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源方论》全书一卷,后经明人熊宗立类证析为四卷。卷一为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候,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保养要点。卷二为形证门和面部形图,提出了儿科简易有效的诊断方法。卷三为惊风门和方药,强调 急惊属阳属腑,当治以凉;慢惊属阴属脏,当治以温 的观点。卷四为惊风引证和痘疮引证,以病案说明了小儿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药。全书有论、有方、有案,颇具特色,对后世儿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校注以宛委别藏本(收入熊宗立明成化三年丁亥(1467)类证本)为底本,以明正德戊辰(1508)存德堂新刊本为主校本,以日本元禄癸酉本(1693)为参校本。 作 者 简 介 林慧光,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过《陈修园医学全书》、《中医传统芳香疗法》等著作。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为了帮助临床主治医生更新观念、解决实际医疗问题,作者在大量收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临床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撰写了这本《心脏内科主治医生400问》。 全书共分17部分,包括:心血管疾病诊断技术、高血压、冠心病、肥胖与高血脂、瓣膜病、心包心肌疾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人工心脏起搏、心脏骤停和晕厥、其他系统疾病心血管表现、血管疾病、心血管病治疗药物及其他。本书除对临床主治医生常遇到的重要问题外,着重对近年来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等有关问题采用问答形式,以当今观点进行解答、阐述,内容力求新颖、重点突出、简明实用,是内科临床、教学及医学生的参考书。 此次修订本着充实、更
《通俗伤寒论新编:绍派俞根初方应用》讲述了:《通俗伤寒论》是一部博采历代各家之长,理法方药齐全的外感热病专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通俗伤寒论新编》尊重原著并着重对俞氏101方的组方含义,用药特色,临床应用,随证加减,现代应用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其语言古朴,实用性强,适合临床医师和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本书是《医师速查丛书》之《消化内科速查》,从临床症状入手,引出有关疾病,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及罕见病等,列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项,为读者提供成熟、新颖、有效的诊疗方案。资料齐全,内容规范,简明扼要,查阅方便,实用快捷,节省时间。
本书参考外大量文献资料,结合作者丰富的实践体会,系统介绍了痛风的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技术以及研究进展。全书共12章,包括嘌呤与尿酸的代谢,痛风的病因、病理、生化改变及发病机制,痛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和并发症防治,儿童、青少年及老年痛风等。内容丰富、新颖,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参考书,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参考,亦可供痛风患者及其家属参阅。
心电图是临床最常用的辅助检查。一方面,因其简便、无创、可重复进行,故而从创建至今应用之广殊为罕见,提供的诊断信息(尤其在心血管疾病)之多也令人瞩目。另一方面,由于心电图学毕竟是一门专门学科,有其完备的知识体系,加之很多生理、生化因素影响其表现及判读,这就造成很多非心脏专科医生在阅读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 王谨教授在带教中对初学者易犯的错误进行了探索并积极寻找解惑之道,经多年积累写成了此书。该书既有必要的理论介绍,更侧重于临床常见心电图改变的识图与解读,对初学者及临床非心内科专科医师掌握必要的心电图知识应该能起到开门钥匙之功效。
本书以英文的形式介绍了植物生物学的有关内容,及时反映了该学科发展的新进展,在国际上使用广泛,具有时代感,内容简明,篇幅适中,结构合理。
笔者从1981年研究手诊至今,已看过数不清的手掌。近年来,已选后出版过《实用掌纹诊病技术》、《掌纹诊病》VCD光盘、《望手诊病图解》、《中医手诊》(教材)。2003年《中国中医药报》开设了52期“赵理明掌纹诊病》专栏。近年来,多次被邀请到北京、广州、重庆、郑州、丹东、郴州等地培训海内外学员数千名。 西安新文明医护专修学院新院长及一些读者学员问我,说:“手掌纹是否是中国人和外国人不一样?回答是肯定的,手掌纹诊病无论是人、地域一律通用。1996年4月的一天,我在41次列车上,一次性看了18位准备来西安旅游的英国人手掌纹,经懂汉语的一位青年人翻译后,他(她)们个个点头称道。2001年5月20日,笔者在朝鲜旅游时,当场给几位朝鲜工作人员看手诊病,也证实了望手诊病通用之奥妙!2005年8月初,笔者被邀请在北京举办掌纹诊病培训
《常见内分泌疾病的早期信号与防治》重点介绍了常见内分泌疾病的早期征象,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等知识。内容由浅入深,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科学实用,适合广大群众,特别是内分泌疾病患者阅读,亦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