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精装)
    •   ( 289 条评论 )
    • 苏恺之 /2022-04-1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分前、中、后篇,将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学术和心路历程分为起步、积蓄、爆发三个阶段。对他青年家庭富足,中年经历沧桑,晚年学术成熟的人生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记录。他幼年时,祖上和李士曾家颇有交往,家中富饶,父亲对他这个老儿子寄予厚望;青年时北上求学,师从徐旭生,走上了考古之路;中年随北平研究院迁到昆明,开始了学术上的储备; 文革 时期,家中变故,师长和朋友们相继离去,思考却未停止;老年时,厚积而薄发,科研和教育成果丰硕,《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集学术大成之作。苏公一生的经历过往,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书中描写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和苏公同一时期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学术情怀和精神风骨。

    • ¥69.3 ¥99 折扣:7折
    • 李四光(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给孩子读的中国榜样故事
    •   ( 4 条评论 )
    • 编者:李建臣|责编:沈剑锋 /2020-10-01/ 华中科技大学
    • 李四光早年公费留学日本,立志造船救国,其间他接受革命新思潮,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 小的会员。辛亥革命后,他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因不满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毅然辞职并出国深造。在国外,他先学采矿,后又改学地质,从此与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他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填补了中国地理的空白;在他的指导下,中国勘探到了石油,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他还指导寻找铀矿,为中国“两弹”研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材料……他坚信,“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如果他抱定了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富强、为人类幸福前途服务的崇高目的,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攻破自然秘密,发现新世界,创造新东西,去开辟人类浩荡无际、光明灿烂的前景,那么他的生活会是多么丰满、愉快、生动活泼”。

    • ¥15.6 ¥35 折扣:4.5折
    • 北京西山:中国地质学家的摇篮
    •   ( 40 条评论 )
    • 易克中, 刘德泉主编 /2022-12-01/ 团结出版社
    • 以门头沟为主体的北京西山是培育中国地学家的摇篮 ,在这里,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学子掌握了认识大地山川的本领;在这里,古今中外的学者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山川大地的奥秘。本书通过介绍59位中外地质学家的生平,展现了门头沟丰厚的地质资源,以及中外地质学家在北京西山创造的灿烂地质文化。在梳理一大批名家前辈之后,作者专辟一栏 当代在北京西山有重要发现的地质学家 ,介绍了6位当代科学家的事迹、成就和贡献,足以说明门头沟对地学的贡献也没有尽头,地质科学以至于地学的发展也不会休止。

    • ¥20.7 ¥46 折扣:4.5折
    • 李四光的故事
    •   ( 60 条评论 )
    • 马晓荣 /2020-06-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他把自己一生的辛勤劳动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创立了中国第四冰川学和地质力学,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全书围绕李四光先生的故乡生活、求学经历、教育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对李四光的学术成果和科研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介绍。通过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小故事,树立了李四光光辉的科学工作者的形象,使读者学习并了解了李四光先生多彩的人生。

    • ¥16.8 ¥42 折扣:4折
    • 徐克勤传
    •   ( 1 条评论 )
    • 华仁民 /2017-02-01/ 科学出版社
    • 徐克勤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找矿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杰出成就。1947年在湖南瑶岗仙发现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现安徽凤凰山铜矿,马山硫铁矿以及南京岔路口硫铁矿;1954年在攀枝花铁矿调查,确定了矿床特征成因及其规模;1957年在南发现加里东期花岗岩,揭开了华南花岗岩及成矿关系研究的序幕,该项研究于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自1973年起开展华南断裂呦陷带内某些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铜矿床的研究,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他本人获得199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执教半个多世纪,培养了大批优秀地址人才,为我国地质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徐克勤传》通过 口述历史 的形

    • ¥53 ¥78 折扣:6.8折
    • 一儒:石元春自传
    •   ( 13 条评论 )
    • 石元春 /2021-02-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以石元春的经历为主线,事随人走;以时序为主轴,以*人称,讲我自己的故事。全书共十三章。前三章写感恩与成长;第四章写政治运动磨炼;五、六两章写治碱改土和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 年;七、八两章写校长十年;九、十两章写学术云游;十一到十三章写再披挂,决胜生物质;*末是后记。

