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开创性、系统性和启发性地开启了现象学与认知科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之间的对话。作者认为,如果不纳入现象学方法,仅靠科学无法阐明疼痛经验的本质;作者从现象学角度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疼痛概念: 疼痛是一种具有特定的经验性特征的厌恶性身体感觉,无论是作为感受-感觉还是情感,疼痛只能在原初的 手经验中得到。在本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原则,从而对疼痛经验的基本结构进行了现象学的澄清,并对现象学与内省主义的共同融合提出了质疑。在此过程中,作者分析了疼痛解离综合征,重点阐述了慢性疼痛经验的去人格化和再人格化本质,并证明了躯体化和心理化在疼痛经验中的作用。至此,他将胡塞尔现象学推向了一个胡塞尔自己也没有明确指出的方向。
《疾病改变历史》是一位医生和一位历史学家合作的成果,它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且易于理解的知识,向我们讲述疾病是如何在过去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腺鼠疫和其他疾病对古代和中世纪世界造成的影响;亨利八世和“恐怖伊凡”的梅毒也有同样的后果;天花对征服墨西哥的影响;霍乱对拿破仑大军的覆灭和血友病对俄国沙皇统治垮台所起的作用。讨论的其他话题还有热带病在非洲殖民史上的作用,以及1918—1919年所谓“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死亡人数的剧增。 两位作者介绍了各个时代针对疫病所取得的一些进步,揭示了伴随而来的不可预见的新威胁。书中的结论部分
本书重点介绍临床研究设计原理、统计分析思路和论文写作规范。通过对已发表的高质量SCI临床研究论文中的选题、研究设计、分析思路、关于证据力度的思辨和论文写作逻辑的全面分析、归纳和总结,结合现代流行病学理论,系统阐述临床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因果联系研究思路、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流程、软件操作和论文写作要点。可帮助临床医学生建立正确的、与现代流行病学接轨、与SCI接轨的临床研究思维模式,掌握软件操作,正确解读分析结果,准确做出结论推断,提高论文数量和质量。
《汉方诊疗三十年》是日本汉方医学大家大塚敬节三十多年临床经验的精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为本书题写书名。《汉方诊疗三十年》共十一章,收录了大塚敬节诊治的374则验案及用方,对弘扬汉方医疗有很好重要
医学笔记系列丛书是魏保生医学复习考试方法--"两点三步法"的集中体现。本着"青春不能没有梦想,生活不能没有乐趣;学习不能没有方法,考试不能没有智慧"的宗旨,从枯燥中寻找趣味,在琐碎中提炼精华,到考
对临床医师而言,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临床两项主要工作。而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本书搜集了100余例北京大学各临床教学医院儿科近10多年来临床上的疑难病例,主要包括三种病例,即诊断困难的病例;或诊断明确,治疗困难的病例;或急症病例需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的病例。每个病例包括较详细的病历摘要、病例特点、人院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入院后辅助检查结果,诊治经过及最后诊断;专家点评包括本病例的问题、诊治中的经验教训及最后确诊疾病的介绍。对提高儿科各级医师诊治水平有重要价值。 本书基本可反映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学系所属各医院儿科疑难病例的诊治水平,渴望与儿科学界同行医师分享。
本书是小儿外科学领域的一本内容丰富、翔实新颖的巨著。全书共包括小儿外科基本问题,现代小儿外科诊疗技术,儿童的主要肿瘤,小儿器官移植,头和颈部疾病,胸部疾病,腹部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大血管异常,皮肤、软组织及联体孪生(联体儿),运动系统疾病等十一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小儿外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临床问题。本书是集全国众多小儿外科专家经验及外进展为一体的小儿外科高级参考书。 读者对象:小儿外科医师,一般外科医师,临床研究人员及小儿外科研究生、医学生。
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和要求。在充分吸收以往几版教材所优点的同时,适度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研究和成果,以反映中医学现代化的要求。本教材的编写以保持中医学的传统特色为宗旨,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性、科学性、在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充分阐释的同时,适度指出它们的临床指导意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教材适用于中医学(包括中西医结合、中医文献、养生康复、骨伤、全科医学等方向)、针炙学、推拿学等五年制本科学生,也可作为中医学等七年制学生学习时参考。
