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1884-1939),字瞿安,号霜厓,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终身执教,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堂、存古学堂、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任教。于中国古典词曲研究精深,主要著作有《顾曲麈谈》《词学通论》《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霜厓词录》《霜厓曲录》等,又作有传奇、杂剧多种。在20世纪吴梅是能够和王国维相提并论的戏剧学大师。 《顾曲麈谈》中*有价值的部分在于曲律论,吴梅用极简练的文字揭示了宫调的实质,为现今曲学理论广泛采用。制曲范畴则兼顾戏曲的文学鉴赏和社会功能,对前代的。《宋元戏曲概论》对戏剧发展史作了拓展,尤其是王国维论著未论及的明清两代殊有贡献。吴梅凭借私人藏书,开出明清两代的曲目、剧目,有筚路蓝缕之功。
——————————
本书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策划的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项目 非遗广西 丛书的一个分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天琴艺术的起源、传承和发展,重点介绍了壮族天琴艺术的音乐特征、弹奏技法和演奏形式,相关音乐人、传承人对天琴艺术曲目和形制孜孜不倦的改造和创新,以及炫烂多彩的天琴舞台和传播影响,使读者感受到承载在天琴这一壮族独有的民族乐器上的文化精神和艺术魅力,从而增强大众对民族文化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全书极具艺术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鄂温克族是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中的使鹿部落是中国 一个狩猎部落。他们牵着驯鹿走出大山,开始了新的生活。涂建军所著的《天边那绚丽的彩虹--鄂温克族风情(全彩图文版)/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以翔实、可靠的史料介绍了鄂温克族的由来、分布、历史、日常生活、民族习俗、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生产活动等情况。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成立于1949年。1977年,设立了“新亚学术讲座基金”,目标是每年邀请中外杰出学人做系列公开演讲,切磋学问,交流思想。1978年,“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首先成立,之后三十年,每年一次邀请著名学者到院主持讲座,成为学院的盛事。凡有书稿者,均整理出版,形成了这套系列读本。 作者从比较文化的宏观角度分析中国文化的形成、演化和转变,指出中国文化在发展之初的两个特色:一是借亲缘观念来建立社会组织;二是通过天命观念去理解天人合一的奥秘。讨论了中国士大夫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的作用以及文官制度的运作与演变,中国政治、社会与文化的交互影响。在讨论近代文化的转变时,他指出了中国知识分子所面对的种种困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保守”抗拒 进步,“传统”抗拒“现代”。
从《中国可以说不》、《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超限战》一直到《最后一道防线》:从银河号事件、驻南使馆被炸事件、中美撞机事件、越薇军旗事件、罗刚事件、西北大学辱华事件一直到刚刚发生的阻扰张惠妹演唱会事件;民族主义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焦点话题,时时掀起轩然大波。在这些言论与事件当中,不乏偏激狭隘的言论和行为,而从10年前到今天,系统、全面、理性、深刻地对狭隘民族主义进行批评的图书一直缺位。 本书致力于填补这方面的空白,针对《中国可以说不》、《超限战》、《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汇集了李慎之、马立诚、秦晖、朱学勤、刘军宁等众多专家学者的文章,分别从外交、战争和全球化三个方面对狭隘民族主义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批判与反思。最后,本书还对如何建设和民族主义给出了独到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历来以“风雅”、“风骚”并称,又称“诗赋”,或“诗词曲”。一般又统称文学韵文为“诗词歌赋”。它们是我国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这仅是习惯叫法,若依文体起源演变次序,则应当是“歌诗赋词”,赋、词、曲是由诗演变而来的,是诗的变体。因此我们在叙述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时,往往说“诗”时也就包括了其他几种文体。
砖雕是建筑特有的一种雕塑工艺,中国的砖雕艺术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其后的千年演变中,不断开拓技法,深化文化内涵,提高艺术品质,强化地域特色, 终以极其辉煌的成就享誉世界。王辉编著的《中国古代砖雕/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收集中国砖雕艺术相关知识,全书分为砖雕介绍、砖雕题材、砖瓦雕塑艺术、砖雕地域特色四部分。书中图片精美,类别齐全,内容详实,题材广泛。
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经济》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方面对中国历朝历代的经济发展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说明,有人物、有事例、有图片、有总结、有比较,期待对本书的阅读能有益于您全面感受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对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经济结构问题、经济技术发展的道路问题、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问题、经济区划问题等等,都有所介绍。
新岭南文化读本 大湾区非遗故事 挖掘传统技艺器物的文化意涵传承充满浓浓乡愁的广东韵味内容简介本书是粤雅小丛书第二辑之一。第二辑延续了第一辑风格,精选广东醒狮、龙舟、广州玉雕、广绣、南拳五种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精美雅致的图片,配以精炼简洁的文字,向广大读者介绍广东非遗的发展历史、工艺特征以及文化价值。广东醒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岭南地区富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它代表着岭南地区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一种在节日和喜庆活动中象征吉祥如意的民俗舞蹈,而且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是海外华人认祖归宗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桥梁之一,其文化价值和意义深远。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设发展历史、技艺特征、现代传承三章介绍叙述广东醒狮的艺术特点及其创新发展,概览性展现了这一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于
本书是西方古典农业文献之一,是研究罗马共和国后期庄园经济的重要资料,在经济思想目前有一定的地位。它纪录了公元前一世纪意大利经济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一个侧面,提供了很多较真实可靠和饶有趣味的史实,有助于了解当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状况。
《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化概述;中国传统思维;中国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民俗;中国礼仪文化;中国神秘文化等。
《三字经》自宋末诞生以来,历经元明清以至民国,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在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中影响最大,为历代学者所推崇。明代有说该书“文殊驯雅,童子多习诵之”。章太炎曾说:“若所以诏小子者,则今之教科书,固弗如《三字经》远甚也。”
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家具/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以古代家具艺术风格为线索,将家具置身于它们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剖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家具艺术的发展以及艺术特点、民族风格和艺术价值。本书按历史发展先后,采用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考古发掘资料,对中国古代家具分期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介绍,使读者在赞叹和鉴赏古代家其的同时,对中国古代家具史有一个总体发展趋势的完整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