    • ¥94.5 ¥210 折扣:4.5折
    • 詹天佑生平志—詹天佑与中铁路及工程建设【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詹同济,黄志扬,邓海成 编写 /1995-12-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詹天佑是广东南海县人。本书中所叙史实,均以历史文献所载为准;对于人们出于对詹公的崇敬而误传的一些事情,也在肯定詹公贡献的同时,一一列举史料加以分析、澄清;对于有关詹公的某些夸张传说,也以未有佐证而力主不载。凡此种种,充分体现了作者不但毫无有意夸耀乃祖之心,反而唯恐混不入实之词,有损詹公形象,以致贻误读者。因此,作者对此书的撰著,可以说是完全站在历史工作者的立场上对读者度度负责的。

    • ¥98.49 ¥484.98 折扣:2折
    • 李四光和他的时代: 李四光书信简集【正版】
    •   ( 0 条评论 )
    • 马胜云 等 /2012-08-01/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和他的时代》收录了李四光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与学界、政界、社会各界重要人士的往来书函及其手稿,其中许多名家手迹都是首次面世,史料价值弥足珍贵。从李四光与各个时期名人胡适、蔡元培、徐志摩、鲁迅、梁启超、李约瑟、傅斯年、周恩来、郭沫若、钱学森、马寅初等名人的鸿雁往来,读者可以感受到,无论是军阀混战、民族危难、国共纷争的年代,还是在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岁月,作为为一名科学家,李四光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以追求科学真理为使命,秉乘科学报国之志,坚贞不渝地将学术活动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事业紧紧相连,为祖国建设和地球科学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些文字和手稿反映出李四光的治学精神、高尚人格和艺术修养,是他留给人们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 ¥149 ¥378 折扣:3.9折
    • 杨振宇人生传奇【正版】
    •   ( 0 条评论 )
    • 苏建军 编著 /2011-12-01/ 凤凰出版社
    • 杨振宁教授的一生充满传奇,他人生的旅程也可谓故事多多。苏建军编著的《杨振宁人生传奇》汇总杨振宁的人生传奇故事:“诺贝尔”杨振宁、爱国杨振宁、平民杨振宁、性情中人杨振宁、风趣杨振宁、诗人杨振宁。你从《杨振宁人生传奇》中的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到大师的风范,获得更多的人生启发。杨振宁的成功之路就像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能够看到个人在如何对待人生的差距。同时,也能看到每一个人均有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一旦获得恰当的开发并发展,就能够使人们在不同的领域里做出重大的成就,甚至是不同凡响的成就。

    • ¥32 ¥144 折扣:2.2折
    • 丁文江自述【正版】
    •   ( 0 条评论 )
    • 丁文江 著,文明国 编 /2014-08-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丁文江自述》是我国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丁文江先生的自述,内容分四编,包括:学术自述、人物与交游、见解与主张、游记,讲述了其社会人生主张、自然人文思想。《丁文江自述》为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之一,北京鑫瑞兴印刷有限公司印制,2014年1月版,2014年1月次印刷。

    • ¥28 ¥136 折扣:2.1折
    • 杨振宇人生传奇【正版】
    •   ( 0 条评论 )
    • 苏建军 编著 /2011-12-01/ 凤凰出版社
    • 杨振宁教授的一生充满传奇,他人生的旅程也可谓故事多多。苏建军编著的《杨振宁人生传奇》汇总杨振宁的人生传奇故事:“诺贝尔”杨振宁、爱国杨振宁、平民杨振宁、性情中人杨振宁、风趣杨振宁、诗人杨振宁。你从《杨振宁人生传奇》中的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到大师的风范,获得更多的人生启发。杨振宁的成功之路就像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能够看到个人在如何对待人生的差距。同时,也能看到每一个人均有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一旦获得恰当的开发并发展,就能够使人们在不同的领域里做出重大的成就,甚至是不同凡响的成就。

    • ¥31 ¥142 折扣:2.2折
    • 李四光传【正版】
    •   ( 0 条评论 )
    • 陈群 等编著 /2009-10-01/ 人民出版社
    • 《李四光传》的五位作者都是先后在李四光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他们不局限于一时的耳闻目见,而是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做了广泛的访问调查,并结合近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对传主各个时期的思想感情有重点地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都不是文学工作者或新闻工作者。他们写这本传记的立意、观点和视野,读者可以从本书的有关章节、尤其从“结束语”中体会到,无须我们多说。总之,这本传记应当可以被认为是一本认真的尊重历史的传记。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的今天,重读这本传记,仍然使我们对李四光毕生所从事的科学实践感到骄傲。“不废江河万古流”,我们相信,历史将会继续作出这样的回答。

    • ¥29.48 ¥138.96 折扣:2.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