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等标准规范,针对抗震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来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抗震设计基础,建筑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建筑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等。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在建筑师的设计创作活动中,除了文化修养,技术水平外,空间构思能力和造型设计能力恐怕是最被看重的素质了。建筑师的构思灵感和造型活动,往往借助徒手草图、建筑模型、建筑绘画、ACAD绘图、建筑工程图等特殊的专业“语言”,深化和表现构思,解释和完善意图。 有鉴于此,建筑构思的视觉表现,建筑造型的形式构成所要求的种种功力训练和艺术修养,素为中外建筑师所重视。建筑环境艺术学科也正在多学科渗透综合中,逐渐向相对独立的趋势发展。 本书收录了包括提曼·布格特、贝尔恩德·格林、赫尔穆特·M·鲁茨等人在内的18位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作品,并对这些作品作了相应的介绍,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杨蔚编著的《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型建构》为词典学的应用研究,研究对象为英语单语词典释义。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词典释义的角度,深入详尽地阐述了原型范畴与心理原型、范畴的原型效应及基本层次效应、理想认知模型(ICM)及认知扩展机制的相关理论;并将之应用于词典释义的语义描述、义项划分及义项排序等方面;在明确语义范畴与词目释义范畴之间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得到建构词典原型释义模型的基本原则;并以实例对此模型作出检验。
《水晶石建筑表现技法——建筑篇Ⅱ》由水晶石数学科技有限公司培训研究发展中心与中国青年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本书全面介绍了应用3ds max制作建筑模型的过程和技法,共分七大部分,其中章至第3章讲解基础命令,第4章讲解建模初步,第5章讲建模提高,第6章和第7章讲解建模,第8章至0章讲解按图片建模,1章和2章讲解室内建模。第七部分以典型的实际案例讲解为主,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案例,了解并学会项目制作过程中的各种建模技巧。同时,通过配套光盘中具体项目的详细讲解,结合书中的讲解,可以使读者更加快速详尽地掌握建筑模型这一技法。 读者在学习本书时,应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阅读,不要急于求成。先重点阅读章节的内容提示和制作要点,再通读各章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本书针对的读者群广泛,从初学者到
如果说“四人帮”的《设计模式》是设计模式领域的“”,那么之后出版的各种关于设计模式的书都可称之为“”的“注释版”或“的故事”。本书是得道者对“”的“禅悟”,它既不像“”那样因为惜字如金、字字珠玑而深奥、晦涩和难懂,又比“”的“注释版”更深刻和全面、更通俗和生动、更接近开发者遇到的实践场景,更具指导性。本书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也许是设计模式领域里的下一个里程碑之作。 全书共分为四部分,部分从原理的角度阐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6大原则;第二部生动地讲解和剖析了23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并进行了扩展,通俗易懂,趣味性极强而又紧扣模式的核心;第三部分对各种相关联的设计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旨在阐明各种设计模式比较理想的应用场景和它们之间的区别;第四部分探讨了设计模式的混编,讲解了如何
《被动式建筑设计技术与应用》从性能化被动式设计技术的概念、流程入手,详细阐述新式被动式建筑设计技术与传统被动式建筑设计技术的不同、特点和内容;然后解读气象环境分析在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过程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接着依据建筑设计的内容依次剖析性能化技术在各自环节的融合内容,同时给出常用设计技术措施的示例;通过6个案例详细展示展示性能化被动式设计技术的使用方法。
本书以关键技术为核心,通过22个典型模块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如何使用C#进行各领域的程序开发。全书共分为24章,章介绍了C#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使初学者能够熟练掌握使用C#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编程,之后通过对企业通、SQL数据表提取器模块、搜索模块、打印模块、决策分析模块、自定义图表控件、电子邮件收发模块、短信群发模块、桌面精灵模块、文件批量处理器、图片管理工具模块、FTP文件管理模块、魔法兔子模块、学生考试模块、网页浏览器模块、电话客服管理模块、多媒体播放器、屏幕录像模块、EXE文件加密器、视频监控模块、网络五子棋游戏和在线升级模块等22个模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读者能够掌握图形图像、多媒体、文件处理、数据库、报表打印、软件安全、系统优化、网络通信及硬件开发等各领域的相关技术,为从事项目开发的人员提供相关
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设计模式入门指导图书。 作者用C#和Java两种语言,借助现实生活范例和图片演示,全面阐释GRASP及GoF 23种设计模式的概念及其编程应用,帮助你领悟设计模式的思想及精华,并将其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到自己的开发过程中。 全书用两章篇幅对设计模式和GRASP作了基本介绍,用三章的篇幅全面展开对23种设计模式的讲解:对于每一种模式,先给出定义,接着通过类比方式用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例子说明模式的应用,然后分别以C#和Java代码例述模式的架构实现。最后一章给出了两个设计模式综合案例,为读者实践设计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附录部分精心安排了自测题及答案,供读者练习并检验学习效果。 本书适合程序开发人员阅读,尤其适合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建筑模型制作是把二维的平面图形转化为三维的立体空间的过程。建筑模型有着直观准确的特点,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模型的制作,设计师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从而使设计方案更加完美。本书一共分为6章,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建筑模型的起源发展、设计方法、材料工艺与实际操作,并且通过大量的建筑模型作品来进行点评与分析。本书中涉及的建筑模型图片由业界同行、同事、学生无私提供,经过严格筛选以后才与读者见面。除了书中图片外,本书还配有视频教程,扫描即可看视频学习。
本书的读者群为理工科大学和艺术院校建筑学专业、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模型制作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学生亟需不同设计阶段制作模型、拍摄模型的方法。本书特点如下: 1)简明实用、针对性强 作者熟悉建筑专业本科教学,按步骤编写模型制作工艺,介绍最为实用的材料和工具,让初学者易学易用,而较为复杂的制作工艺也均以形象的图解进行直观的说明。 2)充分结合设计课程 本书充分结合设计课程的各个阶段,以大量教学案例讲解不同阶段所需模型的制作过程、制作精度要求、比例要求和所需材料工具,而不是把模型材料、制作工具笼统、简单地罗列。事实上,不同设计阶段做模型的方式是很不同的。随着设计进程会制作数个模型,学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了解不同的材料的加工制作方法。本书的重点就是在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