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影像解剖图谱》共包含眼眶、颞骨、鼻窦及喉部 CT 图像 107 幅,眼眶、内耳及颈部 MR 图像 70 幅。书中图像均来自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及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MR 图像由 3.0T SIEMENS 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序列包括 T 1 加权像、T 2 加权像;CT 图像由 SIEMENS 128层 CT 扫描仪采集,包括骨窗及软组织窗。 本图谱力求简洁、实用、小巧、灵便,便于随身携带及随时随地查阅。本图谱主要供影像学医师、五官科及头颈外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脊柱与四肢影像解剖图谱》共包含脊柱及四肢 CT图像 45 幅、MR 图像 97 幅及 X 线平片图像 15 幅。书中图像均来自山东省立医院及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MR图像由 3.0T SIEMENS 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序列包括 T 1 加权像、T 2 加权像和 T2WI FS,扫描基线包括横断层、矢状断层及冠状断层;CT 图像由 SIEMENS 64 层螺旋 CT 扫描仪采集,包括骨窗及软组织窗,扫描基线包括横断层、矢状断层及冠状断层;X 线平片图像由柯达 DR3000 X 线机采集,包括正位平片、侧位平片及斜位平片。 本图谱主要供影像科医师、骨科医师、脊柱外科医师、手足外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盆部与会阴影像解剖图谱》精选了 126 幅有代表意义层面的图像,对重点和标志性结构行中英文标注, 按 CT、MR、超声成像排序,共 10 章。*、二章分别为男性及女性盆部与会阴 CT 图像,第三至五章为男性盆部与会阴 MR 图像,第六至八章为女性盆部与会阴 MR 图像,第九、十章分别为男性及女性盆部超声图像。MR 图像采用 T 1 WI 及 T 2 WI 图像:T 1 WI 清晰显示骨骼及肌肉结构,T 2 WI 清晰显示前列腺带区、子宫壁三层结构及卵巢等结构。CT 图像采用强化扫描成像,目的是更清晰地显示血管。本册图谱 CT 及 MR 图像均采集于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超声图像采集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本图谱力求简洁、实用、小巧、灵便,便于随身携带及随时随地查阅,主要供影像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及肿瘤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本书采用汉英对照的形式,不仅详细描述了正常和异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而且编入典型和一些疑难心电图的图例,并对其特征加以简明扼要的说明,重点突出,完全可以满足医学院校各学制教学的需求,也可为临床医生,尤其是内科医生所参考。
《腹部影像解剖图谱》主要以图谱形式展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解剖学结构,力求简明实用、小巧灵便、便于随身携带及随时随地查阅。全书包括 7 章,共有图片 146 幅,分别为:腹部 CT 横断层图像 20 幅,腹部 CT 矢状断层图像 27 幅,腹部 CT 冠状断层图像 19 幅,腹部 MR 横断层图像 20 幅,腹部 MR 矢状断层图像 25 幅,腹部 MR 冠状断层图像 20 幅和腹部 B 超图像 15 幅。影像图片主要由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和山东省立医院影像科提供。MR 图像由 3.0T SIEMENS 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序列为 T 2 加权图像;CT 图像由 SIEMENS CT 扫描仪采集,并经 MPR 重建获得;B 超图像由 TOSHIBA Aplio500 和 GE LOGIQ 9 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仪采集,探头频率为 3.5~5.0 MHz。 本图谱是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工作者的联袂之作,可供影像学医师、普外科医师、泌尿外科医师、妇产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
本书作者从10余年临床实践医案中选出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和少见的杂怪病”选题立案,共200余种,每一种均配有少量文字及图谱,为便于读者查阅,把疾病按系统划分,读者只需根据自身所患疾病“对号入座”,按图进行自疗,一旦急用即能见效,一看就会,一按就灵。 本书是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会员、中国特效医术研究会事事、中华预防医学会会员、中国特色专科名医、现任江西省赣南周新足反射健康研究秘长周新及其父周耕野老先生,十余年实践发明的中华反射疗法和20世纪70年代,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发明的心血结晶。
