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 837 条评论 )
    • 孙立天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 红票 。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 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国际竞争与内闱宫斗。 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 闭关锁国 朝贡体系 文明冲突 等历史论调提出了

    • ¥65.9 ¥78 折扣:8.4折
    • 左宗棠全传(全2册)
    •   ( 4991 条评论 )
    • 秦翰才 著 /2019-02-01/ 中华书局
    • 本书以治军理政为中心,全面评述了传主的一生事迹。 《全传》前前后后写了十几年,四易其稿,*终写成于1949年初,是***系统研究左宗棠的专著。为撰写《全传》,作者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前人著作,引用书目多达360余种,在已有的左宗棠研究著作中,无能出其右者。为了查找史料,有一段时期,秦翰才先生在上海鸿英图书馆将《申报》从创刊号始至左宗棠逝世止十多年的报纸逐日翻阅一过,而书中引用的《申报》材料不过十数条。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极可称道的。总之,本书足可作为学界进一步研究的基石。

    • ¥69.7 ¥88 折扣:7.9折
    • 太平天国(新版)
    •   ( 3819 条评论 )
    • 史景迁 著,理想国 出品 /2021-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一流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作者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的宗教热情时,也在思索:有些人坚信自己身负使命,要让一切 乃有奇美新造,天民为之赞叹 ,极少计算后果,而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大苦痛?对于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人们并不陌生,学术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史景迁并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为逻辑。

    • ¥61.6 ¥78 折扣:7.9折
    • 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   ( 1417 条评论 )
    • 韩策 著 /2023-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围绕东南第一要缺两江总督,通过 湘人江督格局 和 北洋下南洋 两个概念和进程的深入探讨,将道光、咸丰至民国初年东南地区三次大的权势转移揭示出来,为晚清政治格局的演变贡献一条新的解释线索。在此基础上,突出南北关系,并尝试突破内外轻重、督抚专政的争议,提出 有重心的同治 格局,用以理解晚清政治的特色及出路。

    • ¥70.9 ¥88 折扣:8.1折
    • 明靖难史事考证稿(中华现代学术名著9)
    •   ( 468 条评论 )
    • 王崇武 /2024-0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以商务印书馆1948年出版的《明靖难史事考证稿》为主干,该书是民国时期对明朝初期那场争夺皇位的惨烈内战 靖难之役进行全面研究的奠基之作,作者运用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对中国、朝鲜相关史料和记述进行辨析,通过考证,澄清靖难之役诸多史事真相,结论多有突破和创新之见。本书除收入《明靖难史事考证稿》一稿外,还请中国历史研究院张金奎研究员编集整理了王崇武先生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禹贡》《历史研究》等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明史的代表性论文,如《明代民屯之组织》《论万历征东岛山之战及明清萨尔浒之战》《李如松征东考》《论明太祖起兵及其政策之转变》《刘綎征东考》等,收入本书作为补编。

    • ¥82.8 ¥98 折扣:8.4折
    • 明史(上、下)
    •   ( 3171 条评论 )
    • 南炳文汤纲 /2014-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明史(套装上下册)》较为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的发展状况和明代的阶级状况。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由此而引起生产关系方面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作者认为这种变化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而这一变化在当时社会和生产部门中都有较为明显的表现。《明史(套装上下册)》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见长,在许多史实的阐述方面,其翔实、详细的程度为同类书所不及。

    • ¥137.5 ¥168 折扣:8.2折
    •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四版)
    •   ( 655 条评论 )
    • [法]阿兰·佩雷菲特 /2023-04-1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这次出使在历大的争论是:英国使者有没有向乾隆皇帝下跪磕头? 本书作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和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应丰富起来。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 天下的文明国家 面对 世界强大的国家 本书以翔实的史实,有趣的细节,精彩的笔致,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异和冲突。

    • ¥64.7 ¥79 折扣:8.2折
    •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   ( 1757 条评论 )
    • 石 泉 /2023-02-2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指出,甲午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其内政上之基因,在于此前30年间自强运动未能大规模积极进行。战争以后,外患日张,国势日颓,中国政局遂失其稳定性。李鸿章既去,北洋军权渐归荣禄。袁世凯接统新军,渐露头角。而清流势力因康梁维新运动之大起又趋分化,上与宫廷矛盾相结,于是帝后党争愈烈,遂终爆发戊戌之变,大局从此益不可问。而革命势力则始于甲午,乙未间萌芽海外,逐渐滋长,遂终成倾覆满清帝国之先驱。 本书概述谨严宏阔,立论警辟深刻。作者辛勤探索之所得,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为我们了解民国学人如何看待晚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

