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三五 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点介绍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其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外科疾病辨证和中医外科疾病治法等,共五章,突出外治方法的特色和优势。各论以中医病名为主线,以类病为章,具体疾病为节,按中医外科的传统分类方法分为疮疡、乳房疾病、瘿、瘤、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肛肠疾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和其他外科疾病共九章,每病包括无题概述、病因病机、辨病、治疗、预防与调护等内容。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饿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便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
腺样体肥大是耳鼻喉科、睡眠科、儿科等常见的疾病,这一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孙书臣主任医师所建立的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其专病门诊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本书系统讲述了腺样体相关生理病理、现代医学治疗重点,重点展示了现代中医学对腺样体肥大的认识,包括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中医序贯疗法治疗以及腺样体肥大相关疾患诊治措施;本书既包括腺样体肥大相关基础研究,也涵盖了各种临床诊疗措施,既包括现代医学也包括传统医学,涉及儿童耳鼻咽喉科学、口腔科学以及睡眠、呼吸医学领域,对相关领域从业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分上下两篇探讨中西医整合肿瘤学的理论与实践,上篇 学中习西三十载理论心悟 探讨中医哲学思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藏象学说、治病求本、治未病、扶正祛邪、标本缓急、中医预后观、中西医整合等理念的内涵,以及这些中医理念与西医学的表观遗传学、自稳态调控机制、精准医学、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肿瘤微环境等研究进展构建的西医学体系的异同,构建中医战略指导中西医整合战术并动态评估与调整的恶性肿瘤诊疗要点及路径。下篇 学中习西三十载实践与医案 将上篇的中西医整合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记录并分析典型案例,探讨多疗程扶正祛邪治则及相应中西医整合方案优化组合的临床应用。
潍坊市中医院内分泌诊疗中心精心编写了《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病例诊治精解》一书,并邀请我作序。捧读之后,我深感这是一本凝结着科室团队长期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的实用之作。编者们筛选典型病例,探讨诊疗方案,查阅相关资料,持续跟进治疗,积累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临床经验。所谓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书中对患者的每个症状都有分析,每次治疗都有讨论,每次变化都有跟进,每次用药都有根据。 本书不仅涵盖了常见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肥胖等,还收录了较为少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不仅提供了翔实的病史及体征记录,更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和西医的理论实践,给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书的出版,是编者们传承医学精华、守正创新的成果展现,彰显了编者们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探索迈出的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一门重要主干课程,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本书的总体形式和分篇构架与上版教材基本相同,全书仍分为绪论、疾病诊疗篇和病征诊疗篇三个部分。涉及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ppt以及动画的应用能够解决部分难以理解的难点问题,可以更生动直观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这是传统纸质教材无法解决的,而数字化教材建设为这一特点提供了更便利、更优质的平台。
本书分临床与基础研究两篇,对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进行了全面总结。临床篇对急腹症液体平衡、感染、休克、抗生素应用、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国内外最新理念、方法和处理原则进行了系统论述,并介绍了现代医学技术如超声、内镜、CT、核磁、血管介入、麻醉、腹腔镜及达芬奇手术等在急腹症领域的应用,各论部分对常见急腹症如胰腺炎、肠梗阻、胆石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进行了全面讲解;基础研究篇介绍了近些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课题研究最新成果。
西苑医院多年来在心血管疾病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有很多著名的该领域内的专家。陈可冀编著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精)》精选了150篇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方面的文章,这些论文也是对该领域很好的经验总结,对于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来说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全书共分为六篇,首篇为专家学者对毒邪的基本理论、毒邪所致病症的辨析以及毒邪现代相关研究等的广泛论述,可视为斯作之 总论 。随后诸篇依次为对 浊毒 、 伏毒 、 瘀毒 、 癌毒 理论的阐述与相关病症的辨析,其中 癌毒 病症为险恶,中西医治疗皆甚为棘手,故此着墨浓重,以冀为此治疗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临证毒邪为病,既可单独见之,而更多的则是毒与他邪 相兼 致病,此等病症临床更为常见,因而后设有 基于毒邪之相兼病症 篇,故而如此之 五篇 可言曰 各论 。全书既有诸多疾病从毒辨治之理的解读,又有灵活施治的方药经验展示,亦有相关现代研究的新颖见解,昭显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