自20世纪以来,人类科学进入了大踏步发展的阶段。医学科学的进步和突破也同样令人惊叹。从上世纪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今天的人类基因组工程,从临床医学到分子生物学,从认识疾病的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科学的发展与变化日新月异,与之相适应的是大量专业教材、专著、期刊、报纸的涌现。对于临床医师来说,他们在繁重的业务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时刻关注医学界的进展,了解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然而,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信息过载的时代,对于临床医师、尤其是在各自的岗位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主治医师来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求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浩如烟海的、良莠不齐的各种文献,并进行有效的浏览、阅读、检索、摘录、理解、记忆并指导实践,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有鉴于此
本书通过列举多个不同的实例,对不同的预防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包括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与既往相比,本书更全面地探讨了全人群策略在预防常见病和行为问题时可能遭遇的政策、研究和伦理方面的一些问题。社会健康具有整体性,那些可能“正常”的大多数人要承担起对少数异常者的责任——不管我们可能有多不愿意这样做,我们责无旁贷。
本部中英文对照的妇产科双语教学配套教材旨在为接受妇产科双语教学的中外学生提供英语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理解上的方便。 1986年,美国Elsevier出版社首次出版了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妇产科教授乔治,摩尔(J.George Moore)主编的《妇产科精要(Essentials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经过近20年的应用、修改,再应用、再修改,至其第4版(2004年)时,此教材已深得广大妇产科学者的赞誉:其内容深浅适中、简明扼要,凝练和整合了妇产科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要点,尤其适用于医学生和住院医生阅读。又因其全书的章节和内容与我国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妇产科学》极为相近,若将其编辑成中英文对照,则更可有助于双语教学。因此,我们选择了此书,编辑成中英文对照的《妇产科学》双语教
郭丽娜编著的《妇产疾病诊断病理学(第2版)(精 )》与时俱进、系统性阐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和一些 少见病种,尤 其是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并结合 工作实际着重介绍了 各相关疾病的病理诊断与鉴别及其相应的临床治疗方 向。 1.在WHO现有分类的基础上,融入了相关新进展 如子宫内膜乳头状增 生、Lv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输卵管上皮内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 变等。 2.涉及病理形态特点的内容充实与更新的主要 有:外阴浅表癌浸润深 度的测量、刮宫材料中宫颈腺癌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 、中间型滋养细胞肿 瘤的鉴别诊断等。 3.常见病病例、疑难病例及少见病例均有相应 增补。 4.匹配形态学图谱457幅及临床病理信息的表格 。 本书面向病理医师,并尽可能方便专科临床医师 按需参阅。
对临床医师而言,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临床两项主要工作。而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本书搜集了100余例北京大学各临床教学医院儿科近10多年来临床上的疑难病例,主要包括三种病例,即诊断困难的病例;或诊断明确,治疗困难的病例;或急症病例需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的病例。每个病例包括较详细的病历摘要、病例特点、人院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入院后辅助检查结果,诊治经过及最后诊断;专家点评包括本病例的问题、诊治中的经验教训及最后确诊疾病的介绍。对提高儿科各级医师诊治水平有重要价值。 本书基本可反映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学系所属各医院儿科疑难病例的诊治水平,渴望与儿科学界同行医师分享。
本书由在著名的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工作的35位儿科医生和临床工作人员编写完成。该手册共包括67章,涵盖了儿科疾病和儿童损伤各种急症的评估和治疗。内容根据人体系统编排,可方便读者快速参阅,使读者能够立即找到所关注的主要话题,并根据偱证医学的原则对患者进行诊治。 本手册的编写是为了给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可在床边使用的工具,它包括抢救、主要医学急症、外科问题以及在某些急症情况下的一般程序。无论对在门诊工作的医生,还是在急诊室处理急及外伤患儿的医生都是一本很好参考书。书中相关知识均以一种易读简练的方式编写,并附有表格和插图。有关轻微损伤、疼痛和镇静、社会心理急症的章节为临床工作人员在遇见这些常见急症情况下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真实世界”的临床指南。 此书是每一位儿科临床工作者的工具书。
《儿科医生案头药物速查》尽可能全地收集了目前儿科临床上应用的众多药物(包括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大量新药,并根据本专业的临床规律和药物作用特点进行分章节编排,以突出本专业特点,力争做到本专业涉及的药物最全,与本科关系不大的药物不再收录,并尽可能收齐药物的别名,以帮助临床医生解决一药多名的困扰。
