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流行病学》配套教材《流行病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出版以来,得到全国各医学院校师生的认可和厚爱,均以其作为教学参考书和备考执业医师、硕士生、博士生的主要参考书。因此,有必要编写第8版《流行病学》配套教材《流行病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3版)。 该配套教材的编写坚持以总论为主;坚持紧紧围绕"三基"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注重实例与应用的介绍。 本教材突出的特色是绝大多数章节的作者将是第8版《流行病学》教材相应章节的原作者,这为读者深入理解相应部分内容,掌握本章节的主要知识提供便利。
瑞士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防关怀和治疗指南》结构按照慢性乙肝患者连续一体关怀体系的结构编写,从初始对疾病分期和治疗指征的评估、开始一线抗病毒治疗、对疾病进展、药物毒性及肝细胞癌发生的监测,到治疗失败改用二线药物。同时,书中还涵盖了如何在不同医疗系统中将关键性的建议应用于国家项目。
本书由七所医学院医教授缩写,共16章,主要介绍疾病的群体现象及其测量、描述性研究及其评价、病例对照研究及其评价、队列研究及其评价、临床试验研究及其评价、病因学研究及其评价、筛检与诊断试验研究及其评价、疾病预后研究及其评价、临床研究的质量控制、循证医学、临床经济学评价、医学社会学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药临床研究设计及其评价、临床研究选题及设计、临床研究论文与综述的撰写及评价。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本书可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5年制和7年制本科教材,同时可供临床医生参考。
*篇 基础篇主要介绍新型冠状病毒、人感染H7N9、甲型H1N1等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病例诊断。第二篇 消毒篇主要介绍常用消毒剂、消毒器械、消毒方法以及常见对象的消毒方法。第三篇 个人防护篇主要介绍各类防护用品的技术要求、性能、适用情形以及穿脱顺序和注意事项等。第四篇 重点人群防控篇主要介绍医疗机构隔离人员、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居家隔离人员、学生、儿童以及老年人防控的要点。第五篇 重点场所消毒篇主要介绍学校、养老机构、家庭、社区、公共交通工具、办公场所、工地、农贸市场及商场等重点场所的消毒技术要点。第六篇 公众篇主要介绍洗手、咳嗽礼仪、集中空调使用、口罩使用、出
1990年第43届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WHA43.24)并且批准了1989年9月26日至10月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ICD第十次国际修订会议对在10年修订周期内对其进行更新的建议。 该建议在1996年于日本东京举行的WHO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年度会议上被投入运作,随后建立了指导进行更新的一个正式机制。按照这样的更新机制,每年进行较小的更新,如果需要的话,每三年进行较大的更新。 有关进行更新的更多信息以及更新内容的累积列表请见:http://www.who.int/classifications/。今后的更新也将在该网址列出。 ICD-10第二版包含了版第三卷中作为补遗对卷的勘误表以及在。1998至2003年间生效的更新内容。
刘中夫、万绍平主编的《艾滋病防治案例精选》以案例形式介绍中默项目部分项目执行机构在少数民族群众、农村居民及外出流动人口、外来游客等人群开展的艾滋病宣传教育,FSW、MSM的艾滋病相关行为综合干预,PLHA发现、管理与治疗,母婴阻断,PLHA及其家庭,特别是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青少年的关怀支持,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每个案例包括背景(问题)、做法、成效、经验、挑战、点评6个部分,共30个案例。案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有较强的可读性。其中的部分案例如《基于民族文化的艾滋病防治宣教模式》《爱播千里,惠及万家——“三口百惠”农村居民及流动人口防艾工程》《FSW干预221模式》等为中默项目首创。本案例精选可供全国各地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研究人员等参考。
因为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感染人类的新型病毒,高占成、冯子健、姜宁编著的《人感染禽流感防治手册》从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病原、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相关治疗,以及感染防控的应对策略等几个方面,以问答的形式,图文并茂,加以解答诠释。本书的附件部分汇集了我国现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发布的有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断治疗和防控的相应文件。实现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提高及时救治病人的效率和成功率,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限度降低其演变成流感暴发流行的可能。在本手册吸取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偏重于实用性,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流行特征和流行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现场工作技术和方法、病情监测、防治对策、防治工作标准等。本书可以作为防治、临床、科研及
本书以实用性为特色,涵盖了消毒隔离、人员防护、不同部门的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监测、应急预案等内容,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希望本书对提升各级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能力有一定帮助。
1990年第43届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WHA43.24)并且批准了1989年9月26日至10月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ICD第十次国际修订会议对在10年修订周期内对其进行更新的建议。 该建议在1996年于日本东京举行的WHO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年度会议上被投入运作,随后建立了指导进行更新的一个正式机制。按照这样的更新机制,每年进行较小的更新,如果需要的话,每三年进行较大的更新。 有关进行更新的更多信息以及更新内容的累积列表请见。今后的更新也将在该网址列出。 ICD-10第二版包含了第一版第三卷中作为补遗对第一卷的勘误表以及在。1998至2003年间生效的更新内容。
本书的内容重点是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点、传染病的监测与异常情况的发现、风险评估、现场调查、个人防护与安全、实验室检测、传染病常用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剂以及预防性消毒的基本要求等进行了讲解和阐述;本书的编写主要采用传统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原理与防控实践相结合,也引入了许多现代传染病流行病学及监测控制,以及现代应急管理的新理念、新概念和新方法,对于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危害、促进公共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本书详细介绍了传染病症候群基本特征、主要病原谱及其监测、检测策略;监测目的、监测人群、病例定义、哨点与监测诊室选择、样本采集、保存、运输、处理与检测要求、监测质控要求等监测要求;各病原体基本特征、病原学特征、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生物安全要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检测技术。
本书是“实用基层医生诊疗手册丛书”之一,专为基层医生(包括实习、进修、全科医生及低年资专科医生)编写的传染科实用临床诊疗技术工具书。全书共分4章52节,以及若干附录,其内容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新、全、实用”为原则,并紧密结合传染病学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即有我国传统的常见传染病种,又增加了一些近年来出现的新发传染病病种,全面而系统介绍了传染科常见和多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兼顾介绍了近年来传染病学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和新技术。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注重诊治的规范化,介绍的知识全面,观点权威;其内容条理化,诊断标准化,治疗具体化,文字叙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突出实用。不仅对从事传染科工作的基层医师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其他专业医生以及在校临床研究生、本科生均具有重要参考价
