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诂训传二十卷,(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陆德明释文,宋刻巾箱本。本书是现存完整的《诗经》注本,全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训诂大抵取自先秦典籍,保存了许多古义。东汉时,郑玄为之作笺,唐代孔颖达进一步疏解《毛诗》《郑笺》,作《毛诗正义》,使《毛传》在经学研究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陆德明博采汉魏六朝诸家训诂资料,成《经典释文》。约从南宋起,《经典释文》中的各部分被分别辑入各部经传的注疏中,今本《毛诗正义》中辑有陆德明的《音义》。此书钤 汪士钟 阆源真赏 铁琴铜剑楼 祁阳陈澄中藏书记 等印,今藏国家图书馆。
《国语》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我国*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以国分类,记言论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前后跨越约五百年。书中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包罗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常与《左传》并称,是研究先秦特别是春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重要文献。 此次出版选用的底本为宋刻宋元递修本,开本铺陈,行格舒朗,墨色莹洁,皮纸印造,堪称宋本之上乘。该本曾收入《中华再造善本》以线装刊行,此次将其列入《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影印出版。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印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一起合称《四书》,是儒家传道受业的基本教材。宋代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将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孟子》乃至《四书》,在今日看来,除去研讨中国古代思想史等方面的参考价值外,对现代人的修身养性、促进社会和谐,也有其可取之处。此次影印所用底本,为国家图书馆珍藏原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嘉定十年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递修本。 本次重印,对开本和版心进行了优化,并锁线装订。
學,爲雜家之始祖,是研究周秦思想文化的寶藏。。《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召集众宾客纂集而成,吕不韦是召集人,也是组织者。《吕氏春秋》成書後,漢代多人爲之作注,現存早的注本是漢代高誘《吕氏春秋訓解》,早的刻本是元代至正六年(一三四六)嘉興路儒學刻本,簡稱元刻本或元本。本书据上海图书馆藏元至正本影印出版,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为研究和阅读《吕氏春秋》提供了一套优秀的古籍。
《穀梁传》成书于汉代,自汉宣帝倡导迄于魏晋,注讲者仅有尹更始、唐固、麋信、孔衍、江熙、程阐、徐仙民、徐乾、刘兆、胡讷、段肃等十余家,范宁有感于其注讲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不可观,又引《左传》《公羊传》以解此经,文义违反,颇不利于后世,遂商略名例,敷陈疑滞,博采诸儒同异之说,又参与二三学士及诸子弟各记所识,并言其意,而成《春秋穀梁传集解》,是今存*早的《穀梁传》注解。唐太宗时,杨士勋辅助孔颖达等撰修《左传正义》,乃以一人之力为范注作义疏,分肌擘理,刊削繁复,文清义约,对《穀梁传》作了第二次系统整理与研究,终成《春秋穀梁传注疏》一书。范注与杨疏为穀梁学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穀梁学的学术发展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代表着中古以前《穀梁传》一经的研究水平。今据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本书为现存*早的刻本即元大德刻本,原书印刷优美,流传清晰,数易藏主,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从香港购回,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梦溪笔谈》共分26卷,内容包括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寰宇读碑书系:海外所见善本碑帖录》收录了当代著名书画碑帖鉴定家马成名先生在海外二十多年间所见的善本碑帖五十种,其中善本皆为珍稀之品,且大多为私人秘藏之物,能汇集成册实属难得。每部善本碑帖中的题跋部分作者均全文标点整理,鉴藏印全部释读并按照年代排序,又精心考证每册的真伪、拓制年代以及递藏等相关信息。更难得的是,每册善本皆有明确的鉴定意见,为碑粘研究提供了珍稀的善本数据,为碑帖鉴定提供了宝贵的鉴定思路。
《三国画像》所绘三国人物分汉、魏(附晋)、吴三部分。人物图案描摹传神,线条流畅,刚柔相济,气脉连通。书尾有“顺德冯廉波刻”字样。此书为晚清刻本。
“古典精粹”丛书收录了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典籍,注重趣味性、可读性。中国古代图籍内容丰富,涉及门类广泛,精刻本校勘谨严。选择其中的经典本影印,可为当代研究提供准确的资料,也可为普通读者接触古籍提供机会。 《随园食单》一卷,清代袁枚所着,是一部讲述当时烹饪技术与南北菜点的着作。袁枚(一七二八—一七九八),字子才,号筒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袁枚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他的主要着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 《随园食单》全书包含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菜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茶酒单等十四个种类,述及乾隆年间
《国故论衡/清末民初文献丛刊》系《清末民初文献丛刊》中的一册,是章炳麟重要的国学著作,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三卷,系统论述文字音韵学、文学、文献学、周秦诸子学、经学及佛道之学等,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研究章炳麟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具有的出版意义及历史研究价值。
笔记。清人俞樾撰。是书为俞樾平素所作笔记整理编纂而成,全书分卷列条,每条无标题,乃随笔札录而得。内容丰富, 或为以经学、小学、诗文、石刻之考释和评定,或为师友间之酬和文字,或为游历览胜之实录实感,或为朝野之轶闻掌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全书共4卷,附录1卷,共有传奇小说21篇。内容大多叙述灵怪、艳情之类的故事。其中少数篇章表现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的愿望,从侧面反映了元末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不幸遭遇。较之宋代文言传奇,有情节新奇、辞语绮丽的特点。明代后期拟话本,常取材于此书。早期刊本有嘉靖万历间章甫言刻本、万历黄正位刻本、万历二十一年虞淳熙刻本。其中黄正位刊本虽系翻刻章甫言刻本,但镂镌精工,且增添精美版画二十余幅,流传稀见。今据万历黄正位刻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