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诊属于四诊中望诊的一个重要部分,面诊可以给医生提供诊疗所需的关键信息,确保因病施治,使医疗措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本书从眼诊、耳诊、口诊、鼻诊、舌诊等方面介绍面诊知识,搭配彩图详解,把专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浅显的语言,使中医零基础的人也能看得懂、学得会。书中详细分析了身体常见的异常症状及病因,并给出了中药方、食疗方、穴位方对症调理,让读者在家就能自诊自查,读懂身体的求救信号,及时发现疾病征兆,避免小病变大病。
本书是继畅销书《儿童健康讲记》后的一部关于如何提升精神健康的著作,根据李辛医师2015年来开设的6次 精神健康话题 课程的内容改编而成。本书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当今时代一些典型的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神经衰弱、焦虑症、躁郁综合症等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患者与学员自身的讲述,现场进行一问一答式的分析,从个体的生活状态、认知和能量水平等方面,帮助他们理清调理、治疗思路,回归健康的正道。此外,还重点讲述了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的影响,以及儿童教育和精神健康的关系。作者指出,父母要训练自己的心身,提高精神的稳定性、清晰度,建立自己的内心主体,才能与孩子在高水平上互动。在书中,作者以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经历,分享很多有益心身健康的觉察练习,比如静坐与全观等,帮助我们从熟悉自己的身体入手,保持独立的观察和
本书主要介绍颈椎的构成,颈部的保健穴位及一些对治疗颈椎病有积极作用的方法和技巧。本书共分九章进行介绍。即第一章,认识颈椎;第二章,颈椎病概述;第三章,颈部保健自疗特效穴位;第四章,颈椎病治疗基础知识;第五章,颈椎病治疗推拿基础;第六章,按摩治疗颈椎病;第七章,颈椎病的部位穴位按摩法;第八章,其他方法治疗颈椎病;第九章,常见颈椎疾病治疗。通过图解的形式,清晰展现人的颈椎结构、颈部的保健及以一些推拿、按摩手法。旨在让读者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了解一些有关颈椎病的发病特征和基础知识,知道一些简单的缓解颈椎病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一些对于防治颈椎病有积极作用的按摩、推拿手法,提高保护颈椎的意识,并能针对自身的颈椎状态进行适当的护理和防治。
李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面对病人生死存亡这际,他从不考虑个人安危得失与风险,像孙思遥、邈所称道的那样“一心赴救”,并常以数百克附子,挽救病人于无何之乡!使剧毒之品变成了救命仙丹。无怪乎广东一位老中医赞李可为中医的脊梁。 李师不仅不识超绝,医术清湛,而且医德高尚。他治病从不率富贵贫贱,皆一视同仁。他常年奔波在贫困山区,以悲天悯人之心,救治穷苦百娃。遇到不识字的病人家属,不能按医嘱服药时,他常常是深夜守候在侧,亲自为病人煎药、灌药,直至患者脱离危险,方才离去。他常自谦地说自己不是中医科班出身,一生涉入颇杂。
《用药心得十讲》是全国有名中医专家、中日友好医院焦树德教授在临床用药方面的心得体会。本书文搞曾在《赤脚医生杂志》(现为《中国临床医生》)上以讲座形式连续发表,受到许多读者特别是广大基层医生的欢迎。应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成书于淳熙元年(1174年)。原名《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该书18卷,分为180门,收方1050余首。书中首论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次以三因为据载列临床各科病证
本书增加了白头翁汤、大半夏汤、大建中汤、茯苓饮、枳实薤白桂枝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续命汤、温脾汤等8首经方以及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3首后世名方,还增添了个人经验方三黄四逆汤1首。全书共收录9
附子是中国中医药目前运用最早的药物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尤其是清代医家郑钦安极为重视运用附子,在其处方中约占四分之三。但附子毕竟也是毒剧中药之一,运用不得法,则会引发医疗事
本书是作者自学中医30余年的心得体会。其理论来自《黄帝内经》中的“缪刺论”。作者从中总结出“高低医疗学”,即研究人体低沉点与高升点以及如何达到相对平衡的理论。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形平衡法;二是压耳穴疗法;三是小儿推拿法。通过作者的长期实践,其中“火柴棒压耳穴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新安晚报曾将其汇集成册,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易学易用,可以成为人们的“家庭医生”。
庞大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不是让你无从学起;中药、方剂成千上百个,你是不是记了这个忘了那个;理论基础不扎实,疾病的诊断、治疗 是空中楼阁! 《中医入门七讲(图解版)》是一本有态度、有取舍的书:阴阳五行、藏象、望闻问切、辨证论治,高效培养中医思维;精心挑选临床常用中药,不求大全;内外妇儿,只选中医治疗效果好的;再加上中医特色——经络与艾灸,简、便、廉、效,养生祛病;以上内容,均用大量图表直观呈现,速学速记;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全但求专。 初学中医,这一本就够!
《银屑病广汗法治疗心路:我对“给邪以出路”的临证探索(2)》广度、高度、深度兼顾,剖析了诸多问题:如健康与疾病,如遗传与阻断遗传,如人体的根本与疾病的问题,如健康的机体及其标志……坐井观天虽深,却失之于眼界太窄;天马行空虽高,而难免流于肤浅;放眼古今中外眼界虽宽,但很多会无法落实。《银屑病广汗法治疗心路:我对“给邪以出路”的临证探索(2)》作者以银屑病这个临床的疑难病作为一个讨论的支点,以汗作为健康的一个可靠的标记,讨论疾病与健康的诸多问题,既可立足临床,又不失“一览众山小”的眼界;既强调中医理法的重要性,又对于具体应用中涉及的方法、方药、措施、平台、步骤、技巧等诸多细节做了提示,是患者、医者、在校的中西医学生及所有从事与健康相关工作的人士都值得参考的一本书。
《冉雪峰本草讲义》内容包括卷一;补益类;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芍药;丹参;枸杞;龙眼肉;酸枣仁;沙参;麦门冬;百合;薯蓣;薏苡仁;何首乌;山茱萸;地黄;玄参;肉苁蓉;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菟丝子;覆盆子;茺蔚子;人乳;腽肭脐;鹿茸;阿胶;鸡子黄;大枣;甘草等。
《伤寒杂病论》是经典临床医学著作,是中医药学术发展与创新之根基,是中医药学术渊源与精华。如何将其有效地指导临床以及辨治疑难杂病,是 医药界面临而又难以解决的剂量。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本书仲景所论整体中研究、探讨与发掘辩证论治体系,使仲景所论理、法、方、药从整体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学习与应用《伤寒杂病论》指导临床以及辨治疑难杂病具有极高的切合实用的理论联系实际意义。 本书共16卷,卷一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卷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卷四辨少最病脉证并治,卷五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卷六辨少阴症脉证并治,卷七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卷八辨百全狐×阴阳毒疮痈脉证并治,卷九辨中风历节血痹劳症脉证并治,卷十辨痰饮水气黄汗消渴淋病脉证并治,卷十一辨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卷十二辨
本书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之一,是由全国20多所中医院校、医院的专家编写而成。全书按中医诊断的基本体系进行章节划分,每一单元每四部分进行阐述,力求全面深入系统地发掘整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实践资料,汲取历代中医学家的精华,反映当代的研究成果。本书内容丰富,充实了中医诊断学内容,反映了20世纪末中医诊断学发展的水平。该书适用于中医院校师生、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曾说:“邢斌同志喜读书,善读书,勤临床,是青年中医之佼佼者。”2012年邢斌出版了《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一书,该书是他临证、读书、思考有得之作,出版后颇多好评。“半日临证半日读书”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