编者基于当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和防控策略,对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信息和知识进行梳理,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系统整理形成了本书。本书分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本知识、预防与控制、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问答和疫情期心理健康防护四个章节,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及其特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过程、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人群易感性、诊断、防控策略和措施,寒假后返校大学生及医务人员的防控指南等内容。编者汇总整理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法律规定,以问答的形式对此次疫情中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行解读。另外,编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此次疫情影响下重点人群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科学分析,并给出各种应激状态下心理应对的方法及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本书参考了我国现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南,阐述了医院感染相关概念、流行病学特征和常见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详细介绍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包括医院消毒与隔离技术、手卫生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要点,以及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艰难梭菌感染、常见传染病等重要医院感染疾病的院内防控。同时,本书还对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医院感染的监测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进行了系统介绍。 本书适合住院培训医生、临床实习医生、全科医生、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参考及使用。
本书章至第六章为统计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第七章至第十四章是以研究设计为主线,结合数据介绍分析策略,同时介绍统计学方法;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为选修内容;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内容;第二十章是以书面讲座形式介绍其他常用统计方法。本书配套光盘中含有6个实例的研究设计简介、数据和统计分析介绍、其他常用统计方法介绍。此外该光盘还介绍了Stata软件、SPSS软件和SA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本书一些例题中统计分析的三种软件实现。 本书主要的特色是强化统计学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可以作为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七年制临床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其他医学专业学生的卫生统计学教材,也可作为数据分析的入门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创新教材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使用,由国内数十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名专家和学者,针对护理工作中应具备的医院感染核心知识与能力,依据国内外有关法规、规范、指南,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理论以及长期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历时近一年时间,几经讨论、数易其稿,编写而成。本着监测是基础,管理是手段,预防与控制是目的的理念,《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分12章,系统归纳、阐述了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体系,感染暴发的处置措施,临床消毒灭菌隔离方法,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重点科室及重点部门感染管理,医疗废物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免疫学领域研究,重点研究肿瘤免疫负调控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支持多项*重大重点项目。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他一直热衷于科普工作,已编写出版6册免疫学科普书,希望将免疫学的基础知识普及给广大读者。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人体免疫系统对健康的重要性,中医学 治未病 的思想,以及中草药多糖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希望帮助读者在了解免疫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维护自身免疫系统,享受健康生活。
《丙型肝炎防治新攻略》由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传染科肝病防治专家王永怡、张玲霞、罗生强编写而成,根据临床病人经常咨询的问题,搜集了国内外*资料,总结出155个与丙型肝炎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详细解答,同时推荐了具体的治疗措施与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防治丙型肝炎110个有问必答,中医中药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45个经验荟萃,以及我国、美国、欧洲的丙肝防治指南等。书后还附录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更新的基因1型慢性HCV感染治疗指南(2011年10月版)和英语缩略词的中文简介,以便查阅。《丙型肝炎防治新攻略》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强,适合传染科、消化科、预防保健科及内、外、妇、儿科医师和丙肝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钱国英等编著的《免疫学与免疫制剂》是在研究性教学与合作性学习的相关理论指导下并结合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特点而编写,是一本面向普 通高校生物类专业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指导书。本书共十二章,以抗原与免疫系统两方面为主线展开,着重点是免疫系统的构成。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种类、功能及免疫细胞膜分子)、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为主线讲述。全书力求叙述简明、图文并茂,同时努力反映免疫学的*进展 。全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每一章节附录知识体系、课前思考、本章重点、教学目标、理解与思考、课外拓展、课程实验与研 究、课程研讨、课后思考、课外阅读等栏目,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帮助。 《免疫学与免疫制剂》适合于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使用,也可供其 他相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