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载了海南岛抗癌药物200种,共计17万余字,500多幅图片,每种药物分别下设了十个栏目的内容,系统详尽的介绍了每种药物的的“植物名”、“别名”、“药材基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抗癌药理”、“性味功能”和“抗癌应用”。
本书主要介绍如何在药物研发中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新药开发,不仅包括蛋白质组相关技术、原理及其综合运用,还包括科研工作中必需的管理性知识。书中介绍了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质谱、液相色谱、芯片等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技术相互之间的综合运用,还详细介绍了它们在具体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和进展。
本书是中国保健协会组织众多健康科普专家精心编撰而成,内容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人体的健康机理和应该遵循的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介绍了虾青素的营养健康信息,虾青素的广谱保健功效、虾青素的来源及制剂等内容。 本书适合研究虾青素科技发展的科学工作者、传播天然虾青素健康知识的工作者以及普通大众阅读使用。
20年前,由于墨尔本教学医院(Melbourne Teaching Hospitals)耐药菌数量增多,为此,我们出版了版《抗生素治疗指南》。研究表明,过量和不恰当的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耐药性发生的重要因素。抗生素的过量使用还可产生不良反应。《抗生素治疗指南》收集了世界文献推荐的一些适宜且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由有经验和学识丰富的澳大利亚专家们整理出版。 《抗生素治疗指南》一书旨在帮助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书中的建议并不是强制性的,而只可根据情况对治疗进行调整。本书的治疗建议,尽可能地采纳已经批准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但偶尔仍有推荐使用证明有效但尚未包括在药品信息中的抗菌药。 医院的实践表明,《抗生素治疗指南》与其他诸如药物使用评价、专项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一起,可使药物处方趋于合理。近,社区抗生素的使用量从原有高得不可接受的
全书共两篇,篇为《用药须知》,主要介绍基本概念、药品的选购与使用及假、劣药品的简易识别方法。第二篇着重介绍具体药物的识别要点与不良反应等。近年来,我国假、劣药品的生产、销售。屡禁不止,药物有害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引人注目。参照《中国非处方药品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遴选出326个常用药品及国内已经普遍使用的新药编入本书,其内容来源于一系列可靠资料,覆盖面较广。本书药品的简易识别是介绍凭人的感官对药品外观、色、香、味及包装等进行检识和综合判断过程,通过该过程可鉴别药品的外部特征,逐渐达到识别假、劣药品的目的。本着常用和实用的原则,在广泛收集国内有关文献资料,特别是近期有关报道的基础上,着重对临床常用药品的识别要点、作用与用途、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晶型药物是指药效成分以特定晶型状态存在的固体药物,尤其是固体化学药物。对于每一种化学药物而言,都具有特定的存在形式,严格地讲,这些药物都是以特定的晶型物质状态存在的。本书全面系统介绍晶型药物的基本知识、临床应用、制备技术、评价方法等内容。
本书2005年出版了第1版,深受读者好评。第2版增加了50%的新内容,包括10个部分100问,分别论述了阿司匹林基础知识,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中的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预防,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使用方法和常见问题,特殊人群、不同系统疾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等临床常见问题。本书对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规范使用以及常见临床问题进行了系统答疑,内容权威实用,是临床医师尤其是心血管科医师的参考书。
临床中药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成都、北京、上海、南京、黑龙江等11所中医院校临床中药学专家精心编写。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以掌握中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常用药物的应用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方剂学”和临床课程打下基础。全书共26章。总论4章,介绍中药及其相关概念,中药学及其发展概况,中药功效和性能理论,以及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各论分述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等22大类共508种中药的基本知识,包括各药的性能、功效、应用及用法。 本教材的特点如下:①与现有本科教材相比较,吸收了其优点,质量有明显提高,全书的结构和分类更为合理、名词术语更为规范,并首次对功效术语进行了界定,总论及各论概述部分,分项论述,条理清楚,便于学习和记忆。②对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阐述更加简明扼要,能符合教改地要求。③
2007年12月,卫生部确定42家医院作为临床药师制试点单位,由此开始探索临床药师的准入标准、工作模式、岗位职责等。这无疑给我国临床药师参与抗凝治疗工作带来契机。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一本适合于临床药师工作需要的关于华法林抗凝治疗方面的专业书籍。为此,本书编者借鉴国外抗凝工作模式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编写《华法林抗凝治疗临床药师指导手册》,以期为从事抗凝治疗管理的临床药师提供参考。 在编写中,本书参考了国际行业学会或各专业研究学会制定的治疗原则,并注意吸取现代医药科学领域中关于华法林治疗策略的新理念,力求做到应用基础药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凝药物。 本书主要面向从事临床药学或抗凝治疗的药师、医师、护士,亦可作为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组织多年在糖尿病战线工作的专家编写,内容丰富,文笔流畅,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将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自我管理、胰岛素的正确使用等内容融汇在一起,为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基层医务人员更好地治疗和控制糖尿病提供了及时的帮助,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提供了适宜的工具和技术规范。
董明强编著的《西药助学歌诀(第2版)》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常用药物新编》为蓝本,参考各种药学 专著,采取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编写方式,以歌诀形式,提纲挈领地向读者介绍各个系统、各个类别的 临床用药。《西药助学歌诀(第2版)》共载歌诀近500首,语言精练,押韵顺口,易诵易记。可供各科,临 床医生、药剂专业人员和在校医学生学习西药参考助 学之用。
