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陵编写的《诊断学正科讲义(民国中医药教材)》是民国知名中医学家金少陵先生为南京国医传习所教学所需而编纂的,又按民国《国医学术整理标准大纲草案》以旧有之望闻问切,删去其不合科学原理者,并加近世之器械检查等内容,《诊断学正科讲义(民国中医药教材)》以秦氏《诊断学讲义》为底本,集古至清诸医家学说,及先生丰富的四诊实践经验与中西学说相互参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用现代医学精确诊断,又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采取“返博为约”的方法,重新编排写成为民国标准中医《诊断学讲义》一书,为中医诊断学理论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环节。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经过了十年的发展,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本书为 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 之一。本主要介绍了社区卫生诊断流程、社区卫生专项调查常用技术、社区卫生诊断组织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四章内容。本书可供社区人员及社区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具书。
本书将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与检测技术并重,主要介绍以下内容: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 项目进行总体介绍;系统介绍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的基本特征、主要病原谱及其监测、检测策略;介绍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的监测要求;介绍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的主要病原。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供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2版)》为了适应21世纪高等院校要着力培养具备厚基础、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编写出适合高等医学院校使用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再版编委会进行了充分讨论,对版进行了大的修改。但仍然遵循“三基”原则,既体现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又重视动手能力培养。 本实验教材的特点:吸纳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与理论知识紧密相关的验证性实验项目28项,同时增设了5项综合性实验和2项设计性实验。
本书系统论述了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原因、自我诊断及自我治疗方法,全书内容通俗易懂,便于患者选方用药择食。 本书反映了当前国内消化溃疡治疗现状及进展,融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可作为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保健、养生、预防、治疗之参考,又可作为从事中医学教学及科研人员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疼痛是什么?为什么会疼痛?了解了“敌”情(疼痛),知道自己的处境(自己必须做什么),治疗方案自然就有了。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图解,介绍了肩膀、腰、头和肚子等身体部位的疼痛根源、分类以及治疗方法等各方面的*知识。帮助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为追求健康生活提供知识的保障。 本丛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图解,介绍了现代科学对生命的*解读,以及对许多常见疾病的认识,内容包括基因与遗传、发育与衰老、感染与免疫、人体结构与功能等各方面的*知识。帮助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为追求健康生活提供知识的保障。
本书除绪论外,共分十章。绪论简单介绍了实验室基本知识,章至第十章分别介绍了血液一般检查、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骨髓细胞检查、血栓与止血检查、尿液检查、粪便及其他体液检查、临床生物化学检查、临床免疫学检查、临床病原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等,在检查方法的介绍中,主要讨论了实验目的、原理、试剂、器材、操作、注意事项、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本书简明介绍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MRI影像表现、影像鉴别和诊断提示等。每种疾病配有典型MRI影像图片,并对病变特征进行了针对性的描述。本书适用于各级医院影像科及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初学者、实习医生及进修医生使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检验医学基本知识概述、200余种检验项目介绍、常见疾病检验诊断要点三大部分共十章。它能使读者了解到一些检验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正确采集血液、尿液、粪便等常用检验标本并避免外在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读者可将检验结果与本书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以便知道检验结果是否有异常,并能了解导致异常结果的常见原因,初步判断疾病的病情。本书通过对常见疾病检验医学特点的介绍,使读者还能知道哪些检验项目是诊断疾病所必需的,哪些可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病情监测,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本书力求实用、新颖、准确、查阅方便,特别适用于基层医护人员与医学院校学生及实习医师和非医疗战线的各界人士查阅。
本书为“社区医师口袋丛书”之一,对社区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又容易疏忽、不规范的相关诊疗一一做了介绍。全书分为两篇,篇介绍了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外科系统等社区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及转诊参考;第二篇介绍了发热、心悸、腹痛、眩晕等社区常见症状的定义和常见病因。本书将社区常见疾病的定义、病史收集内容、体格检查注意事项、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转诊参考和社区常见症状的定义、常见病因等总结归纳成条目,内容实用、形式简明、便于查阅和记忆,适于各类社区医师、实习医师和基层医护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系统论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形成原因、自我诊断及自我治疗方法,全书内容通俗易懂,便于患者方用药。 本书反映了当前国内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现状及进展,融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保健、养生、预防、治疗之参考,又可作为从事中医学教学及科研人员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为生物医学实验技术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包含上下2篇(共10章,包括2个技术应用实例及4个附录)。 上篇介绍了胶体金的制备和探针标记与纯化技术、胶体金标记探针在光镜水平的免疫金银染色、电镜水平的免疫金染色、核酸原位杂交应用技术。 下篇介绍了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及在基础医学、疫苗研究、临床应用及技术应用实例。 本书对生物医学实验技术的标准操作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借鉴,可供生物医学实验技术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学习生物医学实验技术的入门参考书。
目前大多数心理疾病人群的主要就诊途径是综合性医院,而且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的共病问题是常见的现象。本书从实用性和应用性角度出发,详细介绍综合性医院中常见的精神卫生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强调从症状学的角度,提高对躯体病状及相应精神障碍关系的甄别;并根据非精神专科医务人员经常遇到的问诊和转诊以及医患之间沟通的问题提供应对技巧。
本书共十一章,系统地介绍了甲状腺的解剖、生理和各种甲状腺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既有常用的诊治方法,又有国内外新近研究成果的介绍,内容丰富新颖,文笔流畅,是一本篇幅不大但很有价值的学术专著。适于各级临床医生、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医学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共22章,内容涉及麻醉科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麻醉科的建制、任务、工作制度和管理,术前访视与准备以及各种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实施,麻醉中的监测、液体管理和输血、氧治疗,术后恢复室、重症监护治疗,疼痛治疗,特殊病人和特殊疾病的麻醉。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把重点放在讲述麻醉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基本未涉及麻醉学的理论。因此读者在牢牢掌握本指南所阐述的原则的同时,必须结合阅读其他专业论著,才可能达到对麻醉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希望通过此书,能够规范麻醉专业的工作,帮助广大麻醉医生更好地完成日常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血脂异常的罹患率不断攀升,但相应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在我国仍然较低。本书紧扣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生的需求,系统阐述了血脂异常在我国的发病率、检测手段、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研究和指南。本书可供基层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是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是医药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物理诊断与心电图检查又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用人标准也在不断转化。对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由于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检查仪器不断更新,检查项目日趋完善。但任何先进的仪器尚不能完全代替问诊及体格检查。很多疾病通过问诊、系统的体格检查和全面的分析、判断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或解决诊断中的主要问题,因而全面掌握体格检查方法、顺序和内容是作出正确诊断的基础。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医学院校学生从理论知识步入临床实践的桥梁学科。本教材以问诊内容和方法、体格检查的项目内容、检查顺序、检查手法为核心,用临床常见体征的鉴别、结合诊断疾病的步骤等逐步训练医学生的思维程序,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充分贴近临床,培养临床意识及思维能力,以达到引导学生加强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的教学目标。 本书可供医学院校本科、专升本以及大专学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