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
    •   ( 9777 条评论 )
    • 薄一波 /2008-01-01/ 中共党史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的回忆并带有研究性质的有关中国当代史的专著。分上、下两卷。分别论述了1949年到1956年间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这部书是将个人的回忆和档案材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产物,被誉为“在我国党内是一个重大的创举”。

    • ¥69.5 ¥88 折扣:7.9折
    • 败因:蒋介石为什么败退台湾?(全二册,1000多幅高清历史老照片)(看如何从腐败走向失败、强权政治垮台?有人物,有数据,
    •   ( 1463 条评论 )
    • 武更斌 /2013-08-01/
    • 民国史是当今读书界持续很久的一大热点。本书就是一部全面客观深入浅出的民国史书。它回答的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为什么败退的话题。它以纪传体方式解读了国民党的兴亡成败。全书一百四十余万字,配以千余幅稀见的高清历史老照片,是一部近年来在海峡两岸也难得一见的史书。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数量是清朝的5.5倍,是北洋政府的6倍左右,是共产党军队的3倍。就装备而言,国民党军队拥有相当数量的轰炸机、战斗机、军舰、大炮、坦克。环顾亚洲,军力无出其右者。又接收了日本投降时交出的大批轻重武器:68万多支步枪,1.8亿发子弹,6万余支手枪,近3万挺机关枪,1.2万多门火炮,7万匹战马,543辆各种战车。这批武器可以装备80个步兵师、10个炮兵师、6个骑兵师、7个以上的装甲团。加之美国装备的36个美械师。与共产党军队小半加步

    • ¥103.6 ¥132.8 折扣:7.8折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
    •   ( 10084 条评论 )
    • (美)麦克法夸尔 (美)费正清 编,谢亮生等 译 /2006-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剑桥中国史》*后两卷中的后一卷(即第15卷)。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1966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其重点是对 *对中国式道路的寻求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思想发展的关系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深入、谨慎、求实的研究。后*时代,继承人邓小平对中国发展所做出的巨大项献及中国经济的巨大变化,是本书的又一论述重点。同时,本书对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教育、文艺及知识分子等,也分别予以充分的研究和考察,并作出相应的评价。本书*后部分对台湾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叙述和评析。本卷撰写人皆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问题的国外专家,他们向读者展示了所有这些方面的相互关系,为关心中国文化大革命及其后果的一切读者提供了一部弥足珍贵的参考书。

    • ¥113 ¥113 折扣:10折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   ( 10935 条评论 )
    • (美)麦克法夸尔 (美)费正清 编,谢亮生等 译 /2007-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第14卷的中译本,描述了1949 1965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努力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所遇到的问题。 本书共两编,*编记录了新政权将苏联模式运用于中国尝试,第二编论述了为寻求本国发展模式而做的努力。两编都分析了该时期政治、经济、教育、党与知识分子、外交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和发展状况,以及所有这些方面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 文化大革命 发生的作用。

    • ¥68 ¥68 折扣:10折
    • 转折年代(新版)
    •   ( 3688 条评论 )
    • 金冲及 /2017-0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看到《转折年代 中国的1947年》这个书名,读者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拿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来说,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例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的全面崩溃、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略决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都是对近代中国的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为什么偏偏要挑出1947年这一年来写呢? 当然,前面说到的那此年,都可以而且值得写一本研究专著;而1947年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有它特殊的地位。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二十年来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国民党从优势转变为劣势,在内战战场上从进攻转变为被动挨打,由强者变成弱者;反过来,中国共产党却从劣势转变为优势,在战场上从防御转变为进攻,由弱者变成强者。双方力量对比在一年内发生的这

    • ¥53.9 ¥55 折扣:9.8折
    • 四人帮兴亡(增订版)全4卷
    •   ( 6806 条评论 )
    • 叶永烈 著 /2014-07-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 四人帮 兴亡》增订版(全4卷)(初起、兴风、横行、覆灭)是全景式反映 四人帮 兴亡的纪实文学作品,是中国十年 文革 的生动读本。 《 四人帮 兴亡》增订版(全4卷)由著名作家叶永烈潜心30春秋,收集大量历史文献、档案材料,采访100多位当事人,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完成。全书共分4卷(初起、兴风、横行、覆灭),25章,以近200万字的篇幅及大量反映历史现场的图片,真实反映了 四人帮 (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一生及 文化大革命 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 《 四人帮 兴亡》增订版(全4卷)*图文增订版,补充了学界对 四人帮 研究的一系列*成果,订正了读者以及专家指出的《 四人帮 兴亡》初版的错误之处。新增了20余万字的内容,配有300余张珍贵图片,其中不少来自*等国家领导人的专职摄影师。 近年来,有人称 四人帮 为 文

