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一种,数千年来一直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突出等优点。 三伏贴 疗法作为贴敷疗法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贴敷疗法在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著疗效。本书图文并茂,收集整理了疗效确切的验方和秘方数百首,介绍了处方组成、制法和使用方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本书适用于临床各科医师、药师和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尤其适用于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选方疗疾。
本书作者讲述了跟师黄煌教授学习经方以来,深入研究经方、临床实践经方的历程,尤其是在急诊科成功运用黄煌经方思想解决了现代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深切感受到了经方的魅力!于是,急诊室、血透室、病房甚至公交车都成了作者实践黄煌经方的场所,并认为急诊科是可以让经方发挥到极致的地方。作者通过自己大量的临床案例,阐释了黄煌教授提出的方-病-人的经方用方思路,验证了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及黄煌教授独树一帜的 方人 药人 思想,为临床医生运用经方治病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思路,本书也适合广大的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阅读。
这是一名基层中医的成长史,是其学习和诊疗笔记,也是一部残疾人的奋斗史。作者自幼病残,但自强不息。十二岁步入杏林,多方求师,终于学有所长。十六岁悬壶乡里,始终心系病人,治病不拘泥于俗套,法活机圆,往往妙手回春。本书深入总结了作者四十多年来真实的临床感悟和学习心得:既有巧悟病机、独处藏奸的诊疗思路剖析,又有胆大心细、力挽沉疴的验方秘方讲解;既有妙施针法、效治急症的成功经验阐释,又有效如桴鼓、鲜为人知的用药剂量心得。本书故事真实、感人,从中不难看出一位奋斗在基层的老中医的深厚情怀;所述经验独到、临床实用价值非常高,是广大中医爱好者及中医院校学生登堂入室的阶梯和手杖!
医案是医学的第一手资料,也是行医的真实写照。本书根据王幸福及其弟子临床研习及平素授课素材整理而成,旨在总结其中的临床经验、感悟,并自解自析,传教于人。书中所述涉及头面部疾病、心脏循环系统疾病、肺呼吸系统疾病、肝胆脾胃消化系统疾病、肾膀胱泌尿系统疾病、免疫代谢系统疾病、妇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杂病、师徒经验交流等内容,从医案入手细说临证各科疾病治疗经验,详解临床应用要点,以期帮助读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究临床各科疾病最得心应手之诊治,为读者提供研习中医传承思想及经验的便捷途径。全书行文流畅,条理清楚,对内经的内容阐述较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中医药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增加了白头翁汤、大半夏汤、大建中汤、茯苓饮、枳实薤白桂枝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续命汤、温脾汤等8首经方以及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3首后世名方,还增添了个人经验方三黄四逆汤1首。全书共收录91余首常用经方和15首附录方。作为本次修订的特色,是增加了840项循证研究的结果。临证经验与循证医学是医学的科学要求和发展动力,与循证医学结合是经方医学的优势。本书推荐适应症均标明循证医学证据强度,以期客观、准确地体现经方疗效。
本书即以 化繁就简、细微精准、切中机要 十二字原则为核心,从诊断原则、诊断方法、辨证要素和临床验案等多个方面展开系统论述,真正将中西医诊断理论汇通,使临床资料多元化、辦证要素结构化、诊断思路简单化。全书以 三维七要 诊断法则为纲, 三维 是诊断总纲,包括时间、空间和频率三个维度; 七要 是诊斯要素,包括生理生活、病因、病理、部位、功能、情志和特殊要素七个方面。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在总结临证诊断、辨证与处方思路,下篇为临床真实验案,所载验案均为本人临床效验诊籍的凝练,主要强调两个方面:其一,抓住共性,横向分析不同维度和方面的要素是如何对疾病和证候进行诊断的,譬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见要素与分析;其二,突出特性,强调特殊疾病和证候诊断需要考虑的要素,如急危重症患者应着重考虑饮食、二便
皮肤病是指发生于人体皮肤、黏膜及皮肤附属器的疾病。中医皮肤病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传承中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全书共5章,先后论述了皮肤病常用药及有效方,临床医案精选解析,名医妙方良药精选和皮肤病外用制剂配方。笔者在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 形诸外,责之内 的原则,对皮肤病进行研治,透过现象探求本质,遵循外病内治的原则,总结出临床实用的专药、专方、特效方。同时守正创新,将经方、时方、验方、专药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本书汇集了当代皮肤科名家的临床精粹,并结合笔者自身20余年的临床经验,集实用性及专业性于一体,适合广大中医师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张庆军病脉证治实训笔记》是一本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中医病脉证治理论和实践的著作。本书是由知名中医学者张庆军病脉证治网络班亲授,张友新中医执业医师进行系统整理。内容涵盖了中医病脉证治的多个方面,包括各种常见病症的脉象特征、辨证要点以及相应的中药治疗方法。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临床实践,深入剖析了各种病症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常见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异性鼻炎等。全书讲解每一种鼻炎皆从门诊病历入手,阐 述其诊断要点以及鉴别诊断,分别从中、西医角度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 表现、治疗原则;详细介绍中医中药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还简略介绍了西医 西药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中药特效治疗方法包括经典古方、名家名方、中成药、中药敷贴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针刺疗法及生活起居指导。
作者在参考众多名医大家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理,结合临床辨证分型、遣方用药、针灸取穴的实践经验,编写了这部中医妇科实用手册。作者从月经病、妊娠病、产后病、围绝经期诸症、妇科杂病五大类中选取了中医疗效突出的常见妇科疾病,再根据临床实际细致划分为 400 多个病证。书中所述的每个病证均按照概述、辨证论治、临床体会的顺序展开介绍,并以表格形式着重介绍了辨证治疗的具体方法,以便读者查阅参考。本书内容实用,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深入浅出,适合临床一线中医师及广大基层中医工作者阅读参考。
