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0-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中国史话:上海史话
    •   ( 624 条评论 )
    • 马学强宋钻友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上海,作为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数百年前,它不过是汪洋大海中的一个靠近陆地的小港,然而近代以来,尤其是1845年,在英国和清政府经过约两年的谈判之后, 《上海土地章程》让英国在这个小港上开辟了近代中国大陆的个租界一一上海英租界。之后法、美陆续在上海开辟租界,英、法、美三国租界的开辟,一方面是近代中国百年来屈辱史的开端,另一方面也促进厂上海城市化的形成和发展,使近代上海发展成近代中国*特色的城市。本书简述了上海的历史以及上海的发展,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趣,是了解上海发展概况的一本不错的普及读物。

    • ¥10 ¥15 折扣:6.7折
    • 国学经典丛书:东京梦华录
    •   ( 30722 条评论 )
    • (宋)孟元老 撰,王永宽 注译 /2010-06-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北宋的首都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多、经济*为发达、*为繁荣的城市之一。这在宋代的史书志乘及众多的文人笔记、著述中,都有大量生动的记载。然而,*为完整、全面地反映北宋京城社会生活的,当首推《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所记述的,从都城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乎无所不包,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民风时尚,同时也能感受到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 ¥10 ¥20 折扣:5折
    • 人物志(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985 条评论 )
    • 梁满仓 注释 /2020-03-07/ 中华书局
    • 《人物志/中华经典藏书》是一部系统地阐述人才理论的典籍,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汤用彤认为,从《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的特点, 故甚具历史上之价值 。全书共三卷十二篇,三国魏刘劭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

