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系列1、2两本书取得成功后,第三本也面世了。书中收录了我于2008年至2010年间撰写的新文章,涉及的话题范围更加广泛,对中国的见解也更加深刻。其中大部分文章已在《中国日报》、《北京周刊》、《人民日报》等刊物以及中国网网站上刊登过,在本书中作了修订,其余文章则是专为本书而写。 书的内容涉及交流、语言、行为、食物、建筑、教育和知识产权以及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书中语言,或幽默,或严肃,或友善,或略带讽刺,有表扬,也有批评。但是无论我写什么,我从来只写自己心中所想。 本书既面向中国读者,也考虑了外国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也是为什么本书同时涉及了中西方的一些情况。通过了解对方,我们才能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为给各国朋友观看比赛、游览中国提供更多便利和帮助,我们出版了这本《奥运实用词汇手册》。 本手册为中文、英文、法文三种语言对照,以国际世界语协会(Univer salaEsperanto—Asocio)出版的《运动员手册》为基础。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前,当地世界语者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几位世界语者为1972年和1976年夏季奥运会所编写的资料为参考,编译了世界语、英文、法文对照的《运动员手册》,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交流提供帮助。 世界语(Esperanto)是诞生于1887年的一种国际辅助语,得到了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支持。2008年是国际世界语协会成立100周年,为支持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国际世界语协会无偿将该书版权赠送给我们。
学一种语言,只凭一套教科书,只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记忆会不断地经受时间的冲刷,学过的会不断地遗忘。学外语的人,不是经常会因为记不住生词而苦恼吗?一个词学过了,很快就忘了,下次遇到了,只好查词典,这时你才知道已经学过。可是不久,你又遇到这个词,好像又是初次见面,你只好再查词典。查过之后,你会怨自己:脑子怎么这么差,这个词怎么老也记不住!其实,并不是你的脑子差,而是学过的东西时间久了,在你的脑子中变成了沉睡的记忆,要想不忘,就需要经常唤醒它,激活它。《汉语风》分级读物,就是为此而编写的。 为了“激活记忆”,学外语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比如有的人做生词卡,有的人做生词本,经常翻看复习。还有肯下苦工夫的人,干脆背词典,从A部个词背到z部后一个词。这种精神也许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