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之女王灿芝编。据一九三四年中華書局刊本影印。文前有邵元冲《邵序》、沈芝瑛《沈序》,辑录秋瑾遗稿计传记四首、诗百余首、词三十余首、歌二首、杂文八首、译著一首,此外还有补遗、秋侠遗诗和秋侠遗文各一。后有《附小侠诗文草》,包含王灿芝小传及其诗词杂文。
《 筹洋刍议 》是反映薛福成洋务思想的代表作,也是反映整个洋务运动发展状况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约二万字,分《约章》《边防》《邻交》《利器》《敌情》《藩邦》《商政》《船政》《矿政》《利权》和《变法》等十四篇(其中《利权》共 4篇)。《筹洋刍议》与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陈虬的《庸言》、郑观应的《盛世危言》等一起,被公认为十九世纪后半叶中国思想领域的重要成果。
晚清刘学询著,据清光绪二十五年 ( 1899)石印本影印,分上下两卷,前有《谕旨》,刘学询《自序》。1899年, 刘学询以二品衔道员身份赴日本考察,他大量考察了日本的金融、司法、军工、矿业等,是书收录了作者游历日本考查商务期间所写的日记。在其《自序》中也有说明: 今年四月,会同日本上海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往考商务,以六月一日由上海起程八月二日还抵上海,往返六十一日,谨将逐日闻见所及汇为日记,缮写正本呈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代为奏上,而以副草付之石印。
本书据一九一四年刊本影印,是民国时期中华师范心理学教科书,全书共四编,二十章。本书是作者根据日本大濑甚太郎所著心理学教科书并参考他书,融汇中西之学编写而成,从伦理学的定义、中西伦理学的差异、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善恶的本源及行为标准论、义务论、德论等方面,将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在中国遭遇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面临礼崩乐坏、道德滑坡 的紧要关头,对重建国民道德观念、对传统伦理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刘艺草书观音宝相重光记拓本》是书法家刘艺先生书蔡学士所撰之《明万佛延寿寺千手千眼观音宝相修复重光记》,其文不足九百字,却对重塑的千手千眼观音宝相的描写精致而华丽,对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宏气。刘艺先生之草书相离相带,连贯通畅,笔意奔放,体势连绵,给人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它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意义,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为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读者、尤其的书法爱好者收藏,品鉴。
本书为容闳晚年英文撰写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书中回顾了容氏一生以 西学东渐 之志,寻 维新中国 之路,却屡遭曲折磨难的生命历程,饱含着他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忧心瞩望。作者纵横四海,遭遇众多世界大事,对祖国的忠诚却始终不渝,加之其在西学东渐与维新自强的历史进程中 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触目所在,都是中国近代变革的丰富细节,本书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名著。
陈三立著,据一九三一年商务印书馆刊本影印。一卷。 陈三立工于诗歌, 造辞精妙 ,多为与友人唱和之作。 为诗初学韩愈,后师山谷,好用僻字拗句,流于艰涩, 避俗避熟,力求生涩 以生硬晦涩的遣词造句表达诗意 ,诗歌流露出对现实无望的悲观情绪。
《訄书》是章炳麟的*部自选的学术论文集,初刻本共收论文五十篇,曾多次重订,影响很大。《訄书》集中体现了章炳麟早年的政治社会思想。《訄书》公开从正面批评了孔子和孔学,进而对于封建中国的 天道 观、 天命 论做出了有力的批判, 熔铸新理 、 推迹古近 ,成为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
《游历古巴图经(精)》是清末傅云龙编撰的“游历图经”系列中的一本,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石印本影印。光绪十三年(1887),傅云龙奉命出游日本、美国、秘鲁、巴西、加拿大、古巴诸国。于途中诹事译文、历地摹图,归后整理成列国图经六部,是书即其中之一。由旅途所见从古巴天文、地理、风俗、食货、考工、兵制、职官、政事、文学、叙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古巴国的情况,并勘察绘制了图表,据以编制图经。
清邵作舟撰。二卷。邵氏久寓北洋幕,熟悉洋务,留心时政。书凡二十余篇,首冠总论,次列三纲:学校、理财、用人,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方面,极言变法,指陈当道之窳败, 书中对君主专制制度、官僚制度之批判入木三分。
鲁迅辑。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史料集,全书内容均采自宋元明清笔记。据一九二六年北新书局刊本影印。 作者 1920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时裒集而成。共三十九篇, 前三十五篇是关于 原书的有关片段,间有考证,以按语形式呈现, 涉及作家生平、作品内容和题材渊源等各个方面 。 后四篇是关于小说源流、评刻、禁黜 、杂说 等方面的 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