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Kirklin/Barratt-Boyes心脏外科学》国内首套中文译本,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为总论和成人心脏外科学,涉及理论基础与临床知识。下卷主要介绍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治疗,覆盖心外科领域的方方面面。本书篇幅宏大、病种全面、记述翔实,内容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必将成为正在 学本事 的青年医生、开始 做贡献 的技术骨干以及无私 传帮带 的高手名家的傍身利器。
由郭兰、王磊、刘遂心编著的《心脏运动康复( 心脏运动康复临床实践培训教材)》是我国本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心脏康复的实践经验,规范且具有专业水平的心脏运动康复图书。《心脏运动康复(心脏运动康复临床实践培训教材)》着重介绍了心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后的康复程序、康复内容和手段,突出了心脏运动康复的评估、各种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在内容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条理清晰,操作性强,可直接用于指导临床的心脏运动康复治疗。
《微创二尖瓣外科学》一书详细描述了通过微创方式进行冠状瓣膜手术的手术步骤、相关检查、患者选择、技术方法(包括内镜和机器人手术)、心脏-肺动脉旁路手术、二次手术以及三尖瓣和心房纤颤手术等内容。这是本专门针对这一主题的医学专著,总结了微创二尖瓣手术的当今国际知识和手术技术,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并配有大量来源于临床实践的手术照片,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两位主编分别来自英国和意大利,他们心脏外科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实用心脏病学》是我国 部大型、 临床心血管病学专著,初版于1962年,一直由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的近百位专家共同编写。第五版由我国 心血管病学家陈灏珠院士主编,继承了前四版的 传统,以心血管临床工作为立足点,兼具 性和临床实用性。 陈灏珠主编的《实用心脏病学(第5版)(精)》内容涵盖整个心血管基础与临床领域,分为心血管病基础知识、心脏病的诊疗方法和技术,以及心律失常、晕厥和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血压异常、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心肌炎、肺循环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主动脉和大动脉疾病、高原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周围血管疾病等疾病各论部分。 与第四版相比,本次修订根据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介入性诊治技术的进步,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和修改
自从2001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批准成立体外循环分会已有十个年头。近十年来,我国心脏外科发展迅速,目前每年开展心脏手术15万余例,而且正以每年15%的比例增加,全国开展心脏手术的6院已近800家,从事体外循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 体外循环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具有专业性强、专业面窄、涉及的专业知识跨度较大的特点。从业专业技术人员多挂靠在外科、麻醉、危重症和护理等专业,专职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仅占41%。但体外循环专业作为一门特殊的专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风险性较高,其技术水平的差异严重影响患者的诊治疗效。特别是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指征不断放宽,高龄和低龄患者、危重患者及各种复杂病例越来越多,心脏手术的完成对体外循环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体外循环专业
《赫斯特学手册(2版)》为经典心血管病诊治手册,由欧美几代心血管病专家鼎力合作编写和修订,深受欧美心血管病医师欢迎。自20世纪60年代出版版以来,已经出版至2版。1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深受内科医师欢迎,重印3次。本版按照ACC/AHA指南增删30%以上内容,分62章,系统介绍各种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多种综合治疗方法、预防和预后。内容丰富,语言凝练,图表精美,极具性,是心血管科医师和医学生非常珍贵的经典参考专著。
经胸微创封堵技术是由心脏外科医生直视下经胸部肋间小切口,在心脏正常跳动状态下,借助食管内置超声心动监测,应用特制的输送装置,将封堵器直接安放于心脏缺损部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技术融合了传统体外循环辅助下外科手术修补和放射线辅助下经皮介入治疗两种方法的技术优势。与外科手术相比较,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体外循环过程,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一般不需要输血和血液制品,ICU 滞留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这不但减轻了患者的创伤,而且节约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例如仅每年节约的血液就可以“吨”单位计量);与经皮介入治疗相比较,该方法没有年龄、体重和外周血管条件的限制,没有放射性辐射,适应证更宽泛。经胸微创封堵技术已经成为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第三种选择。外一些大的心脏中心已将其作为常规手术开展。目前,外缺少一
燕何、恩斯特原著,吴书林翻译的《心脏电生理解剖实用手册》提供各种丰富的影像解剖资料(包括腔内超声图、x线影像图、三维计算机断层显像图、三维磁共振成像图和三维标测图),可谓集大成于一身。从篇章结构上,作者分别介绍了心脏大体解剖、心房的解剖和心室的解剖。最为新颖的地方是,每章节的解剖知识与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以及手术路径贯穿在一起,实用性很强,成文一气呵成。全书生动、直观、形象,是心脏电生理医生进修与接受培训的一本好书。
本书将颅底解剖按手术应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无论是眶部解剖、鞍区解剖、海绵窦解剖、中颅窝底解剖、颞下窝解剖,还是乳突解剖,CPA解剖、颈静脉孔解剖和枕骨大孔解剖,都是颅底外科经常涉及的区域。乙状窦前解剖、颅颈交界解剖和远外侧经髁解剖则与重要的乙状窦前入路和远外侧入路相关,这样安排对于手术应用更有针对性。书中精美的尸体解剖图片,清晰再现了作者在国外进行颅底解剖研究的过程和内容,对颅底外科的开展和颅底解剖的研究具有的指导作用,相信能为大家所用。
苏业璞、周其文主编的《实用心脏外科解剖图解 (精)》是一本学习和掌握临床心血管外科疾病应具备 的心脏解剖知识的重要基础参考书籍。本书从心脏正 常解剖、先天性解剖、获得性解剖,心 脏临床应用解剖四个方面。全书共分32章、1556幅图 ,全面详实地将有关心脏解剖以图解的方式进行介绍 ,将心脏三维立体空间形态解析为多方位切面的二维 平面像,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去观察研究心脏这一人 体循环系统核心器官。在绘制和描述心脏形态结构的 同时,以临床实用的形式指明了心脏各部位的结构特 征,以及在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治、放射诊断及手术技 术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具有可靠的临床实用性和明确 的示意性,能够更有效地引导读者对心脏结构及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以下3个特点:①实用性。力求通过阅读本手册,使读者能够掌握心血管外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基本心血管外科技术和基本治疗原则,包括术前、围术期、术后的处理原则和基本用药知识。明确手术适应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②性。编写人员对所编写章节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的外科技术、治疗方法已被外广泛主宰和应用,治疗效果确切可靠。对于有争议的方法和手段或目前尚不成熟的技术,并未写出。对于进展较快且疗效可靠的新技术,如先天性治疗中采用的封堵技术,在有关章节中均可见到。③系统性和完整性。编写人员相对固定,用统一格式书写。每一章节完成后,要经3位以上不同作者审校,尽可能做到内容、观点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