本书内容广泛,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传染科等300余种常见病的西医药治疗处方。书内针对每一种疾病的常用处方进行了精心的选择。为使大家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处方中药物词条的要旨和核心,还对每一种疾病分设“概要”、“处方”、“简释”三大项目加以阐述,旨在围绕本“处方”核心部分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定义每一种疾病基本概况、治疗原则、治疗处方用药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因此,本书提纲挈领、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强,适合于在校医学生和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阅读。
你了解阿司匹林吗?阿司匹林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你知道怎么使用阿司匹林吗?本书将揭开阿司匹林的“神秘面纱”,让广大的读者朋友了解、熟悉阿司匹林,消除误区,科学应用阿司匹林,远离疾病困扰,享受健康人生。本书的内容除了可供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外,也可供医学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及临床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由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风湿免疫、消化等专业富有临床经验并热衷于科学普及的专家及专业人员协力创作而成。它以客观、公益的态度,科学、通俗的语言详细介绍了阿司匹林的历史、药理作用、临床适用的对象、应用的原则及常见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等,并对读者关心的涉及疾病及阿司匹林用药方面的内容以问答的形式一一列出。
抗菌药物是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临床应用广泛,而在国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易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一旦产生了耐药性,将会难以控制感染,对治疗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阐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分线管理、联合治疗、经验治疗等原则,以及在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本书文字简练,查阅便利,可操作性强,对规范抗菌药物的管理及合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中毒病例等资料大多散在于医师的临床实践中,或各种医学期刊杂志,或综合性医学书籍中,读者参阅起来极为不便。作为临床医疗工作者,《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与救治(西药分册)》作者王树青、鞠伟华和周宣秀等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及药物说明书,在药物的不良反应、中毒救治与监控预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常见药物(新特药)不良反应与救治为重点,以较强的理论性、创新性、针对性、实用性介绍了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重要器官系统损害救治处理原则以及正确认识和对待药物不良反应等内容。本书条理清晰,层次鲜明,方便读者阅读,为急性药物不良反应与中毒救治提供更多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与救治(西药分册)》根据药物不良反应与急救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强化应对
王玮瑛等编著的《西药药剂员应试指南》根据 新的西药药剂员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编写,是进行西 药药剂员培训与考核的 重要参考资料。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化学基础知识、 药物化学基础知识、药物分析基础知识、药 理学基础知识和药剂学基础知识、实训部分和试题及 答案,重点介绍基础理论知识,注重理论 和实训技能的结合。实训部分根据大纲以考核标准的 形式列出,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技 能要点。此外,将考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 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列于附录中供学生查阅。 《西药药剂员应试指南》可作为西药药剂员职业 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教材,也可供药学专业学生,以 及相关专 业人员参加岗位及就业培训使用。
这本《临床中药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作者张冰)教材理论体系完整,知识点结合完备,切合教学实际,结合临床实践,在编写体例与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阐明复习中药性味、功效、主治等知识的基础上,将药物配伍应用、鉴别选药、药学服务及药物警戒作为重要内容阐述,在继承历版中药学教材编写体例的基础上,多有创新与开拓,突出了临床的适用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同时,本教材主体层次清晰,章节安排合理、有序,充分体现了清晰性、易读性及和谐性。通过本教材的使用,可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各类中药的性效、配伍、药学监护、药物警戒等知识与信息,从中获得在临床用药中实施全程化中药药学服务的能力。
阿司匹林从早被研制的纯水杨酸到经霍夫曼改进的乙酰水杨酸,直至后来的阿司匹林被拜耳引入医疗领域,一路走来已有百余年历史。阿司匹林既是处方药又是非处方药(OTC),此药可影响下丘脑内强致热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温中枢恢复调节体温的正常功能。阿司匹林还具有镇痛、消炎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已处于重要的基石地位。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已经被充分评估和证实,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国外抗栓临床试验协作组荟萃分析表明,抗血小板治疗 可使严重血管事件的联合终点,如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血管性死亡等风险减少1/4,对急性心梗、心绞痛、急性缺血性卒中/TIA、外周血管疾病和房颤等血管事件均有防
本书包括12个部分100问,分别论述了阿司匹林基础知识,阿司匹林的规范化应用,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中的应用,阿司匹林在围术(操作)期的应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以及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等临床常见问题,并用大量图表进行了归纳总结。目的是为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一本便捷、实用、可靠的工具书,帮助大家快速查阅和了解、掌握不同学科、特定临床情况和特殊人群应用阿司匹林的特点。本书内容权威实用,是临床医师尤其是心血管科医师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