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精粹”丛书收录了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典籍,注重趣味性、可读性。中国古代图籍内容丰富,涉及门类广泛,精刻本校勘谨严。选择其中的经典本影印,可为当代研究提供准确的资料,也可为普通读者接触古籍提供机会。 《列子》,道家着作,相传为列子所撰。列子,名御寇,战国时代郑国人,思想家、哲学家,其思想主张空、静、无为。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隐居多年,潜心着述。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着作之一,全书内容多为寓言神话、民间传说等,通过故事来说明哲理、阐述思想,既涉及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也讨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唐时诏告《列子》为《冲虚真经》,北宋景德年间加“至德”一一字,全称《冲虚至德真经》,被视为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经两汉末年的战乱,《列子》原书散佚,现存篇目有:《
此书为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集,共收录三百首词作,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是今存最早的版本。
许嘉璐主编的《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影印收入四种著作,即《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前两种为文字学著作,是马叙伦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后两种为目录学著作,是马叙伦为自己藏书所编的目录。四种著作皆有较高的学术文献价值。
《沧浪诗话》是南宋严羽所著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清代胡鉴作注,全书共五卷。此书约成书于南宋理宗绍定、淳祐年间,是一部理论性与系统性较强的诗话著作。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个部分,全书“论诗书大旨,取盛唐为宗”,提出了如“兴趣”“妙语”“别才别趣”“以禅喻诗”等许多创造性的诗论。底本为清光绪七年(1881)胡鉴所注的《沧浪诗话注》。
全书共三编,十七章,为民国六年中华书局刊本,此书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家庭的思考。全书从女性品德修行、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三个方面,全面而细致地探索了近代女性解放之路径。从内容方面看,作者鼓励女性积极求学,修身养性,作为自己的独立的资本;认为女性有同男子一样婚姻自由、平等的权利,但反对独身主义;认为妇女应该有平等的离婚权,但不支持离婚行为。他认为妇女在维护家庭和睦、促进丈夫事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认为女性作为母亲,对子女的发育、成长、学习影响很大,母亲充分受教育能够正确地引导后代的发展。本书对女性家庭观念的研究,丰富了学界对五四女性家庭观念的研究。
《陶靖节先生诗注》四卷,晋陶潜撰,宋汤汉注,采用宋淳祐元年汤汉刻本为底本。汤汉注本为陶渊明集的第一家注本,是后世大量陶集注本的祖本。开创了以史证诗的方法,揭示了陶渊明诗歌极为重要的思想、历史、艺术等价值。
《顾曲尘谈/清末民初文献丛刊》是近代曲学论著。共四章,分原曲、制曲、度曲、谈曲。章详细论述宫调、音韵、南曲作法、北曲作法。第二章论述作剧法(传奇杂剧)、清曲作法。第三章论述唱曲的规律。第四章杂论历代戏曲作家作品及其成就。
《千字文》言简意足,为之注解者代不乏人。清代最为流行的《千字文》注本,当属汪啸尹、孙谦益的注本。此书所收《千字文注》,卷端题“武林孙吕吉谦益氏参注”,知亦为汪啸尹、孙谦益一系注本。此本将《千字文》分为五章,但第五章仅“谓语助者,焉哉乎也”一句,因此实际是将《千字文》分为四章:章自“天地玄黄”至“赖及万方”,主题为天地人之道;第二章自“盖此身发”至“好爵自縻”,主题为君子修身之道;第三章自“都邑华夏”至“岩岫杳冥”,主题为历代京都;第四章自“治本于农”之“愚蒙等诮”,主题为君子处于下位之处身治家之道。其注文详尽通俗,极便初学。 《千字文》除蒙书属性外,因其用字均不重复,所以又常成为书法的范本。此书收录的《百体千字文》,书前有“太极”“龟书”“河图”“古文”等名目,核其内文,则为
梁启超著,据1930年商务印书馆刊本影印。据1926年10月至1927年5月,梁启超在清华所讲集录而成。分绪论、总论、分论三部分,总论共分三章,分别为“史的目的”“史家的四长”“五种专史概论”;分论包含“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 以旧史学为基础,结合西方史学理论,偏重研究专史的做法,做传的具体方法,比起《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所论问题更加微观、细致、具体,附加理论的完善升华,形成了梁氏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
吴应箕是明末南直隶贵池人,有名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复社和抗清英雄,与刘城合称“贵池二妙”,其气节与才学深为时人与后人所敬重,在文人清谈、诗文理论和史论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 《吴应箕文集(精)》由《楼山堂集》、《楼山堂遗文》、诗文辑补和附录四部分构成。全书主要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发表见解,处处洋溢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倡导与推动了明末清初尚朴的文学思潮。
《司马相如琴心记》,全称《新刻出像音注司马相如琴心记》,四卷四十四折。明人孙柚所撰,取材于《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典故为题。司马相如,因慕蔺相如之人,故更名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一说为四川蓬安县人。西汉大辞赋家。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人。司马相如之妻。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卓家以冶铁致富,秦始皇灭赵后,强令赵国富户迁移到川峡等地,卓氏被迁临邛。此本为明代南京金陵富春堂刻,当在万历初。
《盼云轩画传 闲窗论画》,清李若昌绘。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李若昌自刻本。李若昌,生卒年不详,字小泉,别号黄梁觉客。直隶遵化(今属河北)人。其父李廷烘为嘉庆十八年(一八一三)副贡,曾任云南、广西州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