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质量合格、经济合理、环保节能,制定本规程。 《四川省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J51/T061-2016)/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勘察、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和荷载分布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影响,并重视地区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增强体类型和施工工艺,强化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旋挖钻孔灌注桩基技术规范 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3]140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的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先进标准,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1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施工勘察;5设计;6 施工准备;7 钻孔施工;8 成桩施工;9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0 检验与检测;11验收与监测。
//
谢跃进、于春娟主编的《测量学基础(*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测绘人员所必需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测量学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方向测量、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地形图的应用,并附有测量实训指导。《测量学基础(*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测绘类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也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工程测量、土木lT程、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水利水电1二程、城乡规划、道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测量教学和学生阅读使用,亦可作为有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建设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细节解析与典型实例”系列丛书之一,共有四部分,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地基工程、桩基础工程和基坑支护工程。本书理论与实践兼备,内容丰富,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有很强的指导性,并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实例,加深读者的印象,既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的辅导书籍,也可供土建设计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土建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工学结合规划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本着“必需、适度、够用”的指导思想,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力求做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全书分为七个单元,讲述测绘工程管理概述、测绘工程项目策划及计划与实施、测绘工程合同管理、测绘工程生产管理、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测绘行业管理及测绘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本书供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等测绘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其他测绘
《工程测量》由撒利伟主编,为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技术基础课教材。全书共16章。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作和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与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和成果处理,GPS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建筑工程、道桥工程、管道工程中的测量工作以及建筑变形测量。 《工程测量》作为教材,注重内容的系统性,便于教学,可作为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高职学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各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本书内容实践性较强,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各种工种的测量工作,可供土建类各专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有11章,按内容分为四部分。部分为建筑工程测量认知的内容(第1章);第二部分为测量基本技能与支撑知识,包括水准测量(第2章)、角度测量(第3章)、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第4章)及全站仪测量(第5章);第三部分为行业通用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包括小地区控制测量(第6章)、地形图测绘与应用(第7章)、测设的基本方法(第8章);第四部分为专业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包括建筑施工测量(第9章)、管道工程测量(第10章)及建筑物的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第11章)。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高层住宅建筑高效施工技术体系》一书内容共三章,包括背景及体系概况;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实施案例。内容精炼,实用性强。 本书适合从事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人员参考学习,也可供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阶段和竣工使用期间的测量工作,本书重点介绍施工阶段所需的测量知识和实践技能工作,在编写工程中,首先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然后结合建筑工程工地施工测量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以及前人的成果基础上而编写的。 本书在编写中遵循由易至难,循序渐进,每个项目独立成章,全书共分十个项目单元,主要内容为: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水准路线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小区域控制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测设、地形图的识读和应用、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厂房建筑施工测量、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等。首先按照项目模块介绍测量的基础知识点:坐标正算和反算的数据运算,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的测量方法
近几年国家税收的总体基调是减税降费,在税收实体法层面不断颁布优惠政策和释放红利,在税收征管法层面不断优化办税环境、简化办税流程, 放管服 政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国家从税收方面为宏观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由于目前税收立法进程和税收法律体系建设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税收管理的系统性和统一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争夺税源和局部利益引发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基层税务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的个别现象依然存在,企业管理层对税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导致一些跨区域施工的企业没有完全享受应该享有的优惠政策,在多交税款的同时甚至还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因此本文从企业跨区域施工可能涉及到的税费入手,从政策法规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得出有效预防风险、
本书是在继承《岩土工程化学》基本理论的前提下,结合作者多年在交通公路等领域的原位加固实践经验作了创新发展,即以”化灌快乐力(Gross Chemical Grouting Happiness)”理念, *限度地利用岩体、 土体、混凝土的缺陷残能,原位加固其岩土工程,达到安全健康的目的。 本书共8章,包括岩土工程缺陷、岩土工程化学原位加固理论、原位加固材料、原位加固技术,以及原位加固在交通公路、矿山尾矿坝、铁道桥隧、水工程应用的典型案例。 可供从事岩土工程的设计、科研、施工、监理、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第2版)》反映现代高层建筑框架、框剪结构的*施工测量方法。结合大量工程实例,并参阅国家《工程测量标准规范》,安排了各种常规测量仪器的实训任务,并详细的安排了目前高层建筑及各类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全站仪实训任务——施工坐标放样——后方交会等施工测设方法,从工程控制测量——施工现场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测量——主体施工测量——工程竣工验收,系统地完整的完成一个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实训任务为主要内容。还收集大量真实的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并进行了一系列案例分析共学生参考学习。 本次修订,将实训中学生需要填写的实操手册单独剥离出来,作为夹册,更方便学生填写和上交,同时更新了书中的案例和考试题,使其更接轨与现在的教学。
《新世纪土木专业系列教材:土木工程测量(第4版)》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教学大纲及围家*测量规范编写,内容包括:水准测、角度测量、距离测镀、测量误差分析、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建筑施工测量、路桥和隧道施工测量以及测绘新技术简介等。 《新世纪土木专业系列教材:土木工程测量(第4版)》具有较宽的专业适应面,既有较完整的理论,又注重工程实用性,并力求反映当代测量学科的*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既适用于本科和专科的教学,也适用于电大、职大、函大、自学学试及各类培训班的教学,并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工程测量学》是作者李天文、龙永清、李庚泽多年从事工程测量学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全书共9章,第1~2章主要介绍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第3~8章分别讲述建筑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地下工程测量、管线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的**方法与技术;第9章介绍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 《工程测量学》既可作为测量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和相关专业师生、研究人员及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建筑工程测量》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建筑工程技术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 本教材是根据*颁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的精神,由*、建设部联合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以及国家*颁布的《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l2898200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l8314 200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示》(GB/T20257.1 2007)进行编写的,重点讲述了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建筑工程实地测设以及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等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上岗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根据近年来新颁布的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和新设备、新技术发展及《建设行业职业技能标准》等进行编写。 本书共分16章内容,其中包括:常用数据和符号;建筑识图;水准仪及高程测量;经纬仪及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和直线定线;总平面图的应用;小地区控制测量;建筑物的定们测量;建筑物的抄平放线;复杂工程定位;施工观测、竣工图测绘;房地产开发与规划测量;地形图测绘;管线、路桥施工测量;激光电子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测量放线的技术管理等。 本书特点是按照*技术规范、标准编写,包括了放线工初、中高级工应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文图并茂、通俗易懂、简明实用。
本书根据近年来新颁布的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和新设备、新技术发展及《建设行业职业技能标准》等进行编写。 本书共分16章内容,其中包括:常用数据和符号;建筑识图;水准仪及高程测量;经纬仪及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和直线定线;总平面图的应用;小地区控制测量;建筑物的定们测量;建筑物的抄平放线;复杂工程定位;施工观测、竣工图测绘;房地产开发与规划测量;地形图测绘;管线、路桥施工测量;激光电子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测量放线的技术管理等。 本书特点是按照近期新技术规范、标准编写,包括了放线工初、中高级工应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文图并茂、通俗易懂、简明实用。
本书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1999年lO月制定的“测量学”教学大纲编写。 全书分13章,在第1至第4章中介绍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技术;第5章介绍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第6章介绍控制测量;第7、第8章介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和应用;第9章介绍地籍测量;第10至第12章分别介绍建筑工程、线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等施工中的测量工作;第13章介绍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基本知识。附录包括测量实验与实习和土木工程测量专业名词汉英对照表两部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类各专业“测量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