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设备学》是医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医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为了满足学生复习、理解并扎实掌握所学知识的需要,连庆泉、李恩有编 *的《麻醉设备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明确了各章的学习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内容,且编写了各类习题以供学生自测。习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和简答题,并配有参考答案。本书共分18章,包括:绪论、医学仪器基础知识、呼吸功能监测仪器、循环功能监测仪器、麻醉深度监测仪器、肌松监测仪器、超声诊断仪器、医学气体监测仪器、麻醉机、呼吸机、医用输注设备等内容。
本书是“主任医师·教授查房”丛书的神经外科分册,是为满足神经外科临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编写的。 本书共分二十六章,对神经外科各领域的临床疑难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析。既结合我们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也参照了神经外科的进展。 本书的阅读对象是神经外科临床硕士、博士以及低年资神经外科医生,是一本实用性的临床参考书。
《老年综合评估》由宋岳涛主编,由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编撰而成,收集、整理了外大量的评估量表或问卷,《老年综合评估》的目的是为广大的老年医护工作者提供一种实施老年综合评估的工具,使其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本书共分九章,章为老年综合评估概述;第二章至第七章为老年综合评估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即老年人的一般医学评估、躯体功能评估、精神心理评估、社会评估、环境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第八章为常见老年综合征或老年问题的评估,即老年综合评估技术的实际应用;第九章为其他评估,重点介绍了失望、物质使用与滥用和老年人急重症救治的评估。
为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要致力于构建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麻醉学专业教育也不例外。为加强“麻醉学”在学校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全国高等麻醉学教育研究会于2001年2月和2002年5月分别在上海和温州组织全国专家进行认真的研究与论证,一致建议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中单独设置《麻醉学》课程,认为这是医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是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也是麻醉学二级学科内涵的需要。这一建议得到了外科学老前辈裘法祖院士、吴孟超院士及吴蔚然教授的赞同与支持,现《麻醉学》已正式列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近代麻醉学的发展已经历160余年历史,特别是通过近30余年的发展,麻醉学已从其自身的实践中汲取并集中了基础医学、
张励才主编的这本《麻醉解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为卫生部规划教材《麻醉解剖学》第3版的配套参考书。本书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学习指导:参照教学大纲,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提供学习要点;(2)习题:分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和试述题四个类型提供练习题;(3)参考答案:提供了所有习题的参考答案。本书主要供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用,也可作为住院医师培训、职称晋升和研究生考试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本手册撰写的目的是为广大医疗救护人员提供一本可随身携带的麻醉参考书。为在医疗救援过程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麻醉药物和技术提供依据。本手册摒弃了长篇累牍的理论讲义,而对各个章节代之以摘要式的提醒,旨在做到“用之能取,取之能用”。本手册共分15章,不仅包括了创伤麻醉的基本处理原则,也包括身体各个部位创伤麻醉时的处理要点,还对灾害性创伤过程中的现场急救、特殊感染患者的特殊处理、创伤患者的心肺脑复苏等作了阐述,以期在紧急和特殊情况下起到抛砖引玉和提醒纠正作用。
中药在治疗癌症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中药品种也越来越多。编者将常用抗癌中药的有效成分、药理、毒理与中药的药性等结合起来编成了《抗肿瘤中药集锦》,对抗癌中药进行系统整理以供临床医生参考,也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增强防癌、抗癌的药学知识。
本书分上下2篇共9章。上篇介绍了疼痛是怎么产生的,消除疼痛的方法,常见疼痛性疾病及其治疗,慢性疼痛的治疗新技术。下篇介绍麻醉的一般性知识,麻醉前的准备工作,麻醉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手术后的麻醉相关问题,麻醉新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等。书中不仅有作者长期临床经验和体会,也汇集了疼痛治疗及麻醉方面的*文献资料,读者从中可以了解许多麻醉学知识和镇痛治疗新技术。本书科学性强,语言流畅,是患者与麻醉科、疼痛科医师沟通的桥梁,适于普通百姓,特别是手术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疼痛科、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麻醉失误的原因及其防范的措施。内容包括绪论、麻醉前对病情估计及术前疾病治疗的失误、麻醉期间的失误、急症病人手术麻醉的失误、专科麻醉的失误、某些特殊病例的手术麻醉失误、术后麻醉处理中的失误、心肺脑复苏中的失误、麻醉医师在疼痛诊疗中的失误、麻醉失误防范措施的探讨等,书中介绍失误病例432条。对麻醉医生、手术室医护人员、医学院校有关专业师生来说,是一本实用的好书。
本标准中除第4章、5.1、5.2、6.3.8.2、6.3.8.4为推荐性条款外,其余均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按照GB/T l.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宇光、于布为、裴丽坚、刘进、姚尚龙、米卫东、王保国、李天佐、郭曲练、黄文起、王东信、王俊科、赵晶、王怡、王玲、徐仲煌、朱斌、朱波、龚亚红。
本书系根据国内外麻醉学发展的*成果,结合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编写而成。全书分七部分,即麻醉基础、麻醉类别、麻醉实施中的问题、麻醉病人可能存在的疾病、手术类别、输血、麻醉使用仪器。全书的重点是第四部分,介绍了全身各系统疾病及其与麻醉的关系。本书内容广泛,包括手术治疗的各种疾病手术前情况,存在问题和麻醉处理,重症治疗和护理,各种常用麻醉药和麻醉方法,监测的应用以及各科室需要麻醉科共同处理的疾病问题。本书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对麻醉科医护人员均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编者张友干、谢顶仁详述了我国临床医疗工作中不愿使用麻醉药品的现状、原因。为了扭转不愿使用麻醉药品的局面,编者重点介绍了麻醉药品使用的相关政策依据和适当使用麻醉药品的条件,收载了三阶梯止痛疗法、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治疗慢性非癌痛指南和管理麻醉药品的部分文件。本书旨在告诉读者癌痛不可怕,正确使用麻醉药品,止痛将见神效。
目前临床医药科学发展具有三个公认的特点:循证医学、个体化和规范化。规范化疼痛处理已取得了经验,积累了较好的共识。疾病引起的疼痛例如神经疼痛、偏头痛、骨关节疼痛、癌痛都是大家讨论的课题。为贯彻WHO推出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落实国务院、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一系列政策,为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师、护师解除疼痛的学习,充分吸取全国和国内的先进成果及经验,系统介绍*的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特编写了本手册,仅供参考。本书重点介绍了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及给药途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在附录中介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供参考。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共22章,内容涉及麻醉科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麻醉科的建制、任务、工作制度和管理,术前访视与准备以及各种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实施,麻醉中的监测、液体管理和输血、氧治疗,术后恢复室、重症监护治疗,疼痛治疗,特殊病人和特殊疾病的麻醉。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把重点放在讲述麻醉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基本未涉及麻醉学的理论。因此读者在牢牢掌握本指南所阐述的原则的同时,必须结合阅读其他专业论著,才可能达到对麻醉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希望通过此书,能够规范麻醉专业的工作,帮助广大麻醉医生更好地完成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