本书已有46年历史,现已出至8版,是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内科学教材,也是国际医学图书市场上的书。本书的主编是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呼吸科Christopher Haslett教授和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呼吸科Edwin R.Chilvers教授等。新版调整了作者队伍,有21章的作者易人,内容上增加了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糖尿病、营养与代谢障碍等。可供内科医生、医学院医生、教师使用。
本卷年鉴是根据2002年11月至2003年10月我国公开发行的135种医学卫生期刊刊载的12008篇论文编撰而成,从中选出30%—40%有代表性的论文写成一年回顾,又选出约6%的论文摘写成文选。本卷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在此期间我国外科各专业基础和临床的研究进展,同时收录有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及罕见病例。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一本实用性强、信息密集型工具书。适合从事医学基础和临床的广大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学生和研究生阅读,尤其适用于外科医师参考。
李赛美主编的《名师临床带教与经典汇通》内容包括:名师临床带教实录、经典临床汇通,以及临床实录教学示范及案例练习三部分。以案例讨论学习形式,展示并解析中医名家临床查房思路与步骤,提炼经典临床辨证体系精髓,突出六经、脏腑经络、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体系的综合运用。本着理论与临床不断循环、交融的中医学习与提升原则,既突出经典指导临床,又注重临床回归经典。《名师临床带教与经典汇通》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专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学科——《伤寒论》临床实践基地为平台,集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及全国经方班优质资源,着力推出汇通经典、面向临床、现代开放的经典课程实践教材,为培养运用型高级中医药人才提供全新的实战素材和思路;回答了“经典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学习与运用经典”诸问题,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一书,是坚持协和优良传统,重视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的编者均来自临床和教学线,都经过协和医院的长期培养和训练,他们是协和精神的承载者,也担负着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本着“精英编精品,精品育精英”的精神,他们对本书的编写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全书内容详尽,涵盖了外科基本操作的各方面内容,具有较高的性。同时,内容讲解深入浅出,并通过精心绘制的大量插图,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读者易于理解掌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一、本书由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正、副高级职称人员编写。编者们了解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性质、特点,具有诊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丰富经验,此为编写本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贴近读者,临床实用,始终是主编的宗旨,也是各位编写人员的遵循所在。 二、本书读者群主要为工作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师。当今医学书籍浩如烟海,但是基层医师大多工作繁忙,无暇翻检书海,然而工作的需要,他们常需一本内容全面、简明扼要、临床实用的工作手册伴陪其身。本书的编写力图达到这一目的。 三、本书编写注重临床实用,不拘泥于繁琐的格式或形式,以让读者易懂、易会、易记为原则,阅后令读者一目了然,顿有一个清晰、立体的认识。 四、该书内容包括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同时各章节充实了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
《中华妇产科学》1999年出版10年以来受到了全国广大妇产科医生的欢迎,并在版5年后,又于2004年以更新、更全面的内容编写了第2版,成为我国一部最全面、详尽、深入反映外成就及现状的妇产科高级参考书。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妇产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它涉及的内容已经超出传统妇产科学,面貌焕然一新,大家在喜爱这部“大中华”妇产科巨著的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希望能有一部与之配套的、从临床应用出发的、全面、深入反映外临床成果的妇产科“小中华”,几经讨论、研究、征求意见,为及时反映妇产科学临床的新理论、新成果和新技术,我们编写了这本书,《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就此应运而生了。 《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是在《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的基础上,尽量精简解剖生理、病因机制、基础理论等部分知识,着重在临床表现、诊断
本书共15章160余节,插图300余幅,主要介绍了一般外科门诊手术及美容整形门诊手术的基本概念、手术适应证、常用手术的操作步骤,书中汇集了作者长期从事门诊手术中摸索总结的经验体会和操作技巧。本书内容丰富,临床实用,值得相关医师阅读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