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设备学》是医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医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为了满足学生复习、理解并扎实掌握所学知识的需要,连庆泉、李恩有编 *的《麻醉设备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明确了各章的学习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内容,且编写了各类习题以供学生自测。习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和简答题,并配有参考答案。本书共分18章,包括:绪论、医学仪器基础知识、呼吸功能监测仪器、循环功能监测仪器、麻醉深度监测仪器、肌松监测仪器、超声诊断仪器、医学气体监测仪器、麻醉机、呼吸机、医用输注设备等内容。
由段世明教授主编的《麻醉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出版已经5年了。此书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为麻醉学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年来,麻醉药理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由于麻醉药理学通常在普通药理学之后讲授,而普通药理学规划教材已由金有豫教授主编的第5版发展为杨宝峰教授主编的第6版。因此《麻醉药理学》也必须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原则是:①进一步强调“三基”、“五性”和“三特定”。本教材对象是本科生,培养目标主要是临床麻醉科医师。概念、名词、术语等必须规范、严谨,不成熟的进展尽量不写;②不强调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注意与杨宝峰教授主编的《药理学》“互补”,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并突出麻醉学专业特色;③强调教材应便于教与学。如把原总论章有关吸入麻醉药的内容并入第四
本书系统、详细地介绍了临床麻醉方法,各种手术和病情复杂病例的麻醉处理、病情监测和复苏,是非常实用的麻醉医师临床指导。
麻醉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学科。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麻醉学的概念及范畴不断更新。本书特邀国内知名麻醉及疼痛专家,结合他们的临床经验及近年来同际国内本领域*进展,汇集成册,涵盖了疼痛、麻醉深度、麻醉监测、麻醉器械及药物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以较大的篇幅论述了当前形势下的医德医风建设,以促进医生态度和素质方面的不断提高。 本书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有重要作用。
本书编者张友干、谢顶仁详述了我国临床医疗工作中不愿使用麻醉药品的现状、原因。为了扭转不愿使用麻醉药品的局面,编者重点介绍了麻醉药品使用的相关政策依据和适当使用麻醉药品的条件,收载了三阶梯止痛疗法、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治疗慢性非癌痛指南和管理麻醉药品的部分文件。本书旨在告诉读者癌痛不可怕,正确使用麻醉药品,止痛将见神效。
本书是“主任医师·教授查房”丛书的神经外科分册,是为满足神经外科临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编写的。 本书共分二十六章,对神经外科各领域的临床疑难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析。既结合我们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也参照了神经外科的进展。 本书的阅读对象是神经外科临床硕士、博士以及低年资神经外科医生,是一本实用性的临床参考书。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共22章,内容涉及麻醉科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麻醉科的建制、任务、工作制度和管理,术前访视与准备以及各种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实施,麻醉中的监测、液体管理和输血、氧治疗,术后恢复室、重症监护治疗,疼痛治疗,特殊病人和特殊疾病的麻醉。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把重点放在讲述麻醉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基本未涉及麻醉学的理论。因此读者在牢牢掌握本指南所阐述的原则的同时,必须结合阅读其他专业论著,才可能达到对麻醉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希望通过此书,能够规范麻醉专业的工作,帮助广大麻醉医生更好地完成日常工作。
本书分上下2篇共9章。上篇介绍了疼痛是怎么产生的,消除疼痛的方法,常见疼痛性疾病及其治疗,慢性疼痛的治疗新技术。下篇介绍麻醉的一般性知识,麻醉前的准备工作,麻醉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手术后的麻醉相关问题,麻醉新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等。书中不仅有作者长期临床经验和体会,也汇集了疼痛治疗及麻醉方面的*文献资料,读者从中可以了解许多麻醉学知识和镇痛治疗新技术。本书科学性强,语言流畅,是患者与麻醉科、疼痛科医师沟通的桥梁,适于普通百姓,特别是手术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疼痛科、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参考。
中药在治疗癌症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中药品种也越来越多。编者将常用抗癌中药的有效成分、药理、毒理与中药的药性等结合起来编成了《抗肿瘤中药集锦》,对抗癌中药进行系统整理以供临床医生参考,也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增强防癌、抗癌的药学知识。
《老年综合评估》由宋岳涛主编,由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编撰而成,收集、整理了外大量的评估量表或问卷,《老年综合评估》的目的是为广大的老年医护工作者提供一种实施老年综合评估的工具,使其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本书共分九章,章为老年综合评估概述;第二章至第七章为老年综合评估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即老年人的一般医学评估、躯体功能评估、精神心理评估、社会评估、环境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第八章为常见老年综合征或老年问题的评估,即老年综合评估技术的实际应用;第九章为其他评估,重点介绍了失望、物质使用与滥用和老年人急重症救治的评估。
目前临床医药科学发展具有三个公认的特点:循证医学、个体化和规范化。规范化疼痛处理已取得了经验,积累了较好的共识。疾病引起的疼痛例如神经疼痛、偏头痛、骨关节疼痛、癌痛都是大家讨论的课题。为贯彻WHO推出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落实国务院、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一系列政策,为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师、护师解除疼痛的学习,充分吸取全国和国内的先进成果及经验,系统介绍*的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特编写了本手册,仅供参考。本书重点介绍了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及给药途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在附录中介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供参考。
张励才主编的这本《麻醉解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为卫生部规划教材《麻醉解剖学》第3版的配套参考书。本书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学习指导:参照教学大纲,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提供学习要点;(2)习题:分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和试述题四个类型提供练习题;(3)参考答案:提供了所有习题的参考答案。本书主要供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用,也可作为住院医师培训、职称晋升和研究生考试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本标准中除第4章、5.1、5.2、6.3.8.2、6.3.8.4为推荐性条款外,其余均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按照GB/T l.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宇光、于布为、裴丽坚、刘进、姚尚龙、米卫东、王保国、李天佐、郭曲练、黄文起、王东信、王俊科、赵晶、王怡、王玲、徐仲煌、朱斌、朱波、龚亚红。
本书系根据国内外麻醉学发展的*成果,结合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编写而成。全书分七部分,即麻醉基础、麻醉类别、麻醉实施中的问题、麻醉病人可能存在的疾病、手术类别、输血、麻醉使用仪器。全书的重点是第四部分,介绍了全身各系统疾病及其与麻醉的关系。本书内容广泛,包括手术治疗的各种疾病手术前情况,存在问题和麻醉处理,重症治疗和护理,各种常用麻醉药和麻醉方法,监测的应用以及各科室需要麻醉科共同处理的疾病问题。本书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对麻醉科医护人员均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手册是供临床医生在手术麻醉、急救复苏、ICU监测、癌晚疼痛治疗等工作中,麻醉专业医学生麻醉医生、麻醉专业编辑审稿中急需快速查找有关信息的参考用书。保持了1991版《麻醉常用数据速查盘卡》的有用、常用、实用、急用的“四用”原则,并补充了15年来新麻醉药药理,新胶体液、麻醉药与手术期药物相互作用、择期手术常用实验室检查、择期手术前准备参考标准、癌晚三阶梯止痛原则及止痛药物等相关信息。该盘卡分26个板块,四轮,九个窗口,分别可相互对照快速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