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是中医最古老的医疗保健方法之一。本书突出“极简”特色,介绍的艾灸保健治疗方法简便易行,且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了大量的真人实际操作演示图片,即使没有任何中医专业基础的读者,也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是一本初学者的入门推荐书。
本书所列疾病每种疾病进行辨证分型,每个偏方经过精心整理,和疾病证型相对应,读者可经过思考,较为准确地用方;书中很多方,选用安全可靠的常用中草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五谷杂粮,瓜果、有禽蛋等;本书所列偏方既有内服的汤剂、散剂、丸剂、膏滋剂等。
郭长青著的《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收纳十四经所属腧穴361个,对每一个穴位的穴名来源、精准定位、功能、主治、自我保健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为了让读者能准确地找到穴位,不仅介绍了快速简便的取穴技巧,
《经方发挥》“经方”之谓,古今相沿,所指则异。今所谓经方者,多指仲景《伤寒杂病论》方而言,若曹颖甫之《经方实验录》,赵明锐之《经方发挥》亦是。赵明锐先生,山西人。研究仲景学,善用仲景方,所著《经方发挥》,吾甚喜爱,早年协助老师修订《伤寒论译释》时曾读之,并有所征引,今再读之,感受颇深。《经方发挥》涉及《伤寒杂病论》方40首,用于治疗百余种病证,举医案131例,虽仅近13万字,但内容却很丰富,读之则有令人别开生面之感,真可谓发挥多多。
推拿流派是指按照地域流行病的特点和民间需求,发展成为的推拿学术流派。各流派有其自身的特色和风格,以及关于推拿操作与运用的群体。目前国内影响较大、传承较为完整的小儿推拿流派有山东地区的三字经派、孙重三派、张汉臣派,以及北京地区的捏积派和上海地区的海派等。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是以山东青岛地区已故名老中医、青岛市中医院李德修医师为代表人物,治病主张以祛邪为主,多采用独穴治疗小儿疾病,取穴少,一般不超过5个穴位。常用推、揉、拿、捣、分、合、运、掐等手法。 《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精解(近代全国著名小儿推拿流派)》由李先晓整理李德修的小儿推拿手法、疾病治疗及临床病案分析后汇编而成,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等基础知识入手,由浅入深,后对李老推拿手法临床运用中的四诊、五行生克、清补法运用等中医理论
米粒灸是古老的、传统的中医艾灸疗法,米粒灸具有艾炷小,刺激强,时间短,痛苦少,疗效快的特点,目前受到很多医务工作者的追捧。作者基于多年的米粒灸施灸经验,从米粒灸的基础、操作、配穴、治疗病种及医案五个方面入手,对米粒灸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填补了米粒灸这一块在温灸方面的空白,作者的临床取穴有一些尊王居易王老定穴现实之法,有一定的特色,且临床疗效卓越,目前有大量患者受益于此。这本书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有指导性意义,不失为一部实操性极强的米粒灸手册。
本书系统总结了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先进汉方治疗医学原临床教授岩崎钢临床使用汉方药治疗常见老年病的经验,并介绍了相关中药复方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书中还讨论了汉方药的不良反应和临终期医疗问题,并基于《黄帝内经》的认识,对安乐死进行了深入思考。本书短小精悍、内容实用,既有科学证据,又有临床经验,适合于中西医老年病医疗工作者阅读,对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及汉方医学爱好者也有参考意义。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针灸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医疗法,宛如一颗璀璨明珠。2010 年,“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医学史和人类文明目前独一无二的存在。本书是一部揭秘针灸前世今生的科普佳作,汇聚了“故事篇”之古今趣谈、“疗效篇”之针灸奇效、“简史篇” 之源流概览、“发展篇”之现状纵横、“解惑篇”之日常释疑及“名医篇”之大师风采等内容,辅以精美插图,深入浅出地展现了针灸的深邃与实用。本书不仅是针灸知识的普及桥梁,更是中医智慧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使者,适合中医爱好者、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学生及针灸文化探寻者,以期让人们真正认识针灸、爱上针灸、认同针灸。
本书选择了《伤寒论》《金匮要略》100多个条文进行解读。整个解读过程采用传统中医之外的视角,主要从现代医学角度来深入分析,也有结合古代文化角度探讨的尝试。全书解读视角新颖,素材翔实,逻辑严谨,是研究经方条文不错的参考资料。适合广大经方爱好者、经方医生以及经方领域的研究者阅读。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专家、教授编写,先对芒针疗法的特点、针具结构、针刺方法、针刺穴位、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概要性阐述,然后重点介绍了芒针疗法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同时附以精美插图,具有简明实用、易学易记、图文并茂的特点。本书适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学生、中医爱好者研读,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芒针疗法口袋书。
本书介绍了膏方形成与膏方的制备,通过列举大量传统和现代中医“治未病”的例子,重点介绍了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所服用的内服膏剂。对广大中医爱好者科学制作、合理使用膏方具有指导意义。本书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内容翔实、语言流畅。
%26nbsp;%26nbsp;%26nbsp;
按摩推拿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于天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于天源 原价 ¥30.00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出版时间 2012-01-01
