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移植实例彩色图谱》(第3版)共9章,章为皮瓣移植概述,介绍皮瓣移植的概念与适应证、皮瓣的分类、皮瓣的选择与设计原则、皮瓣移植的注意事项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介绍各种皮瓣在头、面、颈、躯干、会阴、上肢和下肢部位的实际应用,并在第2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病例照片,同时对少数原有病例照片进行了补充或精简。在新增的病例中,既有新技术的大胆尝试,也有传统方法的改良应用。在最后一章(第九章)中,作者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用较大的篇幅对各种皮瓣的起源及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历史回顾(时间跨度从公元前7世纪左右至2018年3月),以使读者能够了解目前所用各种皮瓣移植技术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并为以后的技术改良和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全书共有实际病例420余例(其中新增120
本辞典是一部贴近临床实用的中医方剂工具书,汇集古今有效方剂2265首,分为内儿科、妇男科、外科、五官科4部分33章136大类;每方以正名为辞目,列方源、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宜忌、加减、方论、临证举例、现代研究、备注等项进行阐述,不仅融汇古今,内容充实,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既保持了传统方剂的特色和优势,又体现了当代方剂发展的新成果,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选方的需要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阅。末附“正异名方索引”“书名简称全称对照表”和“古今度量衡对照表”,以便于读者检索使用。
本书作者独辟蹊径,通过深入调研广受欢迎的健康科普网络平台,选取广大民众、网友、读者和粉丝们 为关注点击量 的胃部困扰和相关疾病,把二百余条大众关心的与胃部和消化系统相关原汁原味的朴素问题进行提炼并归门别类,查阅 外 文献,用准确无误、温馨幽默的语言进行专业且通俗易懂的解答,指导社会大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预防,正确就医,做到胃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读者只要翻看此书,就可以找到与自己症状一致的知识点的 解释和解决办法。
本书是关于普通X线投照技术的专著,内容系统、全面。本书既详细描述了现代数字化X线的原理,又包含了传统X线的投照方法,且包含700余幅图像,各章节图文并茂,针对每个投照的摆位方法和注意点从解剖特点和投照原理层面进行解释,便于读者理解与掌握。此书适合普通X线摄影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放射技术学员使用。
本书为其全新版第13版的英文影印版。该书的影印出版拉近了国内读者与世界经典名著的距离,可作为皮肤科医生、研究生的案头参考书和学习专业外语的教材,本书也可作为国内皮肤科教学的双语教材和来华留学生教材。
中国本内容涵盖全国的就医指南,中国数字电视健康频道隆重推荐,中央权威媒体10年数据积累总成。1000家医院,10000名医生。 看病难是困扰广大患者和家属的一个大问题。一旦生病往往有病乱投医,一些病人和家属为了治好病常常舍近求远,异地治疗,费钱费力,更严重的是还会延误病情,失去治疗的*时机。为了帮助广大患者了解更多的医疗信息,争取做到及早治疗,减轻病痛,因此在工作中收集了全国各地医院医生的信息,结集成书,以帮助广大患者尽快找到适合的治疗途径,本着专业、就近的原则,为各地的患者提供就医指南。
高也陶编著的这本《临床交流学概论(第2版)》从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心理学角度来建立一个颇具规模的体系,以探索医生与病人的交流,是我国本部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探讨临床交流的书。
于布为、杭燕南主编的《 理基础(精)》共分22章,包括结合麻醉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 物的相互作用以及 与呼吸、心血管、血液等全身各系统的关系。还有受体学说、离子通道学说及基因学等基础理论以及 物经济学、麻醉药的临床药理试验和伦理学等。本书既有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又有与临床麻醉紧密结合的药理学知识。内容新颖,反映时代进展。为从事 理学理论教学、麻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临床麻醉和外科ICU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临床基本技能》由肖海鹏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科书基础上,参考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培养目标和内容要求编写而成。 《临床基本技能》由急诊麻醉科基本技能操作、耳鼻咽喉科基本技能操作、眼科基本技能操作、皮肤性病科基本技能操作、护理基本技能操作、内科急救药物的使用、外科急救药物的使用、妇产科急救药物的使用、儿科急救药物的使用、影像学图像判读、实验室检查等构成。
《焦虑障碍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临床实操手册》提供了广泛性焦虑障碍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规范化操作技术,也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提供了循证证据。《焦虑障碍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临床实操手册》分为3篇,涵盖了治疗师操作手册、治疗配套家庭作业本和焦虑自助学习手册。全书深人浅出、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既为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提供了一套规范且可操作性强的手册,也为对焦虑障碍心理治疗感兴趣的有关人员及患者和家属提供了指导性资料,同时也是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的成功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焦虑障碍诊疗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