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力表严格按照*版国家标准(GB11533-2011)要求设计、印制,搭配赠送*版眼保健操示意图1张。本视力表较旧版标准对数视力表有以下几点改动:①首行视标由原来的单个视标增加为2个视标;②视标的朝向由原来相邻的两个视标朝向可以相同,改变为现在的相邻两个视标朝不能相同;③要求左侧列小数记录值,右侧列5分记录值;④使用说明要求加上校正表和换算表。
眼的保健按摩。步是按揉太阳穴:先用双手拇指的指腹部分别按在太阳穴上,其余四指自然弯曲并拢,用拇指的指腹以一定的力度按柔太阳穴四圈。然后,保持拇指在太阳穴上的位置不动,用双手食指(示指)的第二个关节内测沿眉弓以一定力度从眉头刮至眉梢,连续两次。如此交替。
《标准对数视力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33—1989制作。检查距离为5米和3米。2.挂于明亮处。检查距离为5米时,表的高度以5米读值侧5.O行(5分记录)与被检者的双眼等平为准;检查距离为3米时,表的高度以3米读值侧5.0行(5分记录)与被检者的双眼等平为准。3.两眼应分别检查,检查一眼时,另一眼用一不透光物遮盖,勿加压力。自下向上逐行检查,检查距离为5米时,读取5米读值;检查距离为3米时,读取3米读值。4.测出被检者所能辨认的小行视标(正确辨认的视标数超过相应读值行视标总数一半时,方可确认被检者的视力达到该读值),记下该行读值,即为该眼的视力。
本视力表根据近期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533-2011制作的国家标准版。按照2011国家标准本视力表检查距离为5米。本视力表以1分视角作为正常视力标准,采用三划等长的正方形"E "形视标。视标从上到下共14行,从大到小;每行视标的个数为2-8个不等;视力值采用5分记录(L)或小数记录(V)。适用于3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一般体检,招生、招工等体检的远视力测定与视力障碍的筛查,眼科和视光学临床等方面亦可参照使用。主要特色:是我国专享标准的远视力表,适用人群范围广,便于准确而快速的分析、对照和统计。因需要与2011年国家标准严格统一,故拟发行修订版。
《实用眼科诊疗手册》共分七章,介绍了眼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眼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常用药物,以及眼科常用治疗技术,包括眼科常用手术及眼科病人的护理,并附有100余幅眼病彩色图谱。《实用眼科诊疗手册》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基层眼科医生临床参考,也可供眼病患者阅读。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90多种常见眼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等知识。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可供基层医护人员和广大患者阅读。全书分为8个部分。为了查阅方便,尽量突出常见病多发病,并将临床最常见的白内障、青光眼单独列出,增加了眼眶肿瘤的诊断、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脉络膜血管造(ICG)、激光乳化治疗白内障,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应用,人工角膜的发展及许多新药物、新技术、新疗法等。取消了部分陈旧的观点、治疗方法及形式类同的内容,删改了目前不常用的方法及治疗原则,并参考外文献,对白内障、眼外伤、屈光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等作了详细阐述。
本视力表根据近期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533-2011制作的国家标准版。按照2011国家标准本视力表检查距离为5米。本视力表以1分视角作为正常视力标准,采用三划等长的正方形"E "形视标。视标从上到下共14行,从大到小;每行视标的个数为2-8个不等;视力值采用5分记录(L)或小数记录(V)。适用于3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一般体检,招生、招工等体检的远视力测定与视力障碍的筛查,眼科和视光学临床等方面亦可参照使用。主要特色:是我国专享标准的远视力表,适用人群范围广,便于准确而快速的分析、对照和统计。因需要与2011年国家标准严格统一,故拟发行修订版。
使用说明 1. 本视力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1533-2011 制作。 2. 本视力表采用三划等长的正方形“E”形视标,以1 分视角作为正常视力标准。视标共14 行,每隔10 行视标大小相差10 倍,故相邻两行视标的增率为(1.2589)。 3. 视力表采用5 分记录(L)或小数记录(V),其视力记录分别列于视标两旁。 4. 本视力表采用人工照明,照明条件应均匀、恒定、无反光、不炫目,照度大小控制在300 勒克斯(lx)以上,以确保视力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5. 本视力表的悬挂高度应以视力值为5.0(1.0)行视标与被检查者的双眼等高为准。 6.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站在离视力表5 米处,用遮板等不透光物体遮盖一只眼,但切勿加压或漏光,从上往下依次判断视标开口方向,直到被检者诉无法看清时停止检查,换另一只眼重复以上过程。一般情况下,先查右眼,再查左眼。 7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近视眼患者,发病后视力迅速下降,不及时求医和治疗,可致患眼失明。《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讲解了此病的病因、表现和防治方法,以及怎样早期发现其危险冈素,怎样就医、怎样配合医生的手术治疗,取得*治疗效果。《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由刘文编著。
主要内容有:疾病常识,著名医院指引,著名专家指引,专家门诊表。对所有医院的位置配以一张位置分布图和相关地理位置的特色说明。 手册为竖长形,便携,四色彩印,平装。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常好发于亚洲人,发病后视力逐渐下降,终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介绍了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基本知识,告诉近视眼患者如何自我保护,何时就医,如何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以保持良好视力。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终可致患者失明,是目前50岁以上老年人主要的不可逆致盲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今国际眼科界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本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本书可帮助大家了解什么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它有哪些临床表现,怎样预防和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本书采用了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患者及家属关心和经常问到的一些有关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问题乙特别适合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及家属阅读。
五官科手册收载了眼、耳鼻咽喉和口腔科学常见病及多发病,按系统分章编写,重点简述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及相关的检查、治疗技术,并有各种病名的英译文及ICD-9编码。本书简明、实用、科学。
本书由青少年眼健康专家编写,以光学知识为基础明确提出学生近视眼是几何光学的生物效应所致,从理论上揭开了学生近视眼之谜。本书还引入了功能代偿和结构代偿、脑性近视和球性近视的新概念,希望帮助孩子合理、有效预防近视眼。本书适合中小学学生和学生家长阅读,可供中小学图书馆用书。
为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合肥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医学第二附属医院编著的《眼科疾病的合理用药》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2009版)为蓝本,选取了基层医疗机构常用的眼科疾病用药,重点介绍了眼科常见疾病及常用药物的应用。 《眼科疾病的合理用药》分八章,其中章总论主要介绍眼的解剖生理情况、眼科常见疾病及眼科用药的共性;第二至六章主要从治疗学角度介绍了眼部感染性疾病、眼部非感染性疾病、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和治疗等,其中重点阐述常见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合理用药等。第七章主要从中医角度介绍眼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及常用中药方剂的处方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严重时呵致双眼眼球萎缩、双日失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讲解了如何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此病,以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确保早产儿视力正常发育,减少其视网膜病变的致盲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由黄新华编著。
黄斑裂孔是黄斑部视网膜感觉层全层发生穿孔、严重损害患者中心视力的黄斑部疾病,重者可失明。《黄斑裂孔》讲解了本病的病因、表现和防治方法,如何早期发现,正确就医和配合医生手术治疗,以达到*治疗效果,早日恢复视力。《黄斑裂孔》由李加青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