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编撰而成,其中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大量的评估量表或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老年综合评估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即老年人的一般医学评估、躯体功能评估、精神心理评估、社会评估、环境评估和生活质量的评估,其目的是为广大的老年医护工作者提供一种实施老年综合评估的工具,使其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老年保健流行病学(第2版)》内容分为三大部分25章:篇是老年保健流行病学的基础,共6章,主要介绍衰老机制、老年人的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特征,以及老年临床特征与用药特征;第二篇是老年保健流行病学方法,共5章,包括人口学方法、流行病学方法、社会学方法、老年保健管理研究方法和生活质量评价方法;第三篇是常见老年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共14章,包括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肾疾病、肿瘤、老年痴呆和抑郁、骨质疏松、老年伤害、老年生命终末期研究等。
现代老年医学的观点正逐步为医务工作者所接受。但是现代老年医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本书参考国外现代老年医学的相关内容,结合国内实际,着重介绍了在老年医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老年常见疾病要点、老年综合征/问题的识别与处理要点,突出简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使之成为老年医学工作者便携使用的工具书,方便推广和指导现代老年医学的工作。
张奉春主编的《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风湿病学)(精)》主要包括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体征、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各种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改变、防治和预后,以及多种风湿病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
本书以衰老、老化、増龄性失能等对老年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着密不可分影响的老年医学概念为基础,老年医学专业住院/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为大纲,通过以62 例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综合征、危重症的实际病例为切入点,用系统整体的观点、综合评估的方法、从身心两方面、遵循个体化、多学科联合、连续等原则对诊治老年患者实例进行规范剖析。本书凸显老年医学非同其他学科理念的特殊性于病例分析的全过程之中,强化训练临床医生在老年患者诊治过程中科学逻辑思维的特殊全面路径及诊治的特别注意事项,提出防范漏诊、误诊、误治及顾此失彼事件发生的关键措施,从而提高各科医师对老年病例分析的特殊基础技能及处理老年疾病的全面能力与水平,更好地适应21 世纪社会老龄化高龄化的复杂高难度的特殊的医疗需求。本书创新性在于为老年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活动量和运动强度会逐渐减少,目前大部分的老年人运动不足,没有养成规律运动习惯,导致体适能和身体功能逐渐下降。 老化是很复杂的过程,受到生活方式、疾病、环境和遗传等因素的交互影响。近年来, 健康变老 或 有质量的长寿 是经常被提起的概念,而且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 有鉴于此,本书邀请平时关注老年人体适能和健身活动推广的体育运动和医疗卫生工作者共同编写了本书。本书提供了改善老年人体适能的运动处方,包括心肺功能、肌肉适能、柔韧度、体重控制及平衡的运动处方,也包括许多慢性疾病的运动指导和处方,如代谢症候群、乳腺癌、退化性膝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老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等症状或疾病。 希望能借助本书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老年人养成健康生活方
本书介绍脑卒中的概述、危险因素、预警、临床症状、检查与诊断、治疗、预防及康复等内容,其中康复内容包括瘫痪患者的康复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康复训练、心理障碍的家庭康复训练、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失语的家庭康复训练等,对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富有指导性。本书适合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Brocklehurst 老年医学与老年学》是老年医学的经典著作,初版于1973 年,由John Brocklehurst 主编,故此得名。本译著为第八版,是2017 年出版的版本。全书分为4 个部分:老年学、老年医学、问题导向的老年医学、医疗卫生健康系统和老年医学,共132 章。本书由国外资深老年医学专家倾力完成,全面反映老年医学和老年学的基本理论和进展。本书贯穿大量治疗手段和指南,某些特殊老年相关疾病的论述中包含了统计表格及工作流程图,其中更强调对衰弱的重视,各个章节均关注了不同领域与衰弱的联系和拓展,新增内容包括老年医学技术、急诊和院前医疗、HIV 和衰老,以及老年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远程医疗和环境构建。每章结尾处的“关键点”简明扼要地概括本章重点。
本书以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治疗为核心,多角度地全面论述了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诊断、鉴别诊断、预防、治疗等基本知识。本书共有4篇:总论篇、基础篇、诊断篇和治疗篇。总论篇主要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历史和流行病学进行了简述;基础篇主要内容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的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动物模型等;诊断篇重点在于**诊断的运用、量表的使用、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简释;治疗篇相对应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也在非药物治疗上进行了集结,并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措施做了全方位的阐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皮肤和皮肤病可发生一些较大的变化。一些老年性皮肤平时如果能很好地自我保护,是可以避免发生某些皮肤病的,而另一些老年性皮肤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自己注意得好,甚至不用到医院就诊,通过自我保健和护理,也可以减轻这些疾病甚至自愈。 尹国华、程月爱编著的《老年性皮肤与皮肤病防治知识问答》将专业知识巧妙地转化为科普性知识和语言传递给广大的读者。