本书针对54种常见疾病,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对疾病的定义、分类、治疗、护理、健康宣教进行论述,以病人从入院至出院的全程护理为主线,简洁明了地突出整个护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内容,并通过辨证的方法重点叙述了每个疾病的症状护理,便于临床护士掌握。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八章八十八节。上篇为总论,分别从中西医老年医学发展史、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及干预、老年心理、老年康复等方面介绍了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发展源流及关键技术。下篇为各论,按照老年器官系统疾病,从老年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与代谢系统、老年泌尿系统、老年风湿免疫系统、老年血液系统、老年骨关节等对常见老年病的中西医诊疗方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本书不但保留了中医老年医学的学术精华和诊疗特色,而且还吸纳近几十年来中西医老年病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了目前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最新水平,是一部既能体现传统又极富时代特色的实用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专著。
本书总结国家名老中医王彦恒主任多年在精神专科医院里治疗焦虑症的理论感悟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编著《焦虑障碍的辨病辨证治疗》一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特点一、从现代精神病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医内科情志门中诸病种分类的合理性; 特点二、有多年临床实践支撑的对焦虑症病因病机新的认识; 特点三、确立以精神症状为主辨治焦虑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新的思维路径;特点四、有多年临床实践支撑的对焦虑症治则治法新的认识;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总论,主要叙述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包括发病原因、病理基础、辨证大法、内外治法;中篇为各论,主要叙述中医外科常见病证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等,内容包括疮疡、皮肤病、肛肠疾病、乳房疾病、走陷证、瘿、瘤、岩、急腹症及其他疾病等。下篇为心悟篇,叙述了作者的一些心得体会,倡导 传承是宝,创新是金 。书中融进作者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治疗手段进行了阐述。全书将中医外科理论与临床结合,突出临床应用,是一部可读性强的中医外科临床用书。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是中医从理论到临床的经典。本书作者将二十余年潜心研究《伤寒论》的经验汇集成书,从医学临床使用角度对《伤寒论》三百九十八条条文进行解析,将《伤寒论》的整体学术思想归结为 阴阳自和必自愈 七个字,将疾病病机概述为阴阳不和、阳浮而阴弱,将《伤寒论》方药解构为阳药、阴药加上充当化学反应催化剂的调和之药,思路清晰,角度新颖,既有中西医结合的理解思路,又紧密贴合临床实际。在众多注释书中,可备一说。
危重症医学是一门在重症监护病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医学学科。鉴于危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的专业、权威著作不多,以及缺乏统一的临床规范的现状,由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伟、上海市医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陈尔真、上海市医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诸杜明共同倡议,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多家附属医院,以及上海市属多家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专家与相关学者团队,历经多年时间的编撰,经反复推敲,打磨润色,几易其稿,合力完成了业界S部危重症现代中西医临床诊疗学专著。全书回顾了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的理论基础,详述了危重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理、诊断鉴别与临床治疗方法,提炼了中西医协同诊疗的思路与要点,总结了危重症疾病监测与
本书分基础、诊断、治疗、预防与护理共四篇,从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角度,系统地介绍湿疹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几种特殊类型湿疹的预防与护理,并详细地对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方案进行了介绍。
胃癌前病变是一个病理性概念,包括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过程中,是从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于胃癌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实施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比较困难,因此对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就成了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早识别、防治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成为降低胃癌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医药在治疗胃癌前病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其独特疗效,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创新。为此,我们通过查找古今文献,搜集、整理胃癌前病变中西医结合诊疗相关资料,撰写了本书。本书共分七个章节,分别对胃癌前病变的中西医认识、流行病学现状、动物模型研究、分子生物学
本书作者简小兵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师从戴莲仪教授、李赛美教授,长期致力于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本书中,作者将其从医近30年在临床一线临证经验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内容涵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从中可以学习到作者的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辩证治疗的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