    • ¥8.8 ¥16 折扣:5.5折
    • 通货膨胀史话
    •   ( 476 条评论 )
    • 郑起东 著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纵观近代百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通货膨胀的阴影总是伴随着社会制度的更替、经济制度的转换和经济政策的重大变动,时隐时现,时起时伏。本书就以此为主题,着重介绍从清末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历次通货膨胀事件,探析其发生的原因,深究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希望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为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陕甘宁边区政府史话
    •   ( 383 条评论 )
    • 刘东社 刘全娥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陕甘宁边区政府自1937年9月成立,至1950年1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命令成立西北军政委员会,前后历时12年4个月。它是中国革命的核心所在,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是各个根据地的首席政府,是声名卓著的民主政府,是廉洁的政府。党的许多政策在这里试验推广,党的方针指令从这里发向各地。在这里,*和党中央培养革命干部、推行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解放妇女、掀起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发展文化教育、丰富群众文艺活动、开展外事活动,带领中国走向光明和胜利。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变法史话
    •   ( 583 条评论 )
    • 王子今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正史中《史记》关于商鞅事迹的记述早使用了“变法”的说法。长期以来,“变法”也被看作“改革”的同义语。人们一般习惯于把王朝当政集团成员所策动和主持的,规模较大、影响也较大的改革,特别是法令制度的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都称之为“变法”。《变法史话》简要地回顾和介绍变法史,希望通过对历代变法的理解和总结,增进对中国历史文化总体面貌的认识。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西洋器物传入中国史话
    •   ( 392 条评论 )
    • 隋元芬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由隋元芬编著。 本书讲述了:19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下,主要还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国家。但当时西方各国却早在18世纪就步入了工业时代。从19世纪开始,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一些西洋的工业产品也随着坚船利炮涌入中国,在对中国人民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本书就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西洋器物传人中国的情况,其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日用消费品、市内交通工具、远距离交通工具、通讯设备、文化娱乐用品、兵器、电器等。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兵器史话
    •   ( 426 条评论 )
    • 杨毅 等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兵器史话》由杨毅,杨泓所著。《兵器史话》从远古时代兵器与生产工具分离的历史写起,以大量丰富的考古资料和古文献资料为基础,对中国古代冷兵器时期的各种兵器和防护装具的特征及其在当时战争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也介绍了中国古代火药和原始火器的发明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元明时期火铳的发展历史。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人口史话
    •   ( 560 条评论 )
    • 姜涛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自古就拥有众多的人口。据史料记载,早的*统计起自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的太原地区。此后的两千多年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王朝的迭起迭落,中国人口在周期性的波动中缓慢增长,至清末民初已逾4亿。《人口史话》作者姜涛上自先秦,下迄新中国成立,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人口流变的历史进程,并从时间和地域等方面着重对清朝前中后三期、南北方人口的发展变化作了细致的描述,深挖每一次变动的具体成因,为今后我国人口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三民主义史话
    •   ( 429 条评论 )
    • 贺渊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孙中山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他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热爱和崇高的责任感,以他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家,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不断地寻求救国救民、富国强民的革命思想,他们用进化论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在纷杂的各种思想的百花园里,采撷自己需要的花粉酿造出救国之蜜——三民主义,它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共和制度为蓝本,以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为嫁接点,用苏俄的组织和革命的手段为方法,融合而成。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前*的救国治国理论,它比较深刻鲜明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成为当时社会所必需。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火器史话
    •   ( 322 条评论 )
    • 王育成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火器是指以火药为基本原料而制成的一种战斗兵器。王育才编著的《火器史话》按照火器的发展顺序,介绍了火药的出现与早期火器,古文献记载的火药战具,元明清的火药武器。包括火药的发明始末,各种火药弹的配方,文献记载以及出土的火铳、火炮、火箭等火器,从西洋传入的佛郎机炮、红衣大炮,清末洋务运动吸收欧洲火器技术制作而成的新型火器,等等。 中国是火药的发明国,在漫长的岁月中发明了名目繁多的火药武器,《火器史话》完整地展示了火器发生、壮大并终取代冷兵器的过程,引导读者追根溯源,对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军事思想亦不无裨益。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金文史话
    •   ( 300 条评论 )
    • 杜勇 周宝宏 /2011-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金文史话》由杜勇,周宝宏所著。 《金文史话》内容简介:金文,虽不是金光灿烂的文字,但透过她却能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绚丽与辉煌。从金文一脉相传而来的中国汉字,所承载的文明成果已然熠熠生辉,而千万篇金文更将失落已久的古典文明画卷般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商周金文的初始载体是青铜器,而后出现纸质载体,当今电子载体亦大量涌现。各种载体千帆竞发,进一步把金文研究从“绝学”推向“显学”。金文分期断代是化彝铭为史料的基本前提。金文时代的判定,有标准器断代法和历朔断代法两种不同的方法,金文所属历史链条由此形成。要准确理解商周金文所传达的多姿多彩的历史信息,首先对其语言文字要有正确的解读,方能掌握跨入远古历史大门的钥匙。当历史大门打开的时候,商周文明也就精彩呈现,千古流芳。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教案史话
    •   ( 246 条评论 )
    • 夏春涛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由于东西方在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基督教自唐代传人中国起,便因与中国政教礼俗的冲突而备受国人排斥,《教案史话》是中西方文化在交流和碰撞过程中所无法回避的现象。但是,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在华的传播已不属于正常的文化交流范围,而是以不平等条约为依托,在洋枪洋炮的庇护下,强行切入,从一开始就和列强对华的殖民扩张活动紧紧连在一起。夏春涛编著的《教案史话》所记述的大量确凿的史实,正向人们昭示了西方传教士究竟是如何与本国政府的“炮舰政策”密切配合,亦步亦趋,从而将中国一步一步地推向半殖民地深渊的。

    • ¥10 ¥15 折扣:6.7折
    • 城市史话(中国史话)
    •   ( 473 条评论 )
    • 付崇兰 著 /2011-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城市起源早的国家之一。五千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重心,从西向东,从北向南转移,而后又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扩展。城市的独特性和丰富多样性,是千百年来历史所铸就的。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风俗文化和地理环境条件决定的。离开这种特定性,城市就无从发展。中国历史上有精于相地、因山就水、因地制宜、巧干创造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按照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经济实力、技术手段,建设自己的城市,既形成了各地城市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也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城市文明。《城市史话》介绍中国原始社会到清代几百年的城市发展历史。 《城市史话》由付崇兰著。

    • ¥10 ¥15 折扣:6.7折
    • 西汉经济史(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经济)
    •   ( 420 条评论 )
    • 陶希圣 /2014-12-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分四章,首先介绍了西汉以前中国经济发达不平和、封建制度分解等经济背景,进而介绍西汉初期的经济衰退现象、集权以及重农思想的开始。书中论述了西汉时期商业发展与土地集中的问题,商业发达,贱商政策失败,土地与财政进一步集中,致使更多的社会矛盾爆发,进而导致社会改革与农民革命的爆发,新朝推出新的社会政策,阶级统治在维持与崩溃中摇摆。

