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本深受读者喜爱,也是年轻超声医师的推荐参考书,《超声正常值测量备忘录》初版5年后,终于迎来了第2版的出版。第2版沿袭初版的写作体例,对前5章内容做了局部调整和增删,根据临床应用增设了新的,即第6章肌肉骨骼系统的内容,使其更加贴近临床需求。 全书共六章,分腹腔脏器与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妇产科、心脏、血管及浅表器官、肌肉骨骼系统六个方面,阐述了正常情况下,腹部各脏器的标准测量切面、正常测量值、扫查方法、解剖知识复习及相关知识链接等内容;子宫、卵巢的正常测量切面和测量值及妇科多普勒超声的相关知识;早期妊娠、中晚期妊娠的各个测量切面正常值,以及胎盘和脐带、羊水、宫颈等的测量;二维、M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心功能评估以及肺动脉压的测量知识;腹部血管、颈部血管以及乳腺、
本书编者以简洁的文字、全面系统的内容和丰富的图像资料,详细阐述了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和胎儿各系列超声检查等内容,包括早中晚期妊娠超声检查、超声测量评价胎儿生长、胎儿发育迟缓、巨大胎儿、判断胎位、多胎妊娠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等病理和生理产科超声检查以及胎儿各系列各部位畸形的超声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颜面部、胸部、心脏等畸形,并分别对每种畸形的解剖特点、超声图像特点、临床意义做了简明的阐述,附有典型病例图片。本书实用性、指导性强,是超声科医师和妇产科医师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心肾疾病超声诊断工作的经验体会,并结合参考资料编撰而成的。本书力求突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心肾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实用性。 该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可靠,涵盖病材也比较广泛,对于从事心肾超声诊断及临床医师具有一定的交流和借鉴作用。
吕教授的这本书对胎儿颅脑和心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影像诊断作了较全面而详尽的阐述。系统介绍了脏器和组织的胚胎发育及畸形的发病机制,超声检查原则和检查技巧,超声影像的表现、鉴别诊断要点及疾病预后。所选图片是作者多年积累的精华,文章用词言简意赅,若认真读过一定能感觉到经过了多次推敲和润色。此书还给读者介绍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儿科病理学、影像医学等相关知识,有应用动态三维超声等前沿技术检查胎儿颅脑和心脏畸形的经验,可以说汇集了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胎儿颅脑和心脏畸形的*研究成果。
本书是一部以妇科超声检查中少见、疑难不典型病型为主线,解析妇产科超声诊断思路及经验的专著。全书共十八章,包括妇科与产科超声检查200余个病例,555幅声像图及100余幅病理图。所有病例均有手术后病理或随访结果的翔实资料。部分病例配有相应的大体病理标本图片,使读者能对照、比较病例的声像图表现与大体病理形态,加深对声像图表现的理解。书中病种较多,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可读性强,适用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超声医生及影响专业研究生阅读。
本书是将超声波和临床密切联系与结合而撰写的一本有关超声诊断胃肠疾病的专著。全书共分十二章,、2、3、4、6、7章介绍了胃肠道的解剖生理,胃肠超声检查方法、原理及特点等;第5、8、9、10、11章详细介绍了各种胃肠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2章重点介绍了超声检查在胃肠急腹症疾病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全书共有著者从事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工作而积累的典型病例的黑白、彩色图片500余幅,图文并茂。本书适用于各级医院的超声工作者,各级医学院校的超声影像专业的学生,以及致力于胃肠疾病研究的临床医师。
本书以清晰的操作细节,描述了在超声引导下如何准备和实行注射。本书描述了160多个超声引导下的注射技巧,并含有数百张全彩色照片和插图说明。相应的网站介绍了这些技术的许多视频。注射技巧的覆盖范围: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肘部和前臂、手腕和手,胸壁,躯干和腹部,腰背部,髋关节和骨盆,下肢膝关节和足部及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