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编内容大致包括理论理实用部分。在保证实用的前提下,力图保持一定的理论储备。理论部分是《概论》的简略。按照本科生专业学科必要的基础知识,保留《概论》原有篇幅约有三分之一。我们考虑到读者对象,所以外国学者姓名一律采用中译名,同时取消各章的参考书目,不做进一步深入钻研的要求,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增加了计算手段。为了突出实用性的特点,对于重要公式,书中都提供了专门设计的诺模算图。本书选择图算方法是基于作者的判断,它虽然不算什么高、精、尖,但是符合我国幅员广大的实际,简便易行,容易推广,是现实通俗的技术措施。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编码;5.标识;6.应用。
本标准根据中国建筑学会《关于发布 的通知》(建会标〔2019〕2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水学术委员会、北京城荣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应用经验,参考了 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 经审查定稿。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材料、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建筑学会负责管理,由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共有6章及2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鉴定、加固、质量检验以及附录A~B。
本书共分14章,分别是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与屋面材料;防水材料;建筑钢材;建筑石材;建筑木材和竹材;建筑塑料;建筑装饰陶瓷;建筑饰面玻璃;建筑装饰涂料。
郭树林、许佳华主编的《建筑防火材料及其应用要点》采用“要点”体例进行编写,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建筑防火材料及其应用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为六章,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燃烧与阻燃基础、建筑防火板材及应用、建筑防火涂料及应用、建筑防火玻璃及应用、建筑防火封堵材料及应用、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和耐火性能等。内容翔实,体系严谨,简要明确,实用性强。本书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监理人员、消防专业相关人员以及建筑材料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本标准根据中国建筑学会《关于发布 的通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本标准共分7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感知执行;5.网络传输;6.智慧平台;7.智慧应用。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作用类别与等级的划分、设计使用年限要求、材料与构造的基本要求、不同环境作用下的耐久性设计方法、后张法预应力体系的耐久性要求。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2019年 76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同时废止。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编写而成,聚焦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关键环节之一——工程监理,以简洁精练、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丰富的图片和案例,详细地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监理的特点、依据的规范、项目前期监理、构件工厂监理、施工现场监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验收、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常见安全问题及其预防等内容,特别是对构件工厂制作过程的监理和施工现场安装施工步骤的监理都进行了全面的深化、细化和拓展。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编码;5.标识;6.应用。
全书共14章,1-10章讲述工程材料和金属热处理基础,11-14章讲述铸造、锻压、焊接和金属的切削加工基础。每章都安排了习题与思考题并附有综合性实验指导。 本教材的主要特色是:,理论的表达言简意明,深入浅出,重点、要点明确;第二,减少理论性的论述、论证,加强结论性、应用性内容的表述;第三,增加有关技术政策的介绍及发展趋势的展望,以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第四,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技术经济的理论指导,增加了价值工程方面的内容;第五,注意国家新标准的选用;第六,考虑到后续课程的安排以及生产实习的配合,对冷、热加工部分只简单的介绍,以达到既够用又精简教材篇幅的目的。
本标准根据中国建筑学会《关于发布 的通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本标准共分7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感知执行;5.网络传输;6.智慧平台;7.智慧应用。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GB/T l2755--1991《建筑用压型钢板》。 本标准与GB/T l2755--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内容与定义; ——增加了分类与型号,规定了压型钢板按屋面、墙面、楼盖等用途的分类与型号表示方法; ——增加了板型与构造内容,提出了典型板型与主要构造要求; ——按现行GB 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修改补充了质量检验与允许偏差等内容; ——对技术要求作了重要补充、修改,明确提出了选材要求、材性要求、镀层与涂层要求、公差要求等; ——增加了订货信息,明确了订货合同中应包括的内容; ——增加了附录A热镀锌、热镀铝锌基板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 ——增加了附录B热镀锌、热镀铝锌基板厚度的允许偏差; ——增加了附录C热镀基板彩涂板的镀层重量与涂层耐久性试验; ——增加了附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国建节协(2017)40号)及《关于印发(2019年度 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建节协[2019]5号)的要求,由上海君道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建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证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 外标准和 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共同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材料;4设计;5加工制作;6施工;7质量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