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大方图解》由清代何贵孚所著,全书共收载《伤寒论》《金匮要略》方59首,绘图60幅。原书分上下二卷。图解以方剂名称为标题,先列出原文,予简要注释,附绘图说明,后选引喻嘉言《尚论篇》及《医宗金鉴》之说,兼采其他前贤之论,间附己见,以求仲景之书“人人易晓”。本书精妙之处在于方后绘配脏腑经络身形图,并添加不同颜色以标示各种疾病情况,图旁加注文字,以阐明与该汤、方、证相关的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本次整理以清道光癸巳年(1833)重携甲戌坊刻本为底本。
为了让大家更详尽地了解“经方脉法”是如何指导六经八纲辨证的,编写了本书。本书包含了宏观病机脉法和微观病症脉法两大部分,内容较多。上半部分以临床脉案为基础,真实还原“经方脉法”宏观病机脉法的临床应用。
人体全身的穴位虽然有300多个,但是实际临床上常用的、确有的 不过几十个。本书便是将这80个 穴提炼出来专门论述,让读者找准真正好用、常用的 穴来自我疗疾、保健。 本书按所在经脉顺序,先是详细介绍各经 穴的定位、快速取穴、功效主治、 按摩等内容,再以表格形式列出本经其他穴位的主治与 按摩方法。图片采用横版横排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 大 清晰地展示图片。让读者轻松找准穴位,学会自我保健疗疾。同时,为增加实用性,本书还收录了高血压、胃痛等常见病症的 按摩方法,供读者参考使用。
\\\" 很多人常被各种亚健康和慢性疾病所困扰,部分小病痛急发时 是束手无策。本书作者张宝旬出身中医世家,积20年临床行医经验及中医教学经验,擅长针药并用,长期学 结各种中医妙法,并以通俗的语言在各大平台普及好学、实用的“小妙招”,阅读量超5亿次,粉丝好评如潮,已得到超500万粉丝的信任和喜爱。 本书是作者10余年中医小妙招及20年临床经验的穴位方法精华集合,作者从“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普及原则出发,总结了近百种临床验证有效的中医妙招,操作方法以按压手穴为主,还包括臂穴、耳穴、足穴等其他穴位相结合的应急妙招,来帮助缓解读者生活常见、关心、高发的小病痛,如牙痛、失眠、鼠标手、小儿吐乳。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常见病症多有涉及,中老年人、女性到小儿皆可受益。 本书每节均以简明文字说明病症原理、操
《经方误案得失录.2》由陈日含著
《我跟黄煌学用经方》是在黄煌教授类方理论上呈现的临床医案,可以理解为黄煌经方相对完整的类方医案,可以看作是黄煌经方的系统性学习工具书,有利于青年中医生的经方学习。
本书分为为四个章节。①医路小传、介绍了作者的生平,成长经历以及学术上博采众长的积淀过程。②三焦探幽。详细介绍了作者从全息到经典、从针灸到方药的三焦辨证思路,达到了针药并用新的高度,见解独到而有新意。③针法心得。治验精析四部分。通过腹针、腕踝针、头针等针刺方法,综合展示了作者临床常用针法的理论内涵、操作手法与辨证取穴思路。④治验精析。精选了10个病种、30余医案,进行深入分析讨论,体现了作者立足三焦辨证、针药并用的学术思想。
《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采用彩色印刷,图文结合,另外配有DVD光盘,方便了读者阅读和学习。本书除介绍三字经派手法的相关基础知识、常用穴位和基本手法外,书中还收录了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在九十多年临床运用中治疗得效的33种小儿常见疾病,每种疾病下详细叙述了辨证分型及对症治疗,配合高清图片和DVD光盘,使得读者对手法的学习和小儿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容易。虽然《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是一本中医普及类图书,书中涉及一些中医词汇,但作者在书中文字的叙述较为通俗,而且书中还有“专家心得”等小栏目给与辅助解释,让读者的阅读感觉顺畅,毫无阻力。总之,这本书好看,易学,最关键的一点是有效。
本书内容共分十四章,第一章概括介绍了经络的发现、经脉循行、经脉的要点;第二至第十三章分别介绍了十二经脉的经脉循行、病证,以及中医的对症治疗方法;第十四章介绍了奇经八脉对于生命的意义、任脉和督脉的循行、督脉病及督脉锻炼法等。 本书按照《灵枢·经脉》篇的经脉次序逐字逐句编写,同时对奇经八脉也作了详细的说明,指出经脉畅通是生命的大药,便于大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的经络理论。 本书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中医经脉的理论、病证,并且对个别病证的中、西医疗法进行了对比,同时给出了具体的经络手法,便于大众实际操作。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合社会大众,尤其是中医爱好者和养生保健爱好者阅读。
本书介绍了膏方形成与膏方的制备,通过列举大量传统和现代中医“治未病”的例子,重点介绍了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所服用的内服膏剂。对广大中医爱好者科学制作、合理使用膏方具有指导意义。本书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内容翔实、语言流畅。
