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建立在一个*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 在书中,帕克.帕尔默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对人类困难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1943年,由哈佛大学各学科领域12位著名教授组成委员会,旨在对"现代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问题"进行研究。该委员会历经两年的集体性潜心研究之后,形成了以"现代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为题的终结报告,194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俗称"红皮书"。该报告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震动和反响,尤其是书中关于通识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论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关系等的精辟论述都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因此它也成为美国1947年高等教育法中有关条目的重要理论基础。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出版七十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特征日趋显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问题的不断恶化,"红皮书"始终以其卓越的见解和严密的论证吸引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始终如一的关注。它不
《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是著名教育家孙维刚的力作,自1980年起,孙维刚开始进行从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的大循环实验,六年一循环,教数学并担任班主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书中介绍了作者在教学和教育上的思考做法,以及从中总结出的经验。书中指出作者在教学和学习上的具体做法主要有六个方面:站在系统的高度传输和接受知识;更着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题不在多但求精彩,学会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从初一年级开始提倡和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练习写论文;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等。
著名教育学学者、陶行知研究专家周洪宇教授在全面细致研究陶行知著作的基础上,结合*颁发的《教师教育标准》,以教师素养的六大领域为纲,精选陶行知对这六个方面的论述,对教师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修为极有帮助,是一部带有工具书性质的教师可常备的书籍。
本书为著名学者、陶行知研究专家周洪宇教授对陶行知的人生历程、教育生涯、政治活动、办学活动与教育实验、人格精神、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精心梳理和全面总结,对于教师的学习和业务提高极具帮助。
我们中国人经常宣传每一种职业的辛苦,诸般不易,而往往忽略了职业在“进乎技矣”的境界中的幸福与乐趣,这也造成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种种顾虑。而教育是陶冶人之心灵的职业,它应当有比一般职业更多的快乐。“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是教育政策制订者和管理者的职责,也应当是教师自身的追求。如果教师不敬重自己的职业,没有自觉的进德修业的意识,他能有职业幸福感吗? 这是致青年教师的警醒文集,也是青年教师的职业范本。
为了表达的简洁明快,将较长的词语进行简缩,形成一个短小的词语为缩略语。缩略语的健康创造和正确运用,不仅能够丰富现代汉语的词汇宝库,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大大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 本词典选收汉语缩略语8000多条。所收词目以现代汉语缩略语为主,酌收少量古代流传下来的和外来语中的缩略语。 本词典条目按拼音字母次序排列。首字同音的按笔画排列,笔画少在前,笔画多在后,笔画相同的,按起笔笔形的顺序排列。 本词典的释义,一般展示其原形,个别必须解释的,给以简明扼要的提示和注解。本词典释义仅限于缩略语,与缩略语同形的词语不做解释。 每个词目一律注明词性。一个词目有多个义项的,用序号分别标出,每个义项只选一个例证。本词典例句出处,按报纸名加年、日、月、日。杂志名后加年、期、页。书名
《创造教育概论(第3版)》是创造学与教育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了创造教育的试验,但它作为一门学科是在40年代末形成的。作为中国研究创造教育最早的人之一,刘道玉先生历经8年的积累和思考,完成了我国本系统论述创造教育的著作——《创造教育概论》。研究创造教育必须发扬创造精神。《创造教育概论(第3版)》围绕着知识、智力和创造力的关系,对创造的本质、创造力的要素、创造过程与认识论的过程、创造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实施创造教育的制度方法和环境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言他人之未言,言他人之不敢言”。细心读完全书,不难发现,《创造教育概论(第3版)》相当有“创造”精神和指导意义。
江隆基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为了纪念这位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教育家,兰州大学与北京大学、延安大学联合举办江隆基诞辰loo周年纪念活动。这次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编辑出版两部文集和一部画册。《江隆基教育文选》就是其中之一。 江隆基是一位勤学不辍、勇于探索的教育家。他从1926年发表第一篇《替小学教师说几句话》文章开始,一直到1937年1月走上教育工作岗位以后的长期教育实践,几乎每个历史段落,他都结合当时的形势和任务,针对学校教育中需要解决的诸多原则问题,或作报告,或写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更难能可贵的是,几乎所有的报告、讲话、文章都是他一字一句地亲笔动手写的。我们在编选他遗留的文稿中,看到几乎所有文稿都是密密麻麻几经修改、补订,使我们深有感触。我们由衷地想说一句:“江校长,
本书论述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人类教育产生和演变的全过程,涉及除我国以外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的发展,时兼古今,地跨东西,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一部史书。
本书系统性强,理论上概括得准确、简练。全书共有二十八个书键盘练习,分析练习。根据和声学的功能原则与声部的运动原则以及经典音乐作品的实践,作者对练习中的和弦序进以及声部进行都指出了方案。学习者只要具备初级演奏钢琴的水平、基础乐理的知识和一定的听间能力,就可以顺利地完成这练习,从而也就可以比较系统地从理论上、音调上掌握传统和声学,这一点,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已经证明了的。 本书采用了欧洲比较先进的训练方法。学习时,要求用眼读谱、用手弹奏、用口唱一个声部(弹奏另三个声部,唱每节的示范题即可)、用耳听音、用脑思考,同时并进,通过训练可以使学生把和声理念的逻辑性及和声音响的形象性统一起来。
试想一下有这样一所学校——“在那里,爬树和搭个小窝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分数。在那里,如果想的话,你可以冲着老师大喊大叫。在那里,规范日常生活的各项规定是由大家一起民主协定的。在那里,如果孩子想的话,他们可以整天玩耍……” 看到这里,我想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都会认为这大概是孩子们幻想中的学校。事实上,它却是一所真实的英国学校,而且已经存在了近百年。1999年12月31日英国《泰晤士报》将夏山学校校长尼尔评选为20世纪影响力的12位教育家之一。这足以证明夏山学校这所百年老校,其办学理念时至今日仍领先于这个时代。 对于这所学校的故事,你有可能喜欢也有可能不喜欢,但只要你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或者从事儿童教育的工作,或者还记得自己 孩提时代的样子,那么,读完这个故事一定会改变你看待童年与教育孩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