本书是人体表面解剖的实用图谱,分13章,分别对头面部、头颈部、躯干和骶骨、肩部、臂部、肘部、前臂部、腕和手部、髋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踝和足部进行了介绍,同时配有插图200余幅。全书图文并茂,采用以图释文,以文解图的方式,介绍了人体相应骨骼体表标志、肌性标志及临床常见压痛点的探查方法,每部分都详细介绍了体表各肌肉的起止点、运动功能及神经支配,有的还标注了锻炼该肌肉的运动方法书中还配有实体照片以展示所描述的体表解剖结构,其中有部分图片重点展示了内部解剖结构,同时提示临床相关操作安全和注意事项。本书紧密联系临床,实用性强,对广大医学生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学习人体表面解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适合从事疼痛科、骨科、针灸推拿、针刀等领域的医务工作者。
三字经流派推拿疗法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跟随作者葛湄菲进修、学习的海内外人员日益增多。作者在原出版的《汉英对照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使其更贴近于临床,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三字经小儿推拿(汉英对照)》分三字经流派推拿起源与发展、小儿推拿基本理论、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手法与穴位以及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四章,较全面地介绍了三字经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为通治成人与小儿、善用独穴治急症、取穴少而每穴操作时间长、具特殊性的流派特定穴与操作、偏重望诊及五脏辨证、治疗取穴以五行生克为原则、推某穴代替某方剂。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推拿实践经验,向广大读者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一系列实用的、行之有效且针对性较强的小儿保健推拿按摩方法与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内容涵盖各种小儿推拿按摩手法和技巧。文字简洁,内容科学、实用、系统,全书所有穴位与推拿按摩手法均用黑白线条图表示,图解清晰,形象直观,易懂易学。适合广大小儿家长和各级临床推拿医师及爱好者参考。
本书由漆浩等先生提出的手疗一法,上迨汉唐针炙气功之精华,下逮近代内疗外治之心蕴,以手部为纲,以诸治法为目,前以现代医学述理,后以传统经络系统论据,既广博而又专深,既述古而又创新,确实可谓是中医疗法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读之有焕然一新、举一反三之感。 吾以为,医学需要发展以实践为根本,在医学实践中创新则为根本之大根本。古人有一药之师、一穴之师、一法之师之说,谓医学实践中一药、一穴、一法之创新提高可喜可贺,可为人之师,今天下人效仿。今漆浩先生创一新法以示天下,不亦为我辈一法之归钦!
砭石疗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中医学的一项重大发明。 它的特点是:具有一套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中心的完整理论,强调整体,重视内因。采用无创性的温和刺激,扶正祛邪,以调动肌体本身的防御能力,战胜疾病,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失衡韵内部稳定状态获得新的相对平衡稳定,从而恢复身心健康。 砭石疗法既可用于防病、健身、养生、美容,又可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及治疗某些疾病。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一书不仅是一本高水平的中医史学术专著,同时集中医保健、养生、美容之应用于一身。虽然内容涉及中医史学及中医文献学,但又写得通俗易懂,既可以作为中医类大专院校的中医学史教学辅助读物,又可作为社会上养生按摩馆、美容美体、砭石刮痧、砭石足疗行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居家亚健康调
本书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使机体的 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状态。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广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肿瘤及其术后诸多问题。他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诸如手术、介入、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肿瘤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肿瘤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很好效果。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广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肿瘤及其术后诸多问题。他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诸如手术、介入、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肿瘤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肿瘤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很好效果。
《马氏温灸法》是天津名医马少群先生五十余年灸疗经验的总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灸法的历史、作用机制及临床中的触诊法、选穴规律、灸治要诀、灸量、施灸的操作和常用穴,下篇为各种疾病的常规灸法及部分病案。马氏温灸法适用疾病非常广泛,不仅是对脑血管病有独特效果,还对急慢性脏腑病、疑难杂病、老年病、妇科病等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马氏温灸法》是天津名医马少群先生五十余年灸疗经验的总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灸法的历史、作用机制及临床中的触诊法、选穴规律、灸治要诀、灸量、施灸的操作和常用穴,下篇为各种疾病的常规灸法及部分病案。马氏温灸法适用疾病非常广泛,不仅是对脑血管病有独特效果,还对急慢性脏腑病、疑难杂病、老年病、妇科病等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