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
    •   ( 3496 条评论 )
    • 同济大学董鉴泓主编 /2008-02-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高等学校试用教材《中国城市建设史》1989年第二版的修订本。现为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全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1949年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论述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等与城市发展、变化的关系;增补了一些重要城市实例及图片。 本书是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核心课教材,也可供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的人员参考使用。

    • ¥25.6 ¥45 折扣:5.7折
    • 传统村镇保护发展规划控制技术指南与保护利用技术手册
    •   ( 121 条评论 )
    • 张杰,等 /2012-08-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我国有数以万计的村镇,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随着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的公布,传统村镇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方法、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显得愈来愈重要。《传统村镇保护发展规划控制技术指南与保护利用技术手册》内容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既有村镇住宅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关键技术研究》(2006BAJ04A03-01)的两项重要研究成果,分别为:1.传统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控制技术指南。针对我国传统村镇保护与建设的控制技术薄弱的现状,立足不同地形地貌、文化背景的村镇保护实际,通过实地调研,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效利用发展等方面进行传统村镇的保护与建设的规划控制技术研究,以有效指导我国传统村镇的科学保护和合理更新。2.传统村镇

    • ¥22.7 ¥35 折扣:6.5折
    • 永恒的城市与建筑
    •   ( 39 条评论 )
    • 唐亦功 著 /2008-04-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附有意大利、法国等外国实地拍摄的近千幅照片,仔细地对他们的建筑风格、形式特点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其中所呈现出的各种规律作出了归纳和研究,并进一步探求了这些规律之所以形成的历史、文化甚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 本书共分为十个部分。在国外的城市中,以罗马、佛罗伦萨和巴黎作为研究的重点。因为这几个城市几乎是西方(除希腊外)所有重要的建筑风格的起源地和代表地——罗马风格(其后的罗曼式亦是这一风格的延续和仿效)、文艺复兴风格、哥特风格、新古典风格、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既在时间上前后相继,也在形式上继承发展。探讨这些建筑风格之所以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原因,不仅可以从这些城市的建筑形式以及城市的规划和布局形式中发现其规律,更重要的是还需对其人文精神和

    • ¥29.5 ¥35 折扣:8.4折
    • 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 王兴平 等 编著;王兴平 丛书主编
    •   ( 5 条评论 )
    • 王兴平 等 编著;王兴平 丛书主编 /2014-12-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空间是我国城镇近现代的新城市空间,也是引导近现代中国城镇空间拓展、重组的重要空间类型。相应地,产业空间规划设计也构成了我国近现代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也是城市规划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在大量搜集相关史料、整理和借鉴相关史志研究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近现代产业空间的发展建设和规划设计史从不同空间尺度、不同历史阶段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其基本分期、总结了其基本规律并挖掘解析了典型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规划史在专门史研究角度的学术空白。

    • ¥30 ¥39 折扣:7.7折
    • 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
    •   ( 87 条评论 )
    • 王兴平 等编著 /2014-12-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空间是我国城镇近现代的新城市空间,也是引导近现代中国城镇空间拓展、重组的重要空间类型。相应地,产业空间规划设计也构成了我国近现代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也是城市规划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书在大量搜集相关史料、整理和借鉴相关史志研究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近现代产业空间的发展建设和规划设计史从不同空间尺度、不同历史阶段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其基本分期、总结了其基本规律并挖掘解析了典型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规划史在专门史研究角度的学术空白。 本书可供城乡规划学、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规划设计、行政管理和高等教育等专业人员和高校学生参考,也可供各级各类开发区的管理者、政府经济管理、土地管理、城乡规划管理人员使用。

    • ¥28.1 ¥39 折扣:7.2折
    • 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
    •   ( 1 条评论 )
    • 袁以新 主编,董寿琪 等编 /2004-05-01/ 上海三联书店
    • 苏州,春秋时期的吴国都城,中国建城史上巧夺天工的杰作。2500多年以来,苏州古城虽屡遭战祸,但历千年而城址未变、格局尚存,不仅是世界城市史上的一大奇迹,也是苏州*的一笔历史文化遗产。 1986年国务院明确要求,苏州今后的发展要在保护好古城风貌和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旧城基础设施的改造,积极建设新区,发展小城镇,努力把苏州市逐步建成环境优美、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一直以来,苏州始终把保护古城风貌作为一项历史使命,高度重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路河格局,保持着“灰、黑、白”的城市色彩,保持着“精、细、秀、美”的建筑特点,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应该说,苏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物宝库。 位于苏州古

    • ¥24 ¥32 折扣:7.5折
    • 建筑实录 建筑改造的适应性
    •   ( 40 条评论 )
    • 建筑实录》中文版编辑部 编著 /2013-09-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改造翻新再利用这种模式是针对“建筑虽还年轻,但却已变老”这一问题而做出的解答。近年来,新的建筑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全国范围内拔地而起,因此,人们在感叹城市新变化的同时,不禁要去思考那些带有历史感的古老建筑和那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生活、工作需求的旧建筑到底该如何处理,这些旧建筑是否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改造以*的成本实现建筑资源的再利用?比起完全拆除,改造翻新利用必然是一种可尝试的方式,即让保护与商业运作相结合,这也是获得保护资金的来源之一。 因此,本书遴选出近两三年来在改造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建筑案例,从建筑类型来说,涵盖住宅、办公楼、艺术展示馆、会所和演出场馆等。从建筑风格来说,既有传统四合院的改造,也有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改造。建筑地点方面,包括北京、上海、杭州、义乌、深