周鹰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有独特的理解,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发表在各大期刊及 医村博客 。周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揣摩中医理论精微深奥的内涵,及如何坚持中医的思维方式,利用现代医学知识发展中医,并致力于为社会解读中医,宣讲中医治病与养生的真谛。本书汇集周鹰多年的学术思想,是其40余年对中医的研究、应用、思考形成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全书分 解读中医 医学心悟 诊余杂谈 临证经验 四部分内容,本书能够开拓临床工作者的思路,同时也适合中医爱好者及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对中医临床工作者临证多有裨益。
本书为李可从医几十年用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 本,也是 一本亲自完成的个人经验专辑。本书载有李老自创方剂28首,其中以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等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及多种急腹症 为称道,将临床各科疑难杂症真实病例记录在案,总结出独到的救治经验。
《理疗学》2005年出版至今已过六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理疗学领域亦取得可喜进步,主要包括:直流电与低频电疗法,微电流、弱剂量理论与应用;低、中频电疗法,微电脑化技术普及与应用;高频与超高频电疗法,脉冲技术普及与应用;弱激光疗法在临床局部镇痛作用的应用;现代水疗法机械化装置、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理疗仪器进一步得到普及,各种理疗仪器小型化、微型化并进入千家万户,对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残疾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上述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第二版《理疗学》中均有所体现,使得本教材更具时代感、新鲜感,更有利于学以致用。 在第二版《理疗学》出版之际,我们强调如下几个基本观点: 1.现代《理疗学》特点是:无创、无痛、收效快、作用持久、无化学药物毒副
本书为幸福中医文库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王幸福(古道瘦马)老师近年的众多医话随笔及医案纪实,涉及学医方法、临证感悟、辨证论治的思路,以及名家医案的经验和高效组方等内容。书中所述的临床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真实有效,是王幸福老师四十余年临床用药遣方心得体会的总结,即注重临床疗效,崇尚大道至简,反对空泛理论,从不迷信权威,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博采众方为己所用。书中还收录了王老师众多门生对常见病的实践感悟,希望对中医工作者研习中医有所启发。本书语言质朴通俗,论述深刻独到,心悟体会兼备,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适合广大中医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李仲愚(1920—2003),四川省彭州市人,著名中医临床家、针灸学家。长期从事中医、针灸教学和临床工作。临证深求古训,博采新知,施术时能取各家之长,因时、因地、因人、因症而活法用之。精于方术,善用针灸,常以中医传统的汤液、针灸、角、砭、导引、按摩、薄贴、膏沫、浴熨等方法治疗内、妇、儿、外及五官各科疾病,尤擅长使用绝招杵针、气功等法,内外合治、针药结合,治疗多种常见病及各种奇难杂证,疗效显著。多次进京给中央首长治病,多采用杵针、指针之法,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本书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系由李仲愚老首次系统研究整理秘传十四代的独特疗法-杵针疗法而成。该疗法因其不用药物、无损痛之苦、取穴精简、手法简单、操作简便等特点而广受欢迎,曾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书中系统介绍了杵针疗法的源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影响人类生殖健康。中医药在不孕症的研究和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全国名中医陈慧侬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很好的疗效,被称为 送子观音 。本书在归纳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的进展基础上,挖掘提炼陈慧侬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系统梳理陈慧侬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证思路和十法十方及其临床应用,并总结陈慧侬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以及核心思想,通过经验集可以清晰地体会到全国名中医陈慧侬教授的临床思维活动,可以从中学习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思路、方法和具体的用药经验;对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症,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本书适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中医经典》是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简易读本,所选条文均为中医经典著作的重要条文,是历代医学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进行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结晶和经典理论,是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架构。熟读这些经典,是学习、继承中医学精华的基本功。 本书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2004年组织选编的《中医经典》一书的基础上,由原编写专家对经典条文“释义”而成。其中【原文】部分,完全与《中医经典》本相同,选择公认的权威版本,选取经典医著中最为重要的原文,经认真核对,力求准确无误;【注解】部分,将原文中深奥难懂的字、词予以解释,为学习者准确理解原文提供帮助;【释义】部分用现代语言,深入浅出,对所选条文予以“白话解”,并予科学阐释。 本《释义》80%以上的条文都是学习中医必须背诵的精辟内容,其用无穷,让学
慢病在我国呈井喷式增长,是不争的事实。西医为什么治不好慢病?因为西医的理论不是整体观,也不是辨证论治,而是对抗治疗,治标不治本。中医的理论是整体观、辨证论治和阴阳平衡论,但现代慢病的高发在中医药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过去的中医理论倾向于瘟病(传染病)和伤寒杂病,未涉及现代的慢病,因为绝大多数慢病都是现代工业和农业的产物,因此也没有慢病的系统理论基础传承下来。现代慢病出现时间较短,认识和研究时间亦较短,即使扁鹊、华佗、张仲景、陶弘景、李时珍等中医大家在世,慢病对他们来说可能也是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