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1、2章叙述了在阅读胸部x光片时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第3~10章分别叙述了胸部x线常见的异常表现及其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需要仔细观察的诸多重要征象。 本书不仅对医学生和放射科初级医师有指导价值,而且对临床初级医师亦大有益处,能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疗实践。
本书为实用性较强的检验报告单解读科普读物,涵盖血、尿、粪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生化全项等14项实验室检查及X线、CT、B超等12项影像学检查,详细介绍了各项目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深入浅出地解析化验、影像报告单中常见的项目和临床意义,旨在帮助广大读者轻松、快速解读检查报告结果。书中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实例解读,适合于基层医务人员、体检者、患者及其家属和医学爱好者参阅使用。
内科与外科伴随了人类整个的文明史,医学影像学问世仅一百余年,但今日医学的诊断证据近乎75%来源于影像学诊断,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字典里基本查不到“CT”、“MR”这样的字眼;而今天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种检查,什么叫CT?MR有射线吗?做X线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王彬等编著的《影像诊疗面对面——社区医学影像诊疗小贴士》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阐释影像医学相关的常识,释疑解惑,让患者在影像检查前心中有数,使医患之间能够更好地配合完成疾病治疗前的诊断。 本书为“大影像”科普读物,涵盖放射医学、超声医学、核医学等内容,力求通俗而不空泛,严谨而不晦涩,普及医学影像常识,惠及百姓。
陈跃、黄钢主编的《影像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供医学影像学专业用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以《影像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第3版教材为基础,每章包括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内容、习题、参考答案。编写了6种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A1型选择题、A2型选择题、B型选择题、简答题,所有习题均附有参考答案。习题集内容与教材保持一致,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对本教材内容的概括归纳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靠前标准和国外优选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代号;3.基本规定;4.元数据内容;5.元数据扩展;6.元数据获取、管理与发布。
本书以介绍各种影像学基本知识为主,分为六个章节,包括:数字X线设备基本知识、CT基本知识、成像基本知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发射成像基本知识、PET/CT基本知识,共采用265幅图片,通过病例分析介绍各种影像学图片的临床使用;第六章列举历年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关影像学试题案例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试题,可供读者参考。
本书以歌诀形式描述了心电图基础知识、各种异常心电图波形、心律失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的鉴别诊断。歌诀多为七字一句,句数依内容而定,通俗押韵,易诵易记。为帮助读者理解,每首歌诀后均有注解,多数歌诀后附有图解。本书立意新颖,文图互参,内容实用,系军医版畅销书之一,对医学院校学生理解、记忆和应用心电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亦可供临床医师和心电图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生动有趣的问答,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超声医学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常用诊疗方法及特色,为广大读者宣传超声常识,解答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疑问。
心脏专用CT(cardioGraphe)在心血管检查中优选的优点是不需进行全身脏器的扫描。其很多核心技术,如扫描范围、孔径、球管设计等都有了新的改进。未来,心血管CT将涉及设备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CardioGraphe也将在心血管诊疗的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本书为心脏专用CT(CardioGraphe)的临床应用指导,包括心血管CT基本技术特点的介绍、临床适用范围、技术及图像基本判读。编写方式力求简明扼要,适用于初学者。
本书系统介绍了如何分析、诊断心电图,各种心脏疾病、药物作用和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各种心电现象、心电综合征及心脏起搏器的心电图表现,并简要阐述了各种心电图诊断试验和心电图机的使用,本书内容全面、系统、简要实用,可供临床医师、医学生参考阅读。
《北京市医学影像检查及图像资料共享指南》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6〕32号)精神,为指导各医疗机构从医学影像常用检查方法、检查部位、观察条件、诊断要求和参考标准及重要细节显示、数字图像介质、规格等环节加强医学影像图像质量控制,规范影像检查,特制定本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