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药不是梦——从基因到个体化用药》分五章,结合编者的研究工作,为读者介绍了以基因检测为基础、个体化用药为核心,基因导向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新模式,生动活泼地为读者展示了安全用药的新面貌。 编者有一个愿望,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读得懂、喜欢读这本书。因此,《量体裁药不是梦——从基因到个体化用药》的编排参照国际上科普读物的流行元素,进行了创新。本书的内容分为正文及延伸阅读两部分。只要具有初中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就可以读懂正文部分,并对全书内容有完整的了解。对于那些追求更深入、更完整知识的读者,可以继续阅读延伸部分的内容,以满足你旺盛的求知欲。 展望未来,跨入了21世纪的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底气说出:量体裁药不是梦!本书由黄民、毕惠嫦、陈孝主编。
药物不良反应一般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对人体有害的或意外的反应。但由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反应,如用错药物及剂量、滥用药物、自杀性过量服药等不包括在内。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广义定义为:“为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或为改善生理功能而服用适当剂量药物所引起的有害的、非预期的或治疗上不需要的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和致畸作用。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抗微生物药物不良反应,免疫调节剂不良反应,抗寄生虫药不良反应,呼吸系统用药不良反应等。
“临床有风险,用药需谨慎”,虽是套用其它行业的用语,对医生来讲,也同样为很好的警示。 另外,多说一句,手册可以做成电子版,但我更偏爱传统的纸质版,因为后者不会“一键即逝”,给人可靠、正规的感觉。
本书针对目前药源日益增多的现状,在参考外医药文献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较详细地阐述了药源的基本知识和监测、防治方法。全书共12章,包括药源的概念、历史及影响因素,药源的监测鉴别、治疗和预防方法,人体各系统药源的致病药物、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以及药源的特殊类型等。本书内容新颖,资料翔实,阐述深入浅出,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适于临床医师、药师和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一、本书方手册供医师开处方时参考,不作法典使用。 二、本手册分为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部分收载近千种药品的名称、使用方法,附录部分收载了人体特殊情况下用药注意事项、有关法规和参考资料等。 三、本手册正文部分介绍了有关药品之各项内容,包括药物的英语、汉语名称、规格、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等。其中药名采用药品通用名和常用商品名;临床应用部分介绍了常规用量;注意事项简述了配伍禁忌等。 四、本手册附录部分介绍了有关的药品法规、医师书写处方时的规则和参考资料。 五、本手册中度量衡采用国际标准,各类术语大多为通用术语。 六、在本手册中之规定与中国药典或上级卫生部门之规定有抵触时,应以国家药政部门规定为准。 七、本手册正文部分采用汉、英语索引。
本书在综合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工作编写而成,较系统地反映了纳米科技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全书共分13章,除了介绍纳米科技中的基础理论,如纳米料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表征和制备方法等外,重点论述了纳米医药的若干方面,涉及纳米载药系统,包括聚合物纳米粒、脂质纳米粒、微乳、分子凝胶、磁性纳米粒等。此外,还论述了纳米药物的药理学特征、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纳米生物医学传感原理和应用,以及纳米技术在基因转导和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本书可供有关科研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本书是大型科普丛书《常见病合理用药丛书》之慢性肝炎的合理用药问答。书中通过“慢性肝炎基础知识”、“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抗病毒治疗中的一些问题”、“其他肝病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慢性肝炎的中药治疗及养生问题”5个栏目共242个问题,详细解答了慢性肝炎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感到疑惑并迫切想知道的所有问题,以期在医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患者与家属能够明明白白地用药、轻轻松松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