    • ¥156.4 ¥198 折扣:7.9折
    • 毛泽东与王明
    •   ( 175 条评论 )
    • 叶建君王龙彪熊廷华 /2013-11-01/ 东方出版社
    • 1. 王明、毛泽东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领导人物,二人的关系斗争、政治理念备受读者关注。 2.《毛泽东与王明》一书将从天之骄子、歧径探路、 历史错位、峰回路转、短兵相接、延安交锋、大局已定、分道扬镳八个章节对中共创始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思想、路线和作风与1925年入党的王明作一个实事求是的比较研究,深度揭秘毛泽东与王明二人从延安交锋直至后的分道扬镳,其背后的历史缘由及隐藏的惊人内幕。

    • ¥37.4 ¥48 折扣:7.8折
    • 邓小平在1992(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   ( 138 条评论 )
    • 刘金田 /2022-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东方风来满眼春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先后发表一系列谈话,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南方谈话为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本书以邓小平视察南方为主线,依托丰富的一手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资料,全景式地展现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深远影响,深刻刻画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鲜活形象。

    • ¥56.8 ¥58 折扣:9.8折
    • 中华帝国的衰落(2019版)
    •   ( 12993 条评论 )
    • [美]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19-07-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本书是美国多所大学采用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有别于传统通史的编年体叙述,本书从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结构的农民、士绅、商人三个群体入手,展示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呈现的真实图景,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历史演进的内因和外因,详细剖析了中华帝国如何一步步经历建立秩序、走向强盛、陷入困境、再次建立秩序的艰难历程。在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分期方面,作者采纳北美汉学界的观点,本书中叙述的内容不仅包括鸦片战争之后的历史,还向上追溯到晚明时期,使得本书极具 一家之言 的特色。

    • ¥47 ¥48 折扣:9.8折
    • 胜因:毛泽东靠什么统一大陆?(全三册)(看如何从黑暗走向光明、人民当家做主?有人物,有数据,有图有真相(1000余幅高清
    •   ( 0 条评论 )
    • 武更斌编著 /2013-07-01/ 作家出版社
    • 这是一部*全面、*客观、*宏大的军政类图书。它用纪传体讲述了共产党的历史。它回答了共产党为什么能统一大陆,人民为什么能当家作主的历史问题。全书二百余万字,条分缕析的结构,深入浅出的文字,配以千余幅稀见的高清历史老照片。它不仅仅适合对共产党史感兴趣的读者,而且从中能品读出管理学、成功学的道理。同时也因为此书持论公允,也是一套不错的、区别于以往一边的史观的学生课外书籍,党史毕竟是中国人成长过程中必知的历史。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领导核心之所以能统一大陆,*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代领导核心和所依靠的干部队伍是一个信仰坚定、不怕流血牺牲、不计个人私利、一心为国为民、纪律严明、团结一致的智慧群体,从而使他们建立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是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支

    • ¥150.4 ¥192.8 折扣:7.8折
    • 为什么是中国
    •   ( 87 条评论 )
    • 任志刚 /2023-08-01/ 台海出版社
    • 今日中国学人的历史责任就是为中华复兴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集体陷入欧洲中心论的语境之中不能自拔。所以我们有必须重新审视一下世界史。 近五百年来兴起的资本主义其实是一场运动。只不过是这场运动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的特异性进步,使得金融资本膨胀成席卷世界的力量,差一点殖民和统治全球。 中国也受到严重伤害。值得庆幸的是来自外部的伤害使得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反弹力量,这力量逆转了中国社会下坠的轨迹,让中国重新回到复兴的轨道上。 但是最近三十年里,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被全盘西化的言论所充斥。我们的理论界出现了混沌。复兴的时代需要理论的指引,需要自信。我们的自信只能出自这一百多年来血与火的实践凝聚而成的智慧。以产业经济为主导,发扬中华新文化,强

    • ¥42.8 ¥46 折扣:9.3折
    •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全2册) 中共党史出版社
    •   ( 26 条评论 )
    • 薄一波 /2008-01-01/ 中共党史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的回忆并带有研究性质的有关中国当代史的专著。分上、下两卷。分别论述了1949年到1956年间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这部书是将个人的回忆和档案材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产物,被誉为“在我国党内是一个重大的创举”。