中国传统医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这个伟大的宝库,是由无数精妙绝伦,疗效神奇的独特疗法所组成,我们称之为“中华自然疗法”,它饱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哲学和智慧。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生物、物理、化学等诸多领域的成果,被运用到医学临床当中。但现代医学也无时无刻不被一种现象所困扰,那就是,在各种疗法治病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了巨大的伤害和副作用,甚至于这种伤害和副作用,有时还大于治疗作用。每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就常常感叹中华传统医学之奇妙,赞叹我们的祖先所创立的中华自然疗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我们有责任将更多的中华自然疗法介绍给读者,以满足广大中华自然疗法的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需求,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如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以及肘、膝以下的五榆穴。熟悉这些内容以及相互关系,对于学习和掌握子午流注针法必定有很大的裨益,可使有志于研究子午流注理论者,由浅入深地逐阶登入该领域的殿堂。特别强调的是,作者在《子午流注全息解》第三章中运用“五门十变”的原理,将合日互用的时辰与腧穴准确推定为50个,从而填补了前人所遗留的空白,完善了子午流注的理论体系。因此,该书的面世,可以说对子午流注理论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外,本书还进一步阐明了子午流注针法的施治原则。强调按时取穴的方法,这与中医传统的辨证施治有着根本的不同。子午流注针法强调时间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强调人体经脉的气血周流随着时间的周期而有着盛衰开阖的变化,把时间因素和针灸施治紧密
本图谱提供了73幅脑、头、颅底、颞明、眼眶和副鼻窦高分辨率CT扫描解剖图像,便于读者参考。图像均用*CT扫描设备完成,从而得以显示重要解剖细节。 本图谱具有下列特点: 图中附明确说明,使解剖特征一目了然; 书中同时附有脑、颅盖和眼眶的轴面软组织和骨窗图像; 同时附有颞骨、眼眶、鼻腔和副鼻窦的轴面像和冠状面像。 本书是放射科、神经科、神经外科和耳鼻喉科医师在诊断头和脑的CT图像时随手可得的解剖图谱。
中国传统医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这个伟大的宝库,是由无数精妙绝伦,疗效神奇的独特疗法所组成,我们称之为“中华自然疗法”,它饱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哲学和智慧。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生物、物理、化学等诸多领域的成果,被运用到医学临床当中。但现代医学也无时无刻不被一种现象所困扰,那就是,在各种疗法治病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了巨大的伤害和副作用,甚至于这种伤害和副作用,有时还大于治疗作用。每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就常常感叹中华传统医学之奇妙,赞叹我们的祖先所创立的中华自然疗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我们有责任将更多的中华自然疗法介绍给读者,以满足广大中华自然疗法的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需求,故
《心电图系统学习一日通》共分9章,包括心电图历史,心脏传导系统生理,心电图基础,心电图导联,心电图导联的放置,正常心电图形态,心电图系统识图,心律失常,系统解读心律失常,鉴别诊断。Sajjan医生把他对心电图学的热忱、强大的心脏病学的功底和熟练的多媒体技巧相结合,给大家呈现了一本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实用心电图学手册。
近代康复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科学,涉及临床医学的基础、理工、教育和社会科学,同时要掌握有关康复诊断(评估)、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心理疗法、假肢矫形器装配、康复器械的使用、康复护理、文娱疗法、就业咨询及职前训练等;从涉及到学科的广度讲,包括康复工程、建筑和法律等。康复医学专业在医学中形成了门独特学科,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所以既是一站边缘学科,又是一门医学与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本书以图解的方式详细地介绍了家庭常用的热疗、冷疗、按摩疗法、灸疗等等基本原理、作用、范围、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集科学性、理论性、知识性及实用性为一体,是广大家庭之健康保健图书。
本书采用磁共振方法显示心脏、冠状动脉以及胸腔内相关血管的解剖学影像,所有的图像均使用*的磁共振技术——采用平衡梯度序列的稳态自由进动成像技术获得。成像设备采用了梯度为40MT/M、切换率为150MT/(M·MS)的1.5T全身磁共振系统,它含有心电门控技术和相阵控线圈。 影像显示的平面包括胸腔的标准垂直检查的横轴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心脏的标准的双腔或四腔长轴、左心室流入/流出道长轴、短轴,以及心瓣膜平面。 由于心脏磁共振是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特别是评价冠状动脉是否异常,故书中含有正常解剖结构的冠状动脉的影像。此外,心脏的血液灌注区域的影像通过延迟增强对比、反转恢复的T1加权梯度回复回波序列显示。
本书分上、下册,详细、系统地介绍了激光医学的发展和 临床应用。本册介绍了红光(650nm)弱激光治疗及其临床应 用*发展,详细介绍了激光医学概论、弱激光生物调节机制、 弱激光的分类及其辐照仪器,重点描述了弱激光穴位和血管内 辐照治疗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 及血管性痴呆等病症的概念、发病因素、实验室检查、临床症 状、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弱激光治疗国内临床应用 的案例和经验。本书内容丰富,知识全面,指导性、实用性强, 既适合基层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从事物理治疗的医护人员临床 科研、教学和实践参考,也适合医学生学习和了解弱激光照射 治疗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亦适合中老年朋友在家中预防和 治疗中多发病和慢性疾病及康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