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共分十四章,第一章概括介绍了经络的发现、经脉循行、经脉的要点;第二至第十三章分别介绍了十二经脉的经脉循行、病证,以及中医的对症治疗方法;第十四章介绍了奇经八脉对于生命的意义、任脉和督脉的循行、督脉病及督脉锻炼法等。 本书按照《灵枢·经脉》篇的经脉次序逐字逐句编写,同时对奇经八脉也作了详细的说明,指出经脉畅通是生命的大药,便于大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的经络理论。 本书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中医经脉的理论、病证,并且对个别病证的中、西医疗法进行了对比,同时给出了具体的经络手法,便于大众实际操作。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合社会大众,尤其是中医爱好者和养生保健爱好者阅读。
经络和穴位的传说其来已久,其源已昧,是中医最基础、最深奥、最神奇的知识,占据《黄帝内经》近半篇幅,且文辞古奥,其中的原理至今云山雾罩,令人望而喟叹,但以此为基础的海量临床实践又证明了经穴之奇效,四海皆知,令人无限神往。宝山隐于云雾之中,而如何拨云见路,将各位读者引入其间,满载而归,正是本书之初衷。 中医江湖,医者如侠,对于初入江湖的少侠们,本书就是最简捷实用的秘籍,熟读精思,自能游刃江湖而有余。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着重应用技巧,旨在介绍常用治病穴位及技巧,犹如武功招式,专注临敌应急,故名《外治法剑诀27式》;下卷重在经穴原理,好似内功心法,培元固本,能助少侠早日变为大侠,故名《经络学心法18篇》。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专业为骨,科普为肉,对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及针灸从业者来说,不啻入
米粒灸是古老的、传统的中医艾灸疗法,米粒灸具有艾炷小,刺激强,时间短,痛苦少,疗效快的特点,目前受到很多医务工作者的追捧。作者基于多年的米粒灸施灸经验,从米粒灸的基础、操作、配穴、治疗病种及医案五个方面入手,对米粒灸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填补了米粒灸这一块在温灸方面的空白,作者的临床取穴有一些尊王居易王老定穴现实之法,有一定的特色,且临床疗效卓越,目前有大量患者受益于此。这本书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有指导性意义,不失为一部实操性极强的米粒灸手册。
临床诊断时,我们都希望透过皮肤看清产生症状的肌肉位置、功能改变;临床治疗时,我们更希望透过皮肤看清解剖结构的走向,判断手法的准确性。本书注重从人体外观透视内部结构,直观描述肌肉位置,展示功能作用,巧妙结合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按摩技术。从整体医学角度开展治疗,由点及面,科学施治,让临床按摩疗法更生动、更实用。
当你长期忍受疼痛,并且你的活动能力受到影响时,你并不一定要通过手术等有创方法来消除你的疼痛。很多人都不知道,身体某个部位的疼痛常常由其他部位导致,有时疼痛的根源和疼痛的部位相距甚远。物理治疗师和按摩治疗师经常采用触发点疗法来消除顽固的疼痛。 克莱尔·戴维斯,安伯·戴维斯著的《触发点疗法(精准解决身体疼痛的肌筋膜按压方案)》将帮助你发现肌筋膜触发点造成的问题,辨认疼痛的根源。触发点是受伤或劳损的肌肉上形成的收缩的小结节,就是这些小结节造成了长期疼痛。触发点疗法能恢复肌纤维弹性,达到长效缓解或消除疼痛的目的。
《医方集解》是清代著名医家汪昂编撰的方剂专著,刊行于公元1682年,共3卷。本书搜集切合实用的方剂800余首,分列21门,以《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以仲景学说为基础,集合数十位医家硕论名言,对所采集的方剂予以诠释,每方论述适应证、药物组成、方义、服法和加减等。
本书选择了《伤寒论》《金匮要略》100多个条文进行解读。整个解读过程采用传统中医之外的视角,主要从现代医学角度来深入分析,也有结合古代文化角度探讨的尝试。全书解读视角新颖,素材翔实,逻辑严谨,是研究经方条文不错的参考资料。适合广大经方爱好者、经方医生以及经方领域的研究者阅读。
《一药一食小妙招》选取的都是现代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选用单味中药巧治疾病,轻松解决生活“小毛病”,并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更贴近大众百姓,亲切的词汇一定会使你对《一药一食小妙招》爱不释手。同时,《一药一食小妙招》受众面广,不仅可以作为中医爱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的业余生活读物,也可以作为青年医师、医学生的课外拓展读物。
《中医良方大典·内科二卷》的编纂主要对1949—2018年间我国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杂志以及医学论文专刊等资料中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所刊方药通过归类比较,去粗存精,选出良方,将其内科的临床治疗经验整理汇编成书,设立了110余个内科病种,共收集3 000余则方剂,涉及中药、针灸、敷贴等多种治疗手段。每个疾病以现代医学病名为主,记述中医治疗方法,将每个疾病从概述、辨证施治、经验方、单方、中成药、预防用药六部分进行深入阐述,资料翔实、内容宏富、涵盖面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并举。
一、 流派学术思想 二、 流派诊疗技术 腧穴、针法、临证治疗方面的图片及二维码视频三、流派传承脉络 各代传承人及人物、实物照片 眼针疗法是用针刺等方法刺激眼眶周围的特定穴区,以治疗全身多种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是针灸技术的一部分。
《汤头歌诀详解(修订版)》共分二十二章。一章绪论,概括地介绍了方剂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第二至二十二章,按照汪、严原著的分章编排次序,将正集和续集同类相并,删去“便用杂方”和其他不常用的方剂共8首,新增近代常用的方剂46首,并将痈疡之剂改为外科之剂,经产之剂改为妇科之剂,幼科之剂改为儿科之剂,其次对每章中方剂的排列次序也作了必要的调整。在叙述上,每章之前冠以“概说”,以阐明每类方剂的立法依据、基本作用、辨证应用以及应用上的注意事项。关于每首方剂的具体介绍,计分10项。