孙重三小儿推拿,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山东济南已故老中医孙重三为代表人物。治病主张手穴、体穴同用,常用推拿十三大手法。认为儿科疾病的诊断应以“望”“闻”为主。并结合问诊、切诊、腹诊和查看指纹等方法,以达到正确诊断的目的。 孙重三小儿推拿是建立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治疗法则,并运用各种手法,通过经络“行气血,通阴阳”的作用。来调节脏腑营卫,调整机体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对感冒发热、呕吐、泄泻、急慢惊风、疳积、腹痛、咳嗽等小儿常见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娄绍昆经方医案医话》中的医案部分是娄先生的亲诊验案,真实自然,四诊合参,尤重腹诊,方证辨证,活用经方,结合专病专方,并配合针灸放血、按摩等外治法,疗效显著。临证心悟平实真切,不落俗套。 医话部分是娄先生针对《伤寒论》、方证辨证以及经方有感而发的短小文稿结集。内容紧贴经方临床实际,简练、实用,观点直白、鲜明,语言朴实、真切,可读性强,启发性大。
中医七七级入校者有年龄优势,经历丰富,毕业40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一方名医,积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该书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77级优秀者每人1-3个临床上经常使用,疗效明显的方剂和方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以此为先导,可以做成各大院校的系列丛书。
奇针妙灸皆故事丛书为包括《针方奇谭》与《灸火烟云》两册,是以故事的形式介绍针灸名医、历史、传奇的针灸类文化科普图书。书中将史籍、古代病案、杂记、古代小说和民间传说中有关针灸名医,或名医运用针灸方法治病救人的事迹,以文学的手法稍加演绎,一方面介绍针灸的文化历史、名人轶事,另一方面根据故事涉及的内容,以深入浅出的文字讲解了针灸理论、治疗方法或保健手法。对大众而言,这套丛书是揭开针灸面纱,认识针灸众多疗法和神奇疗效的启蒙书,对针灸专业人士来说,则是了解针灸文化与历史、带来启迪与启发的参考书。丛书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引人入胜,将中医、针灸知识寓于故事之中,使人不自觉中就能够获益。书中还插入了知名画家程多多手绘的古典风格插图,图文并茂,能够给读者带来更为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
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以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已故名老中医冯泉福教授为代表人物,在治疗上提出“通督脉”“调阴阳”“督脉通诸脉通”的学术思想,常用推、捏、捻、放、提、揉、按等手法。 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通过捏拿小儿的脊背,对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进行良性刺激。刺激督脉可振奋督脉的阳气,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调整全身的阴阳平衡;刺激足太阳膀胱经可协调小儿脏腑之间的功能,促进机体的机能活动:从而起到调阴阳、和脏腑、理气血、通经络的治疗效果。对小儿厌食、食积、便秘、营养不良、睡眠不安、夜啼哭闹、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书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一、二、三期,即“处方篇”。 《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共八期,该书紧密结合临床,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奥为浅显。其为文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纵横捭阖,新意频出;而又生动活泼,亲切感人。 《屡试屡效方》乃张锡纯“至遇难治之证,历试成方不效,不得不苦心经营,自拟治法。迨拟出用之有效,且屡次用之,皆能随手奏效,则其方即不忍抛弃,而详为录存。”“自拟之方凡百余,约皆历试有效而后笔之于书”,该书得到了医界的高度评价:“历试诸方,莫不应手奏效,如鼓桴之相应。真活人之金丹,济世之慈航也。”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师生、中医研究人员阅读。
学习中医者,历来都有诵读中医歌诀的习惯,因医学知识枯燥乏味,强记诚难,若融书本内容于韵律优美之歌诀中,则韵味顿生而脍炙人口。一经熟读,历久而不忘。长沙方歌括、濒湖脉诀,这些中医歌诀经无数中医人口传心授,早已成为传世经典。 针灸歌赋是历代针家智慧和经验的宝贵结晶。一本很好的针灸歌赋书,是针灸教学和临床工作的重要工具。临床医生烂熟于心,实践中可以更加得心应手;老师教起来,简单易解,中医院校学生学起来生动、便于背诵;初学者得入门捷径而少走弯路。针灸歌赋类图书,市面不断出现新版本,但均为选录或新编,一本收录全、实用的针灸歌赋亟待面世。作者有自幼背歌赋的经历,后又有六十余年的中、西医临床和教学的丰富经验,相信本书会成为同类书中的佼佼者。 该书从大量古代医籍中辑录了比较实用和常用的针灸歌
《经方里阴证:太阴病》由马家驹著
胡希恕经方医学 订阅号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办。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本书是胡希恕先生弟子与再传弟子的临床文章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