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源方论》全书一卷,后经明人熊宗立类证析为四卷。卷一为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候,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保养要点。卷二为形证门和面部形图,提出了儿科简易有效的诊断方法。卷三为惊风门和方药,强调 急惊属阳属腑,当治以凉;慢惊属阴属脏,当治以温 的观点。卷四为惊风引证和痘疮引证,以病案说明了小儿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药。全书有论、有方、有案,颇具特色,对后世儿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校注以宛委别藏本(收入熊宗立明成化三年丁亥(1467)类证本)为底本,以明正德戊辰(1508)存德堂新刊本为主校本,以日本元禄癸酉本(1693)为参校本。 作 者 简 介 林慧光,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过《陈修园医学全书》、《中医传统芳香疗法》等著作。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近年来,先心病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大量现存的及每年新增的先心病患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先心病危害的**途径。
本书是小儿性早熟的家庭防治调养手册。书中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许多小儿性早熟的案例,详解了小儿性早熟的基本知识、诊断方法、中西医疗法、饮食调养和家庭保健方法,特别设置了专家提醒,提示常见误区,更新防病育儿的理念和认识,同时还重点推荐了一些比较安全有效的中医保健方法,如耳穴疗法等。 本套丛书由首都儿科研究所陈永辉主任医师领衔儿科临床一线专家团队倾力打造,包括小儿厌食、小儿便秘、小儿腹泻、小儿湿疹、小儿感冒、小儿多动症、小儿抽动症、小儿性早熟、小儿肥胖、小儿哮喘等10个分册。丛书介绍了10种儿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诊断方法、中西医疗法、饮食调养和家庭保健方法,其中特别讲解了比较安全有效的小儿推拿疗法。本套丛书旨在把家长培养成孩子的第一位保健医,使家长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症
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单位数十位儿科专家联合编写而成。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小儿肾脏病相关的新理论及新技术,反映了国际和国内临床、科研的*成果。可供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
郭玉德、邹宇、王智楠主编的《小儿扁桃体炎与心脏病》共分十二章,涵盖了扁桃体的解剖、生理和病理,急性和慢性扁桃体炎在引起风湿病中的作用,扁桃体感染病灶在内脏疾病中的意义,扁桃体源性疾病和慢性扁桃体炎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慢性扁桃体炎及其中毒反应,扁桃体源性中毒的鉴别诊断,慢性扁桃体的病灶感染机制和诊断问题,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伴风湿病的治疗经过,慢性扁桃体炎伴风湿病患儿的各种疗法效果比较,扁桃体炎和风湿病的防治问题等。书后附有近5年来的国际咽科专家研究报道的相关内容、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以及典型个案病例等。 《小儿扁桃体炎与心脏病》内容系统而全面,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相信在防治小儿扁桃体源性疾病中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本书系统介绍了小儿脑瘫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对脑瘫的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脑瘫的现代康复方法,如英国的Bobath疗法、德国的Voita疗法、匈牙利的Peto疗法、日本的山本疗法等做了详细的说明。对各种疗法的机制、神经生理学意义和治疗手技操作也做了说明。根据脑瘫病儿多有重复障碍的特点,介绍了运动发育训练、生活能力训练、语言矫治及各种理疗仪器、按摩、针刺、穴位注射、矫形器的应用等综合疗法。增添了儿童体格神经概述、康复个案的启示。本书编配125幅插图,图文并茂,具体实用,便于参阅和理解。 本书可供基层医院儿科、妇产科、儿保科及康复科的医师参考,也是患儿家长的良师益友。
伴随着成人血液净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儿科血液净化技术也在我国儿童肾脏疾病及非肾脏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儿童健康是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起点。提高儿科血液净化技术水平,完善儿童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范,确保儿童患者医疗安全及提高其依从性,降低儿科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合并症,是儿科医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为更好地推广我国儿科血液净化技术,满足日益增长的患儿血液净化治疗的需求,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血液净化学组在2012年1月出版《儿科血液净化技术》的基础上,专门组织儿科肾脏病专家编写了《儿童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在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血液净化学组在编写《儿童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过程中,始终强调操作规程的科
本书内容包括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小儿液体疗法和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儿科危重症抢救和儿科常用诊疗技术。《临床儿科医师速查手册》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意义,可作为儿科临床主治医生及住院医生、进修医生、实习医生、研究生的辅助参考资料。
全书共29章,较全面地阐明了国内外近年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突出实用为特点,便于临床查阅,是小儿呼吸科医师参考书,也适用于基础医务人员学习和参考。