王之虹主编的《新编中国推拿》共分五篇二十九章。第一篇推拿基础知识:除介绍推拿学一般基础知识外,尚对推拿常用解剖及其与推拿的相互联系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其次,本篇选编了一些练功功法,突出了推拿与练功结合的重要性。第二篇推拿手法:汇集古今各类手法,堪称手法大全。第三篇推拿治疗:介绍推拿在临床各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第四篇特殊推拿疗法:介绍足部推拿疗法、手部推拿疗法、耳部推拿疗法等。第五篇美容推拿与保健推拿:分为美容推拿与保健推拿两个部分,详细介绍了美容推拿与保健推拿的有关知识。《新编中国推拿》适合从事推拿科研教学、临床诊疗、专业美容工作者,及推拿专业学生、推拿爱好者阅读。
《一推一按小妙招》以生活中很常见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和其他疾病为纲目,介绍了近百种常见病证的诱因、特点、治疗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每个疾病分为“小案例”“小妙招”“小提示”三个板块,以文字叙述搭配真人彩图的方式展开介绍。所选择的疾病均为常见病,文字通俗易懂,图片清晰直观,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实用性强、覆盖面广、图文并茂的特点。
黄帝内针 (简称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易用难忘,其效则每能如拨刺、如雪污、如决闭、如解结。时下,多以疗效评品医学,黄帝内针之问世,当能为中医展现其鲜活的生命。 本书是为了配合《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的学习和使用所整理编著的,将《黄帝内针》一书中所涉及的三焦同气、经络同气、主要穴位等主要内容做了提纲挈领的简要介绍,还加上了如何进针(指按)、具体案例等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推荐的知识技能简要说明,以真人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求便于黄帝内针学人尤其是经络基础薄弱的中医“小白”能按图索骥,随查随用。
“娄绍昆经方系列”是著名经方学者、临床家娄绍昆先生40多年学习、研究《伤寒论》,探研、实践经方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精选集。 《娄绍昆经方医话》是娄先生针对《伤寒论》、方证辨证以及经方有感而发的短小文稿结集。内容紧贴经方临床实际,简练、实用,观点直白、鲜明,语言朴实、真切,可读性强,启发性大。
胡希恕(1898-1984),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进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1931年在北京个体行医,与陈慎吾、谢海洲等老中医办学,传播中医学术。1952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开设北京私立中医学校。1958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附属东直门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本书为胡希恕学派的传承人马家驹先生对胡希恕六经的专题论述。 胡希恕一生勤于临床,并一直在临床、教学一线,其明确指出经方医学采用的是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是神农-伊尹汤液学派,不同于《黄帝内经》的脏腑经络辨证体系,明确提出了仲景学说和《黄帝内经》理
本书分为肿瘤总论篇、肿瘤各论篇、肿瘤并发症篇、放化疗不良反应篇四部分。为系统介绍针灸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第一书,也是作者20余年针灸肿瘤临床经验系统总结。创新与实用是本书鲜明特点,创新贯穿本书每一章节,本书融入了针灸肿瘤理论深度思考、创新疗法来龙去脉与实践;实用体现在书中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治疗手段,因其皆有基础理论知识支撑,临证验之高效、速效。本书内容涵盖了肿瘤学所有常见肿瘤与症状的针灸治疗方案,方案不仅包括针灸,还包括拔罐、刮痧、穴位贴敷、姿势调整以及饮食生活指导等,全方位、多角度、多手段整合治疗。全书充分体现“立足前沿、创新引领;突出原创、效验实用”。
本书介绍了彭静山有关针灸方面的专著和论文等。本书整理者收集了彭静山发表过的有关针灸方面的著作、论文等,包括《简易针灸疗法》《普及针灸手册》《常见四种慢性病的中药及针灸疗法》《针灸秘验》《针灸十绝招》《眼针疗法》等,还包括彭老发表过的有关针灸方面的论文等50余篇。全书真实再现了彭静山著作的原貌,将彭静山有关针灸方面的内容全部呈现给广大读者,对彭老的原书,基本上原汁原味地反映出来。该书的出版,对于弘扬中医针灸、眼针疗法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天星十二穴》为中医普及学堂曾培杰老师开讲的“轻松学歌赋系列”之一。天为棋盘星作子,北斗光华耀太空。此十二穴为人体最重要的穴位,是道家全真派七子马丹阳金针度世心传,也是中医歌赋名篇。经曾老师精彩的讲解,可以让读者更轻松深入的理解人体经穴奥秘。本书不单讲穴位知识,还涉及修学、用药、养生、锻炼等内壮身心的学问,可谓是妙趣横生,言简意赅。读后令人拍案叫绝,中医悟性大开。是难得的中医类普及佳作,值得大家品阅收藏!
作者在本书中对20首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深入地剖析,并对每一首经方皆详细解说了其在各种肿瘤治疗中的心得和见解。
《一点一按小妙招》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病症,图文并茂地进行讲解,具有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特点,可以作为中医爱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青年医师及医学生的良师益友。点按穴位能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法是用指尖垂直作用在穴位上,通过对局部的刺激、经络的传导,起到活血止痛、消瘀散结和防病保健的一种外治方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养生文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无副作用、简便、易操作的保健治疗方法,神奇疗效的点按法得到了广泛重视。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是学习中医之必需,也是学习中医入门之捷径。本书以五运六气理论为主线,按照中医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的思路,对中医阴阳、五行、六气等基本概念探其源流,理清脉学、方药、理法,凸显传统中医理论构建思维,返本还源,以期有益于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