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ISO工作组文件ISO/TC106/SC1/WG14 N003《牙科学 正畸弹性体附件》。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口腔工艺技术概论》按照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三年制教学计划的要求,参考国内口腔修复学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籍,结合口腔颌面部修复体制作过程中的特点编写而成,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三年制规划教材。 全书共分七章,内容丰富,它将口腔修复学、口腔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口腔技工室的开设、经营及管理,口腔医师与技师交流合作,修复体质量管理,口腔技工室设备的使用及保养等基本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建立一种口腔临床医师诊疗与技术室技师制作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本专业的概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为了强化预防意识,突出预防保健事业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卫生部1994年秋颁布的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决定增设口腔预防保健学课程,据此编写了《口腔预防保健学》教材。 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教材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内容和结构上,严格遵循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全书内容包括绪论,口腔初级卫生保健及目标,口腔卫生与健康,口腔流行病学,龋病的预防,牙周病预防及社区实习等。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樊明文教授有具体指导,特别是在严谨性、先进性方面作了大量审定工作,特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时得到湖北省卫生厅,荆门、苏州、佛山和益阳卫生学校领导与同仁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口腔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口腔生物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口腔医学的一门新兴的专业基础学科。本书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口腔生态系与口腔生态区的建立、维持和影响因素;口腔生态平衡、生态失调及其与口腔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口腔疾病的生态防治和各种临床口腔疾病治疗方法对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研究方法和相关微生物学的知识。本书突出口腔生态平衡和失调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换这一基本概念,强调临床医务人员注意保护和维护口腔生态系平衡的重要性。适用于口腔医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高级口腔临床医师参考。
本标准等同采用IS0 7491:2000《牙科材料色稳定性的测定》。色稳定性是牙科材料重要的性能之一,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可在其他标准中被引用。 本标准根据IS0 7491:2000重新起草。本标准与IS0 7491:2000的主要差异和原因如下: ——删除“规范性引用文件”中“IS0 3696:1987”。并在本标准中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替代IS0 3696:1987”中被引用的“2级水”。因技术上是可行的。 ——3.1.1发光源“在试样上的照度为l50 000 lx,……试样的整个表面在任何时候照度都不应偏离平均值的±l0%”。改为“在试样上的照度达l50 000 1x±150 00 1x”提高可操作性。 ——3.2.3色泽比较,国际标准中规定南/北向漫射日光。我国处于北半球,本标准选择了国际标准中的北向漫射日光。 与IS0 7491:2000的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章条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口腔修复工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口腔医学亦得到飞速发展,口腔疾病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 本书内容着重介绍了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和口腔正畸各学科常见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要点。全书基本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口腔各科教材顺序进行编写,同时尽可能收集了教材中未出现的临床常见病的诊疗方法,并将各种口腔疾病进行概括和归纳,便于读者使用时查找。本书是为了适应基层单位口腔医师、口腔科实习医师及低年资住院医师的需要而编写的,有助于提高业务水平,便于临床工作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