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源方论》全书一卷,后经明人熊宗立类证析为四卷。卷一为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候,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保养要点。卷二为形证门和面部形图,提出了儿科简易有效的诊断方法。卷三为惊风门和方药,强调 急惊属阳属腑,当治以凉;慢惊属阴属脏,当治以温 的观点。卷四为惊风引证和痘疮引证,以病案说明了小儿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药。全书有论、有方、有案,颇具特色,对后世儿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校注以宛委别藏本(收入熊宗立明成化三年丁亥(1467)类证本)为底本,以明正德戊辰(1508)存德堂新刊本为主校本,以日本元禄癸酉本(1693)为参校本。 作 者 简 介 林慧光,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过《陈修园医学全书》、《中医传统芳香疗法》等著作。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近年来,先心病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大量现存的及每年新增的先心病患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先心病危害的**途径。
输尿管疾病是外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之一。本书从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针地输尿管理的解剖及生理,各种输尿管疾病(临床实践尿管结石、输尿管肿瘤等)的病理、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本书涵盖了近年来在输尿管疾病诊治方面的进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本书既是泌尿专科医师的参考书,又可作为输尿疾病患者的康复指南。
近年来,随着生活模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社会交往等因素,有些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胰腺疾病即是其中之一。在临床工作中,胰腺炎的病人显著增多,特别是重型胰腺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诊疗相当复杂而困难,死亡率甚高。其次是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尤其是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甚低,手术后5年存活率在5%左右,成为消化系肿瘤的诊治难关,慢性胰腺炎治疗同样非常困难,症状较多,病人痛苦,影响生活质量和劳动。因此,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医疗工作中与胰腺疾病患者及其家属接触,交流一些有关胰腺疾病的小书,力求达到深入浅出的要求,供广大患者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 本书以问答方式书写,向广大读者介绍胰腺形态功能、各种胰腺疾病可能的致病原因、不同胰腺疾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发病的知识。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都属于血液病范畴。全书共分为8章,其中包括儿童血液病基本概念,血液病的危险因素,血液病的危险信号,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干细胞移植,出血性疾病以及儿童血液病的其他方面。
郭玉德、邹宇、王智楠主编的《小儿扁桃体炎与心脏病》共分十二章,涵盖了扁桃体的解剖、生理和病理,急性和慢性扁桃体炎在引起风湿病中的作用,扁桃体感染病灶在内脏疾病中的意义,扁桃体源性疾病和慢性扁桃体炎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慢性扁桃体炎及其中毒反应,扁桃体源性中毒的鉴别诊断,慢性扁桃体的病灶感染机制和诊断问题,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伴风湿病的治疗经过,慢性扁桃体炎伴风湿病患儿的各种疗法效果比较,扁桃体炎和风湿病的防治问题等。书后附有近5年来的国际咽科专家研究报道的相关内容、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以及典型个案病例等。 《小儿扁桃体炎与心脏病》内容系统而全面,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相信在防治小儿扁桃体源性疾病中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本书从残障儿童早期干预的一般问题出发,在论述了早期干预的基本概念、途径和方法后,就各类残疾、障碍儿童的鉴别、教育干预和心理康复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是一本全面论述残障儿童早期干预的著作。
本书由深圳市儿童医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万力生教授编著。书中以对话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小儿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中西医防治方法,并回答了患儿家长所关心的相关问题。其内容丰富,科学实用,且通俗易懂,是哮喘患儿家长书,也是基层医生临症参考书。
小儿腹泻是儿科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多发病,尤以小儿病毒性腹泻重要,不但发病人数众多,且目前尚无好的预防疫苗,又无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该书作者根据从事多年的医学病毒研究工作,在自己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写成此书。该书做到了医学病毒学的基本知识与临床表现、实验诊断、防治措施相结合,有很大的实用性。同时也填补了小儿病毒性腹泻专著空白,可供从事腹泻病毒研究、临床工作者以及防疫工作者参考。
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单位数十位儿科专家联合编写而成。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小儿肾脏病相关的新理论及新技术,反映了国际和国内临床、科研的*成果。可供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小儿液体疗法和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儿科危重症抢救和儿科常用诊疗技术。《临床儿科医师速查手册》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意义,可作为儿科临床主治医生及住院医生、进修医生、实习医生、研究生的辅助参考资料。
2006年,WHO提出的全球遏制结核病策略的核心,是以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为基础,将结核病防治服务覆盖到边缘、贫困和脆弱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等。为了加强儿童结核病防治工作,明确各医疗卫生机构在儿童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能和地位,规范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及管理工作,提高儿童结核病防治服务质量,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王黎霞、成诗明、赵顺英、周林组织了儿童结核病防控、诊疗等多领域专家编写了《中国儿童结核病防治手册》,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儿童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参考、使用。
本书以十四章的篇幅,介绍了白血病的基础理论、分型、临床表现、化学治疗方案和各种合并症的处理;书末附有详细的人类CD抗原研究一览表。书中重点介绍了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各种化学治疗方案,是本书编写者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新进展。
本书是围绕孤独症编写的一部特殊儿童测评与训练的著作。书中从孤独症的定义入手,系统分析了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及病因;阐述了孤独症的诊断和评估方法;介绍了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训练措施。本书通过丰富的理论和实例对孤独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孤独症儿童教育和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解析。本书旨在普及孤独症的相关知识,探讨研究孤独症的新方法,提高孤独症儿童培训人员的和家长的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孤独症儿童。 本书适合心理学专业、医学专业、特殊教育与康复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使用,还可作为相关专业进修教师、特殊教育与康复工作者、儿童家长与有关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