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著的《中国古典戏曲母题史(上下)/相山学术丛书》探讨宋金至清末戏剧活动及作品中的母题类型及其发展。首先断代考察,解决特定时代背景与母题间的关系,探究现实文化氛围如何影响了“母题”的内涵与意义。其次纵向考察,研究哪些母题个案长期持存?以及“持存”中如何刷新前代原型?这意味着已深入到戏曲母题与民族文化传统、心理习惯、艺术精神之关系的层面。它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母题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的“变迁史”,一种“文化意蕴单元”的蝉蜕、衍替及发展的痕迹;从而由一个侧面透示了中华文化何以生生不息的原由:那是因为有无数的小的“意蕴单元”在时时 新、涅槃,保持着它的活性特质。再者是剧家作品与母题的关系。一个剧家不管他写的作品多少,前代遗留或现实中滋生的各种母题,都会无例外地渗入其创作活动及剧作表达
绍兴山水清丽、人文璀璨、名士风流、艺文鼎盛。王羲之、智永、陆游、王冕、徐渭、陈洪绶、赵之谦等磊落卓拔之士的宏文博识、精 构,自是文明瑰宝。而其之于本乡故土的至诚情感、赤忱投入和 反哺,亦于人地互动间形塑、维系与绵延着传统,地域美术由此进入地方传统的构建,成为观察研究美术史与地域文化传统之间关系的一个 案例。不同于通史或断代史的传统美术史写法,《绍兴美术文化史》力求在清晰记述绍兴地区基本美术史实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着重阐释美术现象与地域文化传统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两者穿梭互动,交相映发,文化的力量滋养着艺术之树的蓬勃生长,艺术的繁针密线织就了文化的多彩华章。
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元代文学历史记录杰出、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家,是中国戏曲第一高峰元杂剧的创作典范。本书由关汉卿现存18部“杂剧”和“散曲”两个部分构成,“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附录“有关关汉卿生平及评论资料摘编”。每部杂剧前面有导读,介绍该剧主要情节、艺术特色、在戏曲舞台上的演出流变等;对杂剧中的词语进行注释,介绍相关典故及戏曲知识,注释简洁,便于读者阅读;校记总论杂剧现存版本,精选底本,参校不同版本,录入有参考价值的异文,便于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散曲部分对于曲词进行详细的注释,在每个曲牌的开端,还加上了提纲挈领式的按语,既有对于曲旨的阐释说明,又有对于作品艺术性的品评。本书文献全面可靠、整理细致简洁、注释精当准确,加上丰富的学术信息、精心的编辑设计、高质量的印制
当代摄影风云诡谲,留下无数经典的话题,也预示着当代摄影的诸多走向。面对当代摄影的话题,如何解读,如何找到未来的路径,是每一个摄影人包括摄影爱好者都应该关注的要点所在。回顾当代摄影曾有的迷阵,突破重围,找到未来的路径,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探寻。林路,男,1956年6月出生于上海。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教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9年、2001年获得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评选的中国摄影国家优选奖: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举办过多个个人摄影展,具有丰富的策展经历。主攻摄影理论,已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90多本,约600多万字,其中多部著作获得重量奖项;发表摄影文章数十万字,其中多篇获得重量奖项,包括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论文章二等奖。
本书介绍了花艺工作中用到的基本技术,包括操作方法和技巧、辅助材料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对各种技术的了解使我们能权衡各自的利弊,从而做出 合理的判断和选择,以符合预期设计和商业需求。而后者是每个成功的花艺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书将致力于帮助读者掌握基本技术、丰富花艺知识、完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