    • ¥72.8 ¥89 折扣:8.2折
    • 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颠覆人们对吏役的刻板印象,从“爪牙”透视中华帝国晚期的历史。)
    •   ( 9504 条评论 )
    • (美)白德瑞尤陈俊赖骏楠 译,大学问出品 /2021-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吏和差役,帝国之 爪牙 ,基层社会运行和帝国统治不可或缺之人。本书利用清代巴县档案中的丰富素材,向我们刻画了清代巴县衙门的差役和书吏们生动形象。通过辨析史料提供的丰富信息,作者挑战了人们对衙门吏役的刻板印象,探讨吏役在维系帝国统治与基层社会运行中的 合理性 (不可或缺性),从而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些人物在清代县衙当中所实际扮演的角色,并思考其活动是如何可能影响到清代的国家与地方社会之关系。 在构建以 爪牙 为中心的清代基层社会运行的大叙事中,作者表现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将地方史、社会史、政治史,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学术样貌,对我们深入理解官僚制、国家与社会之关系、话语分析等社会科学所关心的重要问题皆富有学术启发性。

    • ¥77.4 ¥98 折扣:7.9折
    • 明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简体横排本·全4册)
    •   ( 2472 条评论 )
    • 谷应泰 撰 /2018-11-01/ 中华书局
    • 《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撰。谷应泰,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十三年时官至浙江学政,广稽博采,多所取材,借鉴张岱《石匮藏书》与谈迁《国榷》等多种史料﹐至十五年年末成就此书。本书仿《通鉴纪事本末》之例﹐纂次明代典章事迹﹐共八十卷﹐每卷为一目。纪事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起兵﹐迄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朱由检自杀。该书选录此间八十个历史事件或专题﹐按时间顺序编排﹐记述始末﹐首尾一贯﹐简明扼要。卷末附有作者的史论。因该书成于《明史稿》及《明史》之前﹐而且属私人著述﹐颇受当时人的重视。

    • ¥106.8 ¥148 折扣:7.2折
    • 最后的皇族 : 清代宫廷社会史
    •   ( 3327 条评论 )
    • [美]罗友枝 周卫平 译 /2020-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后的皇族:清代宫廷社会史》是对清代宫廷社会的全景式解读。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清代宫廷的物质文化、社会结构和礼仪制度。通过详尽的资料整理和细致入微的考察,《*后的皇族》首次生动揭秘了清代的宫廷生活,全面展示了清代宫廷服饰、语言、饮食、文化政策等方面鲜明的民族风情,深度剖析了宫妃、皇子、仆从等清廷内部人员的权利体系和组织运作,详细阐释了登基、寿礼、祈雨、丧葬等公共或私人仪式的举行办法和信仰文化意义。 《*后的皇族》讨论的核心问题在于,作为中国*后一个王朝政权,清代为什么能够建立统治并维系近三个世纪之久。罗友枝认为,清代成功的原因,并非因为接受了占主体性地位的汉文化的同化,而是因为他们一方面坚持本民族的习俗、信仰和治理策略,一方面学习并利用各个地区的多元文化。清朝有能力针对

    • ¥68.6 ¥98 折扣:7折
    • 明清史讲义(上下册)(中华现代学术名著2)
    •   ( 3150 条评论 )
    • 孟森 /2011-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为孟森先生20世纪上半叶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全书以时间为线索,运用大量史料,对明清史的重要史实和制度演变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历任统治者统治期间内部和内外部的各种利益争斗予以了特别关注,对朝代兴衰的原因也予以了深入剖析。

    • ¥108.1 ¥128 折扣:8.4折
    • 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一力馆)
    •   ( 1938 条评论 )
    • 【美】白彬菊 /2018-09-3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传统观点认为,军机处设立于清雍正朝,标志着两千年专制主义皇权发展的*。本书认为:军机处有一逐步建立的过程,始于雍正朝,直到乾隆初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军机处;军机处日益扩张,君主专制统治让位给了君主与大臣的合作,大臣有可能限制君主的独断。 本书利用台北和北京所藏汉文与满文档案,采用内外朝的分析框架,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清中期的军机处,是海内外学界军机处研究,也是清代政治史乃至于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的力作。

    • ¥68.2 ¥99 折扣:6.9折
    • 崇祯传(精装)
    •   ( 2878 条评论 )
    • 樊树志 著 /2021-05-14/ 中华书局
    • 朱由检仓促之间由藩王变帝王,开启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在位十七年,不迩声色,忧 勤惕励,以雷霆手段惩阉党、振朝纲,表现出了韬光养晦的政治智慧和孜孜求治的政治决心。然而,他以重典驭臣下,生性多疑,致内阁如走马;刚愎自用,错杀名将能臣。在农民起义的内忧和清军来犯的外患间左支右绌,安内攘外错失良机。甲申之变,自缢煤山,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身死社稷的君主。随着他中兴之梦的幻灭,明朝灭亡。 樊树志教授在《万历传》之后倾力推出《崇祯传》,将晚明*后十七年的历史变局、明清鼎革之际的政治斗争娓娓道来,令人如临其境,想见其人其事,省思历史与人生。

