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每个章节均由历史背景、样式特征、建筑发展过程与建筑介绍等部分构成。以样式特征和建筑发展过程两部分为重点,以图文对照的方式来帮助读者对外国古建筑造型的各时代特征的“直观性”认知。从历史的土壤中看各古建筑流派的整体风貌和局部手法,再从局部手法看历史演变规律,以及结出的历史硕果。尽可能地以客观性解析为主,主观性评议为辅。并附以有关建筑的基本概念,以加深对外国古建筑的理解,提高对外国古建筑的历史样式的判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希望本书能给舞台美术、影视美术的设计人员和建筑设计相关人士的工作带来实用性的方便,也希望能对旅游者和建筑艺术爱好者有所帮助。
历史保护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城市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倍受瞩目。“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课程作为城市规划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中外城市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欧美等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建设;保护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历史街区调查研究与整治技术,文化景观保护与旅游观光开发,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和发展趋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历史演进、保护规划的编制、遗产管理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城市笔记》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张松阅读城市的文化随笔,也是他对中国城市保护、城市规划进行持续研究后的感悟。作者在参与大量保护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以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为核心,来阐述城市规划设计和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这对于了解历史城市的发展,认识城市规划和城市保护的重要性很有帮助。书中有不少敏锐的思考,对于城市规划设计、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领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作为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决策者的案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