    • ¥27 ¥36 折扣:7.5折
    • 城市建筑的理性与和谐
    •   ( 10 条评论 )
    • 唐亦功 主编 /2006-02-0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 在上篇“历史的回溯”中,作者综烽年教学和研究之所得,探讨了远古文明时期以来各地区有代表性的典型城市与建筑形式的变化和发展的历程,并以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建筑形式的变化为两条并行的线索,力图在对其进行研究和归纳的过程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下篇“现实的映像”,是作者近年来对在城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建筑布局等方面工作的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的思索和探讨。这些问题有些已通过反复呼吁,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而有些却由于种种原因或遇到重重阻碍而暂搁浅。 在这国这样一个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法规和制度都亟待完善的国度里,留给我们的空间和余地是十分有限的,这也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 ¥27 ¥32 折扣:8.4折
    • VIP——诗意地栖居:慕尼黑城市笔记
    •   ( 27 条评论 )
    • 赵夏 著 /2011-04-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本书主要是关于在慕尼黑以及与慕尼黑近在咫尺的小城Garching日常生活中印象较深的观察和体验。具体内容主要针对当代发展建设,包括硬件建设(交通、道路、建筑、自然环境建设等),也包括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生活、制度建设和行为理念,同时还在纵深层面涉及到城市历史和发展演变,以期能够比较完整地再现当地的人居环境建设和市民生活。

    • ¥23.4 ¥39 折扣:6折
    • 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
    •   ( 571 条评论 )
    • 阮仪三 著 /2015-06-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通过阮仪三先生口述的方式,介绍了他保护古城建筑的历程和反思,并对当下我国古城保护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阮仪三先生被誉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他保护了平遥等古城,并主持的周庄、同里、甪直、乌镇、西塘、南浔古镇保护规划。书中对这些故事和历史,都有着鲜活生动的叙述,为读者娓娓道来,道出一段又一段古城保护的故事。

    • ¥28.5 ¥38 折扣:7.5折
    • 亚洲城市建筑史
    •   ( 75 条评论 )
    • (日)布野修司 主编 /2016-09-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日本 亚洲城市建筑研究会 的学者多年以来研究成果的积累,有着很浓厚的功底。该书的特点是多层次地展现了亚洲城市、建筑历史的多样性,特别是关注了城市与建筑的密切关系。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25.9 ¥40 折扣:6.5折
    • 亚洲城市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日)布野修司 主编;胡惠琴 等 译 /2010-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亚洲城市建筑史》是日本“亚洲城市建筑研究会”的学者多年以来研究成果的积累,有着很浓厚的功底。该书的特点是多层次地展现了亚洲城市、建筑历史的多样性。特别是关注了城市与建筑的密切关系。关于建筑的介绍除了基础的数据外,重点放在其空间构成及设计手法上。其现场的靠前手资料的采集、生动的案例,使《亚洲城市建筑史》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资料性的价值。阅读《亚洲城市建筑史》应着眼于以下几点:首先,今日亚洲仍然有大多数的人生活在乡土建筑的世界中,而处于强势的现代化住宅理念正冲击着地域多年来培育出来的生活秩序,今后的城市住宅应该是怎样的形态?其次,亚洲各城市留下了许多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和活用这些存量,特别是对欧洲留下的殖民建筑如何评价?第三,迄今跨越地域的建筑文化的谱系将亚洲地域相互联

    • ¥26.6 ¥40 折扣:6.7折
    • 汉正街街道形态与意义的演变过程
    •   ( 41 条评论 )
    • 王刚 著 /2013-03-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王刚编著的《汉正街街道形态与意义的演变过程》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采用考古式笔触全视野细致 探究汉正街规划与建设的整个过程,历时态长轴展现 汉正街街道形态和意义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方法上吸纳列斐伏尔历史- 空间-社会三位一体的技术路线,即将街道的形态变 化纳入到社会史的框架中,并将其视为社会史的同一过程,强化过去研究取径上 忽视空间影响社会关系的能动性方面。援引福柯的权 力网络概念并修正使用,通过此概念展开全书的经纬叙述,力图将空间从历史中 显现,凸出空间维度,以空间性思维建构历史与社会 生活,转变空间历史研究的范式。书中后得出空间生产、文脉保护、非正规性、 公众参与等历史启示。 《汉正街街道形态与意义的演变过程》适合城市规划、建筑学、人文地理等空间学科专业读者阅读参 考,也为研学列斐