    • ¥53.9 ¥68 折扣:7.9折
    • 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
    •   ( 7385 条评论 )
    • 阎崇年 /2018-11-01/ 中华书局
    • 作者在书中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破解历史 疑案 为重点,用通俗的语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立体地展现了清代12位帝王的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本次再版,校订文字,梳理图片,重新装帧,以全新面目呈现给读者。

    • ¥51.5 ¥65 折扣:7.9折
    • 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下卷)
    •   ( 8556 条评论 )
    • (美)费正清 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 译 /1985-0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原为《剑桥中国史》的第10卷和第11卷,起自清代的道光时代,止于辛亥革命。这两卷能够自成体系,可以单独成书,我们特先译出,以飨我国读者。为了兼顾《剑桥中国史》原书名和它所论述的晚清时代的实际内容,此书定名为《剑桥中国晚清史》。 剑桥历史丛书的历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对《剑桥中国史》已出的各卷,国外纷纷发表过书评,予以肯定。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截至出书前为止的西方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我们希望这两卷中文的出版,对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能有所助益。 本书引用的中文材料,我们均尽力查找过中文原文。但是,某些地方因仅系片言只语,遍查不着;某些引文引自在台湾省或外国出版的书刊,我们无书查对;个别书籍在北京甚至一直未能找到。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不得已而采用了直译办法,幸读者鉴谅和指教。

    • ¥109.8 ¥143 折扣:7.7折
    • 中国断代史系列:清史(套装上下册)
    •   ( 3519 条评论 )
    • 郑天挺南炳文 /2020-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合著名史学家郑天挺所编《上编》与南炳文所编《下编》为一部完整的清史名著,全书自追述满族先世的发展源流及满族的兴起始,迄于鸦片战争前夕。 本书熔铸各位撰稿人的学术见解与研究心得,吸取了清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详实,生动精炼,篇幅适中,兼顾了学术性与普及性,风格独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断代史系列 之一种。 全书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结构布局安排合理,尤其是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历史内容设专章专节予以讨论,将时间线索与重要事件相结合眉目清晰,有利于读者研读。二是内容丰富,同时重点突出,善于发掘清史中富有特色的内容,并将之穿插于各个章节,多方面、多角度的记述清代历史上的各种现象。三是在朴素扎实的史实陈述中吸收以往学术成果,并见出独立的学术见解,给读者以意

    • ¥203.1 ¥248 折扣:8.2折
    • 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上卷:1644-1800年(西方史学界对清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
    •   ( 1826 条评论 )
    • (美)裴德生戴寅等译 /2020-12-3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剑桥中国史丛书第九卷,叙述自1616―1800年的清代历史,包括清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该著作分10章,涵盖了约200年的历史,从16世纪末女真的形成一直到1799年乾隆帝的驾崩。该卷显示了作者对材料的全部把握以及对*材料的娴熟掌握的功底,立体地解读了帝国社会全盛时期的面貌,展现给读者的是政治史和社会史的平衡性混。*章讲了1644年以前的清朝开国的历程;第二章顺治朝;第三章康熙朝;第四章雍正朝;第五章乾隆朝。时间界限是1644到1800。前面五章纵向讲了清朝重大的事件,包括对各个皇帝的评价,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后面五章从横的方面,比如艾尔曼先生讲清代前中期士人的社会角色,另外各章讲女性、性别、家庭、婚姻,有的讲清代社会的稳定与变迁,*后一章讲清代的经济发展。这部书纵横两个方面用将近百万

    • ¥152.1 ¥198 折扣:7.7折
    • 祖师的族谱——明清白莲教社会历史调查(学衡社会史丛书)
    •   ( 213 条评论 )
    • 曹新宇 /2023-08-01/ 商务印书馆
    • 从摩尼教的变种(包括各种 杂糅假说 ),到反映排斥社会 异己 的 污名化标签 (白莲教并无 自我认同 的实体),尽管内涵矛盾,但这些观点却是目前学界关于白莲教的主流学说。民间史料的欠缺,推动作者转换视角,从逐村的社会历史调查入手,发掘、抢救濒临永久毁灭的民间文书,开拓白莲教的 地方化 研究。本书是中国社会史领域具有典范意义的一部新著。作者曾经长期在华北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抢救出一批极为珍贵的黄天道文书。基于这批新发现的民间文书和传世历史文献,作者对黄天道的历史进行了细致的史实考辨,解决了此前悬而未决的黄天道祖师普明的原籍问题,重建了黄天道创教初期的教首经历、教义内涵以及宗教传承过程,揭示了学界公认早期一种宝卷的丰富内涵及其与黄天道的深厚渊源。本书从地方视角出发,对官书档案、道内宝卷、民间

    • ¥108.1 ¥128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