输尿管疾病是外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之一。本书从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针地输尿管理的解剖及生理,各种输尿管疾病(临床实践尿管结石、输尿管肿瘤等)的病理、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本书涵盖了近年来在输尿管疾病诊治方面的进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本书既是泌尿专科医师的参考书,又可作为输尿疾病患者的康复指南。
本书以十四章的篇幅,介绍了白血病的基础理论、分型、临床表现、化学治疗方案和各种合并症的处理;书末附有详细的人类CD抗原研究一览表。书中重点介绍了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各种化学治疗方案,是本书编写者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新进展。
儿童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当今世界受到高度关注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哮喘全球负担》估计,世界范围内有超过3亿人罹患哮喘,预计到2025年,哮喘将额外增加1亿人左右,中国哮喘患者已达2000万。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在1990年和2000年进行的两次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由1990年的0.9%上升到2000年的1.5%,增加764.8%,表明哮喘发病率呈较快增长趋势。哮喘给儿童及其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我国卫生部、科技部把儿童支气管哮喘列为首个进入社区重点防治的儿童慢性疾病,列为国家2008年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社区儿童哮喘预防与控制适宜技术研究”进行研究,体现了国家对儿童哮喘这一慢性疾病的高度重视。 儿童哮喘病因十分复杂,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
《儿科喘息性病例集锦及评析》由洪建国主编,本书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医院的24例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病例,希望通过以具体病例为载体,以实际临床思路为导向的方法,提供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思路。并邀请资深临床专家对每个病例进行评析,从实践和理论的不同角度归纳总结相关疾病的诊治特点,为儿童喘息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哮喘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全球已有哮喘患者3亿。近20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哮喘患病率有所上升,而我国情况相似。2002年我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年内患病率为0.5%~3.3%,较10年前上升了64.8%。全国估计有哮喘患者2千万之多。因此哮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长期以来,其治疗只是停留在暂时缓解急性症状,曾一度因不适当应用支气管舒张剂而使哮喘死亡率明显增高。吸人激素的出现并作为*控制药物,给这一领域带来了质的突破。随后白三烯调节剂、吸人性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问世,使哮喘的治疗更加完善、有力。 哮喘的治疗不仅仅在于药物的应用,更有赖于长期的预防和管理,要加强对它的宣传、教育。尤其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不只是
本书是小儿性早熟的家庭防治调养手册。书中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许多小儿性早熟的案例,详解了小儿性早熟的基本知识、诊断方法、中西医疗法、饮食调养和家庭保健方法,特别设置了专家提醒,提示常见误区,更新防病育儿的理念和认识,同时还重点推荐了一些比较安全有效的中医保健方法,如耳穴疗法等。 本套丛书由首都儿科研究所陈永辉主任医师领衔儿科临床一线专家团队倾力打造,包括小儿厌食、小儿便秘、小儿腹泻、小儿湿疹、小儿感冒、小儿多动症、小儿抽动症、小儿性早熟、小儿肥胖、小儿哮喘等10个分册。丛书介绍了10种儿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诊断方法、中西医疗法、饮食调养和家庭保健方法,其中特别讲解了比较安全有效的小儿推拿疗法。本套丛书旨在把家长培养成孩子的第一位保健医,使家长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症
2006年,WHO提出的全球遏制结核病策略的核心,是以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为基础,将结核病防治服务覆盖到边缘、贫困和脆弱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等。为了加强儿童结核病防治工作,明确各医疗卫生机构在儿童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能和地位,规范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及管理工作,提高儿童结核病防治服务质量,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王黎霞、成诗明、赵顺英、周林组织了儿童结核病防控、诊疗等多领域专家编写了《中国儿童结核病防治手册》,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儿童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参考、使用。
本书由深圳市儿童医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万力生教授编著。书中以对话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小儿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中西医防治方法,并回答了患儿家长所关心的相关问题。其内容丰富,科学实用,且通俗易懂,是哮喘患儿家长书,也是基层医生临症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