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对中医贡献卓著,留下了大量的验方,是其学术精华之体现,对临床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 邓氏温胆汤 是其中之一,因处方独到、疗效显著,而在临床口口相传,影响巨大。本书介绍邓氏温胆汤的文献来源、方论、组成药物及其药理作用,重点阐释邓老在临床如何运用该方诊治各种病症,以及有关该方的临床经验传承。书中配有多个临床案例,展现了邓老这一名方的临床和学术价值。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医生借鉴使用,亦具有一定的科普性,可供普通读者阅读。
书由《药性赋》《濒湖脉学》《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合编而成。 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药性赋》用韵语编写成赋体。 《濒湖脉学》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四言诀》根据《脉诀》删补而成,综述脉理、脉法等。 《汤头歌诀》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 《医学三字经》全书为三字一句的歌诀,主要根据《内经》等重要经典医籍所述,吸收各医家重要论述并结合个人体会附以小注写成。
本书是清 吴瑭(鞠通)所著,为明清医学中 温热 学派的名著之一。 本书共有六卷。卷首引证《内经》经文,冠以原病篇。前三卷据金 刘河间 三焦分治 的方法,系统地把温病分上、中、下三焦三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病源和证治。卷四为杂说是讨论有关温病的学理,卷五为 解产难 ,卷六为 解儿难 ,都是结合温病的理论来讨论产后调治以及小儿惊风、痘症等。 由于本书所有论据和治疗方法,都是明清以来医家的实践经验,颇切实用;本书中所创制的一些方剂如 桑菊饮 和 银翘散 等至今仍为中医所广泛应用,因此,本书是学习和研究祖国医学,特别是研究温热病所不可少的参考书。 本书系据问心堂本排印的,并据别本增补了朱武曹氏评,及秋燥胜气论(附法八条,方六首)。
《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医学三字经白话解(第4版)》系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所著。该书总结了陈氏的医学经验。全书用三字韵语文体写成,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是初学中医者的启蒙读物。 由于所著用韵文编写,文辞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此,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医学三字经白话解》,深受读者欢迎,屡印不衰,已成为经典中医歌诀白话解之一。为使原著更好地适合现代读者阅读需要,我社对《医学三字经白话解》一书进行了多次修订,现已至第4版。本次修订在3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白话解内容,力求译文更加准确反映原文主旨。在临床病证部分的“按语”中,新增“病案举例”内容,并详细列有参考文献,所选内容均为现代名医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内容完整,记述详尽,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以期使读者能够从中
本书系中医临床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诊家枢要》由元末著名医家滑寿编撰,1卷,19篇。全书首先记载了枢要玄言、左右手配脏腑部位、五脏平脉、四时平脉等脉法基础;其次又从浮、沉、迟、数、滑、涩六脉提纲,举、按、寻持脉之要等论述临证脉类;最后介绍脉象统会16种脉象以及歌诀。《濒湖脉学》篇幅短小,要言不烦,贴切临床,是一部流传很广且颇有影响的脉学著作,在中医诊断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次整理以明刻《明医指掌》附刻《诊家枢要》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以及《素问》、《脉经》、《景岳全书》等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医灯续焰》,二十一卷,明代王绍隆传,清代潘楫增注。宋代崔嘉彦撰成《四言脉要》 一卷,后经明代李言闻删补,更名为《四言举要》。潘楫根据其师王绍隆平日所传授,对《四言举要》逐句进行注解,以“挑其灯而续其焰”之义,名曰“医灯续焰”。该书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将《四言举要》分列为八十一篇,并随证附以方药,因脉及证,因证及方,《补遗》添以望闻问切诸法,《附余》收录《医范》、《病则》等章,使全书灿然大备。《医灯续焰》举《灵》、《素》诸家之要,融会于平实切近之中,是初学者入门的一部佳作。
庄爱文、王文绒编*的《盛增秀验案说解》系 盛增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策划编写。 盛氏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临 证擅治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诸如急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胃炎和溃疡病等,同时对疑难杂症亦有潜心研究 。本书本着 少而精 的原则,不求面面俱到,选录 了其中26个病种83则验案,每案记录原文,并加按语 予以分析,尤其是 说解 一项,精要地阐述了盛氏 治疗该病的心得和体会,旨在突出其学术特长和理法 方药运用上的经验。因此,本书具有良好的学术和应 用价值,适合于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及中医院 校学生阅读和参考,也是中医业务爱好者的良好读物 。
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则显其症。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故《内经》有曰: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未知标本,是谓妄行。 盖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 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卒中风因有四端,治分三中。破伤风原有三种,治别三经。中暑有动静之异。受湿有内外之分。 火有七说,痰有十因,气有九论,郁有六名。疟犯暑风,更兼痰食。痢因湿热,及受积停。 呕吐者,胃气逆而不下。泄泻者,脾气伤而不平。霍乱,脾寒伤食所致。痞满,脾倦积湿而成。呃逆者,胃气之不顺。咳嗽者,肺气之不清。嗳气皆由于痰火。咽酸尽为乎食停。 中满臌胀者,脾虚不运。噎膈翻胃者,气食相凝。喘急有虚有实。痉症有阴有阳。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
本书精心挑选了用之有效、流传*为广泛的偏方验方2000余首,并对这些偏方验方按照疾病分类,分为日常保健、常见急症、内科疾病、骨科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和五官科疾病偏方验方等,先对疾病进行简明概述,然后配以针对疾病所选用的偏方、验方和其他疗法。书中所选取之方,取材简便,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本书可供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和常见病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田净意所*的《瘟疫安怀集/近代名医*作丛书 》主要叙述温热病的治疗方法,书中方药多来源于吴 又可《温疫论》及张仲景《伤寒论》,但行文以歌诀 方式为多,又以七言语句为主,韵音上口,易于背诵 ,贴切临床,可信实用。 书分四卷,于瘟疫一病,辨诸症、分经络、*病 论、联方歌,条陈缕析,简捷详密。卷一总论瘟疫的 概念及总的治疗原则;卷二论瘟疫诸恶症及汗法、下 法的应用;卷三论瘟疫下后诸症、瘟疫诸肿症及杂症 、兼症,瘟疫九种传变的治疗;卷四论瘟疫愈后的调 理,六经辨证、辨脉及用药法。
作者黄煌是长期从事中医学教育及临床工作的我国知名中医学者,在经方医学、中医学术流派等方面做了颇多研究。本书《经方的魅力 黄煌谈中医(第2版)》汇编了他关于中医与经方的部分讲稿、论文、论述及谈话实录,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经方医学的特色与学习研究方法,经方家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及学术经验,中医学的特色与发展等方面的见解,文笔流畅,视角新颖,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用价值。 《经方的魅力 黄煌谈中医(第2版)》适合中医临床医生、教学人员及各级各类中医药专业学生学习参考,中医爱好者也会在阅读后进一步了解中医和经方。
岳甫嘉著的《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是一部治疗男、女不孕症的专门著作,系明代岳甫嘉编撰。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男科,论述了男子不育重在葆精的道理,主张用中和之剂收固真阴,反对浪用热药,以图一时之快而耗散阴精。下卷为女科,论述了女子不孕重在调理月经之道理,主张固护脾胃,滋养气血,培补生化之源。反对滥用峻剂攻伐。书中有论有方,间附成效举略(验案),简明扼要,颇具临床实用价值。 《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据明崇祯九年(1636年)东吴铭新斋刻本重校排印,供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