诗本五首,苏塘止录其二,不免漏。今刻仍为补入,俾读者得窥全豹。注则悉依《杜诗镜诠》,未敢窜易一字焉。
本书是一部旧体诗集。是作者的业余创作,热情颂扬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记录了为人民服务的风雨历程,抒发了当好人民公仆的高洁情怀。
《孙子兵法》成书于我国春秋晚清期,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很古老的兵法经典著作,是中华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灿瑰宝,对中国军事文化不断发展趋于成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军事学术目前也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本书对《孙子兵法》十三篇逐篇加以精选、简注,并加简要题解和详细讲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高等院校文科教材),编者:郭预衡,上海古籍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编者:郭预衡 原价 ¥29.00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出版时间 2004-07-01
《小窗幽记》,明陈继儒纂辑,是明代清言小品集的代表作之一。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从感情、个性、处世、境界、品味、法度等话题入手,立体地涉及了人如何塑造自身、增加涵养、立身处事、怡情养性;且关涉世情、历史、山水自然、艺术诸方面的内容。文字整饬优美,言简旨远,深具哲人式的冷隽智慧。
宋代姚铉编《唐文粹》,100卷,选录《文苑英华》中唐人作品,是唐代诗文的早选本。特别是在文选方面具有特色。本书精选唐文三十多篇,选文兼顾不同体裁,均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逐一加以翻译、注释。
南朝初期的刘宋时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文学史上两位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作家——山水诗人谢灵运和乐府大家鲍照。谢灵运在刘宋朝的政途挫折,促成了其诗歌创作成就,《登池上楼》、《过始宁墅》、《入东道路》等大量清新优美、摹景抒情的诗篇,成为中国山水诗的滥觞。鲍照出身微寒,沉沦下寮,但他并不因此消极避世,而是用一腔郁郁不平之气创作了大量乐府诗篇,反映了社会现实,揭露了黑暗统治。除此之外,鲍照的边塞诗、五言杂诗也有不少出色的作品。本书选取能代表谢、鲍二人的创作特征与艺术水平的作品,每首诗前的提示,说明内容、分析结构及特点、介绍诗人行迹,有助于读者把每首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她或精秀工巧,或俊雅奇丽,或遒警劲拔,无所不在的美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直至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她还如一颗灿烂地明珠,令人眼花缭乱。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和传承古人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既是一种历史责任,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她能使人的思想变得深刻、敏锐、细腻,从而达到孔子所谓的“文质彬彬”的境界。 本书精选唐诗80首,加以翻译、注释、点评。力图为中学生及唐诗爱好者扫清阅读障碍,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中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书选择其诗文代表作62篇,逐一加以注释与翻译,是一本优秀的普及读物。
本书的汇评涵盖20世纪的诸家评论。汇评部分并非将所有的评论全部列入,这并无必要,因为有不少评论已经过时或者缺乏独到的见解,甚至观点错误。有的观点值得商榷,甚或是错误的,但有独特的见解,本书也收入。总之,本书的汇评是将精彩的有独到见解的评论收集在一起,便于读者参考和在此基础上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邗记》的版本主要有现藏国家图书馆的稿本、现藏扬州图书馆的光绪十年仪征呈丙湘等传钞本、光绪十一年《传砚斋丛书》本、民国陈恒和《扬州丛刻》本,以及台北《丛书集书集成续编》本等。此次整理,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藏版刷印的《场州丛刻》本为底本,以光绪《传砚斋丛书》本为参校本。原书征引文献众多,尤以“二十四史”为,点校尽量核对原文。“二十四史”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据。其他则尽量选用善本。 整理方式主要是标点。只在他本互校中发现明显差异或错论时,方出校记。避讳字、通假字以及个别明显刻印错误等,一律径改,不出校记。本书引用文献明,有时作者有增删,为保持前后文义连贯,统一用引号,中间不作分别。原书引文出处或夹注文字,整理时一并加括号。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有成就的文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今存元好问诗一千多首。本书收入元好问诗九十多首,逐一加以翻译、注释。
李贺诗唐诗史上一位极具个性的天才诗人,其诗歌有着鲜明的主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想象奇特,诗风瑰丽凄恻,不同凡响。本书精选李贺诗作,以题解、注释、全译的形式出版,以方便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