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世纪90年代Jenet Travell和DavidSimo合作编著的《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激痛点手册》传入我国后,国内的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由骨骼肌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推拿疗法是治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引起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之一,且推拿疗法无创,患者容易接受,非常值得推广,但目前市面上涉及这类内容的书籍很少。书中概述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临床特点、诊断条件、治疗方法,阐述了推拿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主要作用、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常用手法。《图解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推拿手法》由谭树生、黄强民、庄小强主编,本书的重点在于对头项部、肩臂部、胸背部、腰臀部、腿部等的主要肌肉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给以准确定位,并在照片中的人体体表进行标示,扼要陈述其发生
张素芳教授,女,1940年生于上海市,1958年进入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学习,是新中国培养的*批推拿专业学员,师从推拿名家朱春霆、王纪松、钱福卿。后又跟随山东小儿推拿名医孙重三先生学习实践,自1961年毕业工作至今已逾54年。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主任兼附院推拿科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现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从医五十余年来,张素芳教授一直从事中医推拿的教学和临床工作,擅长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诊治小儿腹泻、厌食、腹痛、便秘、感冒、发热、咳嗽、夜啼等方面颇有心得。对小儿脑瘫、先天性巨结肠、小儿抽动症、遗尿、肾病、血液病、腺
推拿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或借助辅助器具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调整人体生理、病理状况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强身健体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推拿学是研究用推拿疗法治疗疾病与应用规律的一门系统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方法和适用范围等。本教材由上篇、中篇、下篇和附篇四部分组成。上篇为基础篇,主要介绍推拿的发展历史、临床运用基础、经络腧穴(包括小儿推拿穴位)和推拿临床常用检查方法等基础知识;中篇为技能篇,主要介绍了推拿功法和推拿手法;下篇为治疗篇,主要讲述伤科、内科、妇科、五官科和儿科疾病中推拿疗效较好的53种疾病的治疗;下篇为附篇,主要讲述保健推拿,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在使用本教材时,建议以讲授、操作示范和功
三字经流派推拿疗法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跟随作者葛湄菲进修、学习的海内外人员日益增多。作者在原出版的《汉英对照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使其*贴近于临床,让读者*容易理解。《三字经小儿推拿(汉英对照)》分三字经流派推拿起源与发展、小儿推拿基本理论、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手法与穴位以及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四章,较全面地介绍了三字经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为通治成人与小儿、善用独穴治急症、取穴少而每穴操作时间长、具特殊性的流派特定穴与操作、偏重望诊及五脏辨证、治疗取穴以五行生克为原则、独创推某穴代替某方剂。
《用药心得十讲(第3版)》 《用药心得十讲》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中日友好医院焦树德教授在临床用药方面的心得体会。本书文搞曾在《赤脚医生杂志》(现为《中国临床医生》)上以讲座形式连续发表,受到许多读者特别是广大基层医生的欢迎。应读者要求,1977年我社把它汇编成册出版,供基层医生参考。 本书这次的修订工作,改进了上一版的错误,补充了作者新用药心得;结合当今中医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等对上一版原文中个别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书末对第2至9讲各类药物运用心得分别用表格做了归纳,既能清晰的反映出作者的认识与用药经验,也非常有助于学生记忆、复习、比较书中涉及的300多味中药的性味、主要功能、主治、配伍应用、剂量、使用注意等。以表格形式总结名老中医用药经验,提高了本书的使用功能,是为满足当代读者更高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阐述了小儿推拿保健疗法,并配以真人操作视频二维码。全书分三章,*章介绍了有关小儿推拿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小儿推拿疗法在各科疾病中的具体运用,并使用表格形式力求条理清晰、便于理解,每种病均按概述、辨证、治疗、注意事项顺序详细介绍;第三章介绍了小儿常用的保健推拿方法,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内容丰富,简便易学,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小儿家长和推拿爱好者学习、参考。
本书内容共分7章,插图125幅,力求做到图文井茂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新颖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本书详细介绍了颈肩腰腿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和推拿与运动疗法,其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阅读参考。
邓中甲教授系四川省教学名师,首届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从事方 剂学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主编,副主编 方剂学教材七部,在方剂学领域中享有益名。在教学中,他善于以大量的书 证,严密的说理,新颖的观点,开拓学生的眼界,处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加之言辞婉雅清新,深受学生欢迎。本讲稿据他在中医药管理局网络远程教 学(2003年)和台湾长庚大学中医系授课时(2004至2008年)的方剂学教学录音 整理提炼而成,也蕴涵了他在中医基本思维原理,中医方药配伍学、历代名 方组方特点及配伍规律等选修课程中的教学精华。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共分十八章,除涌吐剂未收录外,其余章节均按 现行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的体例编排。每个方剂下,一般列有出处、【组 成】、【用法】、【功用】、【主治】、【附方】几项
《每天学点中医丛书:每天学点中医推拿》将推拿疗法介绍给大家,期望能学以致用防病健身。全文分为10个单元(每单元7讲)共70讲。第1单元内容为概述,介绍了推拿的含义、史况、特色优势及学习方法;第2单元、第3单元的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医学的基础知识、推拿原理、手法和常用穴位、应用注意事项等:第4至第9单元,依照身体部位特点,主要介绍了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病症如何进行推拿防治;第10单元内容,是针对亚健康状态几种症侯的推拿调理。为了方便学习和应用,书中有些内容加以附图说明。
本书是作者从事针灸工作,潜心临床,严肃思考的结晶:1.收录作者创制的屡试屡验的针灸处方11个,其中风、哮喘病处方及神脏方尤有特色。2.腧穴研究介绍以王氏脑三针为代表的穴组研究成果,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介绍睛明穴、地仓穴的个人独特见解和治验,多有发明。3.收录作者验案,方法新,疗效佳;收录医话见闻,多奇趣,可借鉴;收录名家经验,范围广,整理精。4.对针灸学学科属性、奇经八脉、微针系统等提出个人认识,对针灸学学科属性有异传统,期盼争鸣。
本书为明末广仁集刊本影印,原书板框高二一四毫米,宽一三七毫米。本书为针灸歌赋专集,全书未分章卷。辑者将《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针灸名著中的《百症赋》《标幽赋》《席弘赋》《金针赋》《玉龙赋》《通玄指要赋》等六首流传己久的针灸名赋,集于一册。内容涉及经络、腧穴、特定穴、针法、灸法.刺法、得气、失气、候气、子午流注、补泻、禁灸、禁针、临床病证的针灸辨证论治、配方取穴等,列举具体临床病证与具体针灸穴位和方法,对针灸学术和临床中的重要问题,均又论及。反映了针灸治疗的特点,对针灸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深受针灸临床工作者和针灸爱好者的欢迎。所载各赋,通俗实用,诵之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尤宜于初学针灸者和针灸爱好者。
《推拿治疗(供针灸推拿专业用)》共三篇包括十三章,分别是:章绪论、第二章推拿治疗知要章绪论、第三章推拿诊法、第四章推拿治则与治法、第五章推拿整脊、第六章脊柱骨盆疾病、第七章骨伤科疾病、第八章内妇五官科疾病、第九章儿科疾病、第十章康复科疾病、第十一章保健推拿、第十二章健体推拿、第十三章海外保健按摩方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