    • ¥54.6 ¥88 折扣:6.2折
    • 滹沱河畔(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与民主人士在滹沱河畔勠力同心筹备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历史)
    •   ( 7 条评论 )
    • 李红梅史宝强 /2024-04-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 五一 国际劳动节口号,发出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集合号和动员令。一些民主人士积极响应号召,冲破道道封锁,秘密穿越封锁线,到达中共中央统战部所在地平山县李家庄。在滹沱河畔的西柏坡和李家庄,中共中央擘画新中国蓝图,围绕新政协筹备开始进行政治协商,为新政协召开、新中国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政策基础。《滹沱河畔》以非虚构手法,反映了这段重要的历史进程。 本书图文并茂,兼具党史读物的权威性和纪实读物的可读性,以史诗般的语言、案例式的讲解、场景式的演绎,集中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同民主人士在滹沱河畔的西柏坡和李家庄一幕幕合作共事的生动场景。通过这一视角,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及伟大的历史功勋,再现了新中国、人民政协、新型政党制度的诞生历程

    • ¥73.5 ¥75 折扣:9.8折
    • 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3)
    •   ( 1764 条评论 )
    • 桑兵 /2016-01-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走出帝制结果怎样? 新旧交错的个人与群体在新时代如何安身立命? 透过近百部日记重建民国成立前后波光诡谲的历史倒影 本书系作者大转折时代四部曲之一,着重探讨辛亥革命前后亲历者的心态,及其对政体、国体、社会性质诸剧变的观察。作者返其旧心,借着性情、政见千差万别的日记 主人们的身 手耳 目,顺着历史的进程重新经历一番时代风云的变幻,深入体察革命时代的波谲云诡之下,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等是如何面对巨 变,适应形势,调整自我,在进入新时代的过程中设法立足存身,以致有所施展发挥,一方面可以补充大历史的视野所不及,丰富历史的影像,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改变认识历史的方式,还原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差异与活跃之于历史和史学的应有之义。

    • ¥37.3 ¥56 折扣:6.7折
    • 【新华书店旗舰店正版】一百个人的十年 冯骥才著 中国民间文学 现当代文学散文
    •   ( 923 条评论 )
    • 冯骥才 /2014-06-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文革 已经过去,它对众多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革 是什么? 文革 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革 到底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百的人的十年》为我们似乎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作者冯骥才试图以一百个各不相同的经历,尽可能反映这一经历十年、全社会大劫难异常复杂的全貌。通过记录普通人的经历,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这本书将使 文革 的受难者们感受到某种东西以使内心获得宁静,使那些 文革 的制造者们从中受到人类良知的提醒而引起终生不安。

    • ¥31.28 ¥49.8 折扣:6.3折
    •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   ( 0 条评论 )
    • 陈敦德 著 /2014-08-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策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会见了他,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它改变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对立与隔绝,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本书充分利用已经解密的中美两国*档案和多渠道获取的珍贵照片,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历史。翔实深度地再现了*战胜重病以惊人毅力会见尼克松、基辛格从巴基斯坦密访北京、中美密建巴黎渠道、敌对势力图谋击落尼克松访华专机、周恩来智斗基辛格等起伏跌宕的历史细节。既有上层决策的罕见内幕,又有斗智斗勇的交锋较量,视野开阔,内蕴丰厚,丰富可读,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书。本书初版曾在海内外广受读者欢迎,为中美两国领导人所青睐,并受到尼克松、基辛格本人的肯定,被称为“超级政治畅销书”,洛杉矶尼克松故

    • ¥41.2 ¥42 折扣:9.8折
    • 跨过鸭绿江——洪学智朝鲜战场纪实
    •   ( 58 条评论 )
    • 张子影 著 /2022-10-01/ 人民出版社
    •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70周年。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从此拉开序幕。时任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的洪学智同志,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关于洪学智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重要作用,新华社在《洪学智生平》中这样介绍:洪学智同志分工负责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工作,参与领导指挥了至五次战役和其他历次重大战役,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和谋略,并在保证志愿军首脑机关的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彭德怀司令员高度赞许。1951年6月,兼任志愿军后勤司

    • ¥67.6 ¥69 折扣:9.8折
    • 一九四九:在华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
    •   ( 986 条评论 )
    • 王向韬 /2020-09-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在华西方人(外交官、新闻记者、商人、医生等)是见证上海解放的重要群体,本书从他们的视角回溯上海解放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细节,讲述中国命运的决战,上海解放的经过,客观展现出上海这一东方大都会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人民城市的恢弘场景,揭示出这是人心所向的必然历史趋势。 档案史料中保存有一座城市的重要记忆,外文文献的史料是更独特的一个视角,本书是近年参考、利用外文文献的用心之作。这部按时间脉络呈现上海解放的通俗历史读物,文笔清晰,叙述生动,富于现场感和故事性,颇具新意。

    • ¥56.8 ¥58 折扣:9.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