制定《老年综合征管理指南》是北京市卫生局基层处(原妇幼处)负责组织实施的《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项目之一。本指南由北京老年医院组织有关专家编写而成,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组织专家通过鉴定,计划在各级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用、普及和推广。本指南共十二章,近30万字。本指南在简要介绍老年病特点和十个老年综合征(跌倒、痴呆、尿失禁、谵妄、抑郁、疼痛、失眠、晕厥、帕金森综合征和多重用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个人、家庭(照料者)、社区和医院如何进行上述十个老年综合征的管理。本指南既可使中老年人逐步认识老年病,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老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可以指导各级老年医疗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正确诊治老年综合征,更重要的是指导老年照护者、综合医院和社区中心的医护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学、法学、科学、医学以及心理学等涉及人生各个层面的问题,由80多个独立的篇章构成。出于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作者收集了大量关于人生具有丰富内涵的生动材料,折射岁月时光,汇成生命乐章,堪称人生百科全书。本书不仅能帮助人们解决进入老年阶段后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获得经营高品质老年生活的实用性建议,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书中品味到作者的真情,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情。全书朴实无华,却似如歌的行板、隽永的诗篇,有真情激荡。可以说,这是一位老人人生的智慧之书。让我们用心去体验,与书中描绘的种种人生风景形成心与心的对话。
本书共分十七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老年外科各专业术前准备,重点阐述内科常见并存病的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对老年术前全身情况的评估、麻醉选择与处理、术后治疗进行讨论。较详细地阐述老年外科各专科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并针对老年特点撰写了抗生素使用、中医中药治疗和护理。本书是外科各专业(普外、胸心外、脑上、泌外、骨科)医师、麻醉、内、中医以及护理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医学院校学生参阅。
张晓斌编著的《中老年常见病放射学诊断百问百答》从中老年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关节与软组织、颅脑神经系统及中老年人头颈部常见病多发病的放射学诊断等七大章,共分122个问题为您详尽回答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及x线、CT、MRI等放射学诊断的要点,并对一些常见的典型病种附以影像学图片,使广大患者能一目了然。该书浅显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广大中老年患者、临床及放射科医师参考阅读。
1世纪是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新时期。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全国人口的8.87%。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法律高度。 老年医学是医学里比较年轻的学科,从美国医生Nascher抢先发售提出老年病的概念(geriatrics)至今有近百年。我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我国就开始对衰老机制进行了研究;直到1978年,不但老年医学和老年生物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老年心理学和老年社会学等也应运而生。 然而,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我们的老年医学发展还相对滞后,仍停留在以单个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单纯疾病诊治的传统模式,尚缺乏现代老年医学整体观,老年科医务人员的专科训练也还不足,尚无专业的老年
蔡晶、杜建主编的《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是《全国高等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内容分为基础篇和临床篇两部分。基础篇介绍老年期机体老化、衰老的学说、老年病临床诊疗特点、老年人合理用药概述以及老年期保健护理;临床篇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骨与骨关节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老年常见肿瘤等相应41种老年人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西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康复、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与方案等内容。书末附有常用老年人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全书总结和整理了现阶段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老年性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参考。 《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可供全国高等院校
祝扬、李兵、王玲合著的《中老年人呼吸系统保健知识问答》从基础知识出发,介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预防保健等内容,希望能够提高中老年朋友保健意识和防病治病的能力,从而达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目标。
本书针对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这一现实问题,借鉴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家庭照护技巧,并结合我国国情,用16章的篇幅对居家老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沟通技巧、饮食照顾、排泄护理、身体的清洁、突发事件的对策、肢体障碍的功能锻炼、行为异常的照顾及普遍存在的心、脑、肾疾病的护理、临终照顾等进行系统的介绍,旨在为居家照顾者提供基本护理保健知识和照顾技巧。本书既可作为居家照顾者的自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社区护理服务工作者及从事老年护理工作者的业务参考书,还可作为家政服务中心的培训教材。
痴呆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老人生存质量的功能障碍。痴呆老人逐渐从既往社会资源的提供者转变为目前社会资源的消耗者,并很终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老人的痴呆行为,或许会引发诸多既复杂又难于解决的社会问题。 但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许多人对痴呆的不了解或者刻意回避,因此使老人错失了很可获益的治疗时机。 提高全社会对痴呆的了解程度,将使老人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获益。即通过减轻症状、延缓进展,达到提高老人自身生存质量、降低照顾者照料难度、减轻家庭精神压力的目的。国外的调查结果显示,随之而来的必然结果,则是老人有品质寿命的延长、医疗与照料费用的下降,以及家庭所付出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的降低。 黄葵、韩毅主编的《痴呆原来可以很快乐》描绘出相关于老年痴呆的近70个短小精悍的生活趣事。在讲述了每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本书以问答形式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常见急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是基层医务人员、中老年人及患者的良好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