    • ¥7 ¥14 折扣:5折
    • 中国史话:满汉文化交流史话
    •   ( 255 条评论 )
    • 定宜庄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满族兴起于白山黑水,在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通婚、贸易和融合过程中,逐渐壮大,1644年进入中原,建立了清朝政权。为了巩固政权,大力推行“满汉一家”;同时,针对满汉民族融合迅速、广泛推进的情况,又提出“国语骑射”的政策,希望在社会的极大变动中保持满族的本民族特征。然而民族、文化的融合并非一纸禁令就能阻止,满族的风俗、语言、文学等各方面都受到了汉族文化的极大影响。在文化融合中,还涌现出曹雪芹、纳兰性德、岳端等著名满族文学家、艺术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满族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满族从此得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农民运动史话
    •   ( 250 条评论 )
    • 方之光 等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乡村已处于破产和崩溃的边缘,中国的农民过着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挣扎在生死存亡线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甘屈服和沉沦的中国农民,为了求得自身解放,在近代中国的一个多世纪中,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反抗浪潮。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旧式农民造反发展为席卷全国的现代农民运动,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命运的主人。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民族工业发展史话
    •   ( 341 条评论 )
    • 徐建生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开启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从此民族工业企业正式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从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在洋务运动中出现的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兴建,到大生纱厂等一批近代知名企业的发展壮大,再到1914-1920年近七年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由小到大、幽弱到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好景不长,抗战时期的战乱以极大的破坏力摧垮了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各行业的民族工业企业都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绝处逢生。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北京史话
    •   ( 292 条评论 )
    • 果鸿孝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她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余年的建都史,她荟萃了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这里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多的城市之一。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北京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均发生在北京,而后以燎原之势震撼全国,掀起了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爱国运动。北京的近代工商业,虽起步较晚,但却独具特色。京味文化,独具风采和魅力,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您想深入了解,就请在《北京史话》中寻找答案吧。

    • ¥10 ¥15 折扣:6.7折
    • 《老照片》第一三三辑
    •   ( 646 条评论 )
    • 冯克力 主编 /2020-10-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美联社记者韩森的红色之旅,收录了国家图书馆藏的苏曼殊历史照片 苏曼殊的友人圈及其出家始末,以及当代花木兰郭俊卿的故事......

    • ¥9 ¥20 折扣:4.5折
    • 《老照片》第一二九辑
    •   ( 866 条评论 )
    • 冯克力 主编 /2020-02-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收录了1909年张柏林拍摄的四川老照片,以及烟台圣安德鲁教堂的旧影,讲述了一位一位无证书的大学毕业生关于到青海牧区的解放军农场接受再教育的一段回忆。

    • ¥9 ¥20 折扣:4.5折
    • 《老照片》第一二八辑
    •   ( 793 条评论 )
    • 冯克力 主编 /2019-12-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马衡与王国维义兼师友的友谊,记录了胡适亲历纽约州争取妇女参政权的游行 盛举 ,收录了1935年7月发生于山东鄄城的一次黄河决口灾情及堵口抢险工程的全过程影像史料,以及吴绍同镜头里的抗战胜利后的上海。

    • ¥9 ¥20 折扣:4.5折
    • 中国史话:学校史话
    •   ( 332 条评论 )
    • 樊克政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从原始社会末期学校的萌芽始,讲述了中国自夏代至清末各个时期的学校教育发展史。提出学校在中国历史上个王朝夏朝即开始出现,西周时期学校已初步形成一套学制系统与管理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并得到发展;汉代以后封建学校教育制度初步形成,魏晋以后得到持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一套由官学、私学、书院构成的封建学校教育模式。1840年以后,封建学校教育模式被打破,中国学校教育开始转型。自1903年癸卯学制颁行后,终为近代学制所取代。

    • ¥10 ¥15 折扣:6.7折
    • 《老照片》第一三二辑
    •   ( 553 条评论 )
    • 冯克力 主编 /2020-08-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大时代里的林则徐家族的往事,收录了青岛前世老照片 德国人拍摄的胶澳租借地,以及滇缅战时的老照片,继续述说北师大女附中的故事......

    • ¥9 ¥20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