    • ¥28.1 ¥39 折扣:7.2折
    • 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
    •   ( 24 条评论 )
    • 张凡 著 /2006-08-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在城市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城市发展的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积极探索多模式的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历史文化保护的方法。本书从城市整体特色的保护和发扬、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场所精神的发扬以及多模式的历史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与更新等方面论述了城市设计的历史文化保护的基础理论和对策方法,强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和发扬相结合,从而使得城市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管理等领域的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学习参考书。

    • ¥26.3 ¥35 折扣:7.5折
    • 城中村何去何从?--以温州为例的城中村改造对策研究
    •   ( 323 条评论 )
    • 王新蔡文云 著 /2010-12-01/ 中国市场出版社
    • 温州大学的王新和温州市规划局的蔡文云合著的《城中村何去何从》是以温州市城中村改造中的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丰富的调查研究,根据大量事实而作出的对策性研究成果。温州市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领先地区,温州市的城中村改造起步较早,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为化解其中各种社会矛盾而采取的政策和取得的一些经验,对于更广阔层面的城中村改造的对策研究和制度安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这部著作立足城中村改造的实际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社会矛盾,有针对性地作出政策研究,表现了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尤其是书中关于政府在城中村改造、房地产开发中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怎样才能公平、公正地行使政府权力与政府职能,怎样既推进城中村改造顺利进展,又切实保护村民权益的一

    • ¥24 ¥36 折扣:6.7折
    • 永恒之城(罗马历史城市建筑图说)
    •   ( 3 条评论 )
    • 编者:曹昊 /2016-01-01/ 化学工业
    • 曹昊主编的《永恒之城(罗马历史城市建筑图说)》的内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部分介绍古罗马的城市发展史和罗马人的建筑技术;第二部分介绍罗马城的广场以及它在城市规划中的意义;第三部分介绍罗马城的神庙和教堂,以及建筑形式的演变;第四部分介绍罗马的纪念性公共建筑,它们作为罗马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颇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本书内容着重于罗马城市古迹的介绍,并偏向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方向,在“相关链接”板块进行了知识的延伸,并搭配翔实的高清大图。本书适合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出国旅游和考察的人士、古代西方文化的爱好者阅读。

    • ¥27.9 ¥45 折扣:6.2折
    • 当代北京城市水系史话
    •   ( 74 条评论 )
    • 李裕宏 著 /2013-08-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是由当代北京编辑部和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组织编写的《当代北京丛书》系列中的一种。它以史话的形式,记述和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方方面面发展变化的情况,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回顾历史,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这套丛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这套丛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 ¥22.5 ¥30 折扣:7.5折
    •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抢险技术与管理 重庆大学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无 /2013-09-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许彤、高顺利主编的《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抢险技术与管理》是城镇燃气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之一,结合我国目前燃气事业的发展和设施、设备应用情况,系统介绍了靠前关于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抢险领域较成熟、优选的具体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抢险技术与管理》总体结构合理,内容注重实际,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燃气工程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企业对员工进行运行、维护和抢修培训的参考教材。

    • ¥24.4 ¥28 折扣:8.7折
    •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研究
    •   ( 82 条评论 )
    • 刘奔腾 著 /2015-10-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刘奔腾所*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研究》在 系统分析我国历史文化村镇近三十多年来的保护历程 的基础上,对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江南历史文化村镇的 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运用建 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方法动态地剖析了 各社会群体在保护中的行为和动机,揭示了当前历史 文化村镇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探讨江南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理论方法,以及社会 环境和空间环境的特点,从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针对江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模式,并指出历史 文化村镇保护之目标。 本书从保护与发展这一辩证统一的关系角度,选 取江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历史村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遗产保护的对立与统一,提 出既有针对性又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保护模式。强调 对已有保护

    • ¥28.1 ¥39 折扣:7.2折
    • 近代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   ( 2 条评论 )
    • 李军 编著 /2005-11-01/ 长江出版社
    • 本书选择近代武汉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近代武汉城市增长及扩张过程进行研究,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着手揭示其空间形成与扩张的影响因素,认识城市空间扩张的规律与扩张的形态特征;其次通过对近代武汉城市公共空间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深入认识公共空间的构成、形态及城市物质空间的结构;再次在分析近代城市空间肌理的基础上,发现城市空间肌理的特征及其显示的空间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各街区及不同肌理空间的相互关系、不同肌理空间的尺度;然后考察近代城市中心的位置及其迁移对城市空间的相互关系、不同肌理空间尺度;然后考察近代城市中心的位置及其迁移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后从城市物质空间的细节出发,研究近代武汉城市建设形态,其中包括城市建筑类型、主要建筑在城市中的位置及布局、建筑的

    • ¥28.4 ¥36 折扣:7.9折
    • 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 64 条评论 )
    • 郐艳丽 著 /2006-09-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实体。城市空间形态记录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也是城市经浊、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和城市功能空间组合的形体表现。 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城市空间形态也将不断演化,城市空间形态的探索永无止境。适适逢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研究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从历史角度把东北地区城市划分为古代城市、近代城市和现代城市,论述了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演进过程和典型模式;探讨了新时期东北地区空间形态与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对策和建议。本书既是对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历史演变的一次总结,也晃对城市空间形态这一科学命题的新探索。

    • ¥27.6 ¥36 折扣:7.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