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卫生机制的引建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卫生的现代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诸多嘉惠,也造成不少“现代性”问题。本书立足于中国社会近代的演变,展开对卫生现代性的探究和省思。从“卫生”概念入手,以从概念、观念到制度,再到相关实践的思路,逐步对清代与防疫、城市环境卫生相关的诸多问题及其历史变迁展开探讨,在中国近世社会自身的发展脉络中考察近代医疗卫生机制的转型,揭示中国社会变迁中自有的“现代性”。通过钩沉现代化过程中被掩盖的面向,呈现近代变迁过程中的复杂图景,从而反思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现代代谢病与营养性疾病》着眼于糖、脂质、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代谢的基础理论和调节机制间的相互作用,对各类代谢病与营养性疾病,从定义、分类、发病机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全书涉及糖尿病、低血糖症、黏多糖血症、糖原积累症、肥胖症、高脂蛋白血症、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淀粉样疾病、卟啉病、色素代谢疾病、代谢性心脏病、代谢性肺疾病、代谢性骨关节疾病和维生素缺乏症等40余种病,吸收外新概念、新理论、新成果作为《现代代谢病与营养性疾病》主要内容,特别是针对一些代谢病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的观点,在某些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本书阐述了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对城市公共卫生的挑战,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入手,分析了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差异;以实际案例分析了食品安全生物性风险、化学性风险和物理性风险的种类、来源及特征;从食品安全风险识别、评估、防控,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监督保障,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等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原则、方法及防控对策,对健全城市食品安全预防体系、完善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相关专业人员编撰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有关行业及第三方机构相关人员掌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技术及方法的读物。
本书系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全国对本有实际经验而且热心于分会“指南”与“规范”工作的老、中、青专家通过多次会议,集体编写的2007年版技术操作规范。全书共9章,分别对营养筛查、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理论基础、肠外肠内营养制剂选择、肠外肠内营养输注途径与设备、肠外营养液的配制与保存、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肠外肠内营养临床观察与监测、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管理等内容进行具体表述。本书内容科学实用,可操作性较强,对于规范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技术操作,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适合临床医师及专职营养医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