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解剖学会编著,介绍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学科发展情况,并对本学科的进展做了全面而准确的总结。学会对所负责的学科发展研究初稿进行研讨及学术交流后,为研究成果的最后完成提出实质性修改意见和建议。整套丛书的特点:第一,确保权威性,注重研究工作的质量,确保研究报告为反映各学科发展情况的最具权威性的指导性丛书;第二,体现前瞻性,学科涉及面较大的不要求面面俱到,应注重体现最新热点、前瞻和重大学术进展;第三,将2007年第四季度学科发展的内容纳入进去,做到严谨、完整;第四,时效性好;第五,整体性强。
本书的编写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显微形态学技术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优化融合,从基本形态学的改变到所学知识的综合与创新,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全书共分四篇,主要内容包括:篇:基本实验方法。第二篇:基本性实验。第三篇:综合性实验。第四篇:设计创新性实验。 本书可供医药院校本科生使用。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自解放后,为弥补一般易损标本之不足和特殊标本之缺乏,一贯重视解剖瓶装标本的建设。2000年建立解剖学博物馆之后,又重点对瓶装标本作了整理和补充,现已积累系统解剖学教学标本5 00余件,并配制了馆藏标本电脑查询和投影系统。为紧密配合教学,并补充目前教学图谱之不足,我们以我校解剖学博物馆系统解剖学瓶装教学标本为依托,编写了这本教学用《人体系统解剖学实物图谱》。本图谱按全国统编教材第6版的章节顺序编排,方便学员对照学习;此外,还补充了少量标本切面图片,有利于学员深入了解结构的位置和毗邻,也为学员今后的相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解剖标本不但要正确表达人体各器官的自然位置和相互毗邻关系,而且还具有工艺品性质,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力量。这本图谱是为教学服务
本书是继《人体系统解剖学实物图谱》之后,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教师们的又一部力作。全书分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脊柱、上肢和下肢共八个章节,展示实物彩图467幅,以人体各局部层次结构、重要器官的毗邻关系、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支等为主,再加上一些重要部位的断层解剖学图片,基本反映了中国人体形态结构特点。所有图片都是编者们在尸体标本上精心制作的精品,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图片更为美观。
本图谱(第五版)以300余幅鲜明的写生、照相、模式图和15万字展示了体表、运动器、内脏、心血管系、感觉器、神经系和内分泌系,标以中英文两种名词。体系、结构与五年制和七年制医学教材同步。内容丰富、重点鲜明、图文并茂、画面亮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为医学生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参考用书。
局部解剖学是每个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而对手术科室的医生来说,更为重要。不论进行何种手术,从切口部位的选择,逐层分离组织,分辨主要血管、神经的行走,到切除脏器,修复血管,重建管道等等,无不需要熟悉手术部位的局部解剖。但要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就必须有一本简明扼要的局部解剖学图谱,让手术者一目了然,一阅全解。本图谱的编绘者(徐国成、韩秋生),通过多年的教材建设、教学、科研和外科医疗实践,深深体会到我国应当有一本自己编绘的《局部解剖学彩色图谱》。《局部解剖学彩色图谱(第2版)(精)》365幅彩色图,共分八个部分,即:头、颈、胸、腹、盆部和会阴、脊柱、上肢、下肢。这些图的绘制主要根据解剖标本的写生,力求反映中国人自己的人体结构特点,仅部分图谱参阅了国内外图谱资料,予以改绘或综合绘制而成。
系统人体解剖学知识体系图谱为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重要工具书,通过清晰图像观察,帮助学生印证、领悟教学理论知识,辅以科学准确的知识体系归纳与要点总结,提要钩玄,化繁为简,为学生提供事半功倍的学习资料,编写本工具书旨在为医学生系统掌握人体解剖学各系统、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毗邻关系等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及其它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提供参考。
为了满足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诊断和医学院校影像教学的急需,我们编写了《断面解剖与MRI CT ECT对照图谱》,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 两书精选出180幅断面解剖图、337幅MRI图、105幅CT图、40幅ECT图和3幅MRA图。每两页为一单元,一页为彩色断面解剖图、ECT图及定位图。另一页为CT及MRI图。每一单元图都处于同一断面上,切线相同,结构相同,便于读者学习和应用。本图谱不仅对从事医学影像的学者是一本不可缺少的读物,而且对其他各科临床医生阅读CT、MRI图像也是极有价值的参考书。断面解剖标本是用健康国人尸体冰冻切片制成的。胸、腹、盆部的横断面(水平断面)及头颈部、膝关节的断面等层厚为1cm;胸、腹、盆部的冠状断面及矢状断面层厚为2cm。CT、MRI及ECT等各种影像图都是用健康国人扫描制成的。
在当前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由于标本来源紧张、学生数量剧增,不但学生实地解剖操作的机会不多,教学中示教和实习标本数量亦嫌不足,因此,实物图谱便成为医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图册是作者以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博物馆系统解剖学瓶装教学标本为依托所编写的。本图谱按全国统编教材第6版的章节顺序编排,方便学员对照学习;此外,还补充了少量标本切面图片,有利于学员深入了解结构的位置和毗邻,也为学员今后的相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该书的出版发行,不仅为医学生、医生和解剖学同行提供了一本学习参考用书,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体解剖学这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
本图谱(第五版)以300余幅鲜明的写生、照相、模式图和15万字展示了体表、运动器、内脏、心血管系、感觉器、神经系和内分泌系,标以中英文两种名词。体系、结构与五年制和七年制医学教材同步。内容丰富、重点鲜明、图文并茂、画面亮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为医学生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