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禁忌书》二卷。近代医家陆循一辑纂。陆氏字培良,为近代名医陆晋笙之子.培良幼承家学,学堂肄业之暇,兼治岐黄家言,颇有心得.后从父命,补纂《用药禁忌书》二卷。是书乃为医家用药而设,特以申明医家用药之禁忌、平日保养之禁忌,病后产后调摄之禁忌及食物药品相犯之禁忌等等,以备医家措方、病家检方、初习者识证选方之用。
本书试图通过广泛汇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的文献资料,对中药学进行初步的综合整理,为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和中西医药结合、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和新药学,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参考资料,成为一部切合实用的中药专业工具书。中草药历代文献和各地报道浩如烟海,由于品种复杂,历来存在名实混乱等情况,文献资料中有时众说纷纭,甚至互相矛盾。这些问题,有待于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结合生产实践、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逐步加以解决。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载中药5767味。其中包括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82味,以及传统作为单位药使用的加工制成品(如升药、神)等172味。凡一种植(动)物有几个组成部分供药用,并各具不同之功用者,按临床应用习惯,每个药用部分均作独立的一味药,条分著述。
本版药典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对收载的品种项下的(功能与主治)进行了规范,避免了易引起误导用药的现象,突出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特色;同时注意中医这的“证”和西医学的“病”之间存在着异病同证、同病异证的现象,将中医学的“证”和相应西医学的“病”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功能主治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临床医师准确理解的功能主治和合理用药提供了保证,促进了中医药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本版药典在编制的工作程序上也有了改进。除采用传统的方式征求意见外,将增修订的附录与品种在国家药典委员会的网站上公示三个月,更广泛地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并将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提交各专业委员会审议,以确保本版药典标准内容和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力求药典编制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本版药典在印刷编排上采用了双栏格式,
本书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介绍了214种西药和45种中成药的临床新用途。全书共20章,按药物作用分类编排,扼要介绍每种药的别名、药理、制剂、传统应用等基本知识,重点介绍近年来各医药杂志发表的临床新用途。临床实践证明,这些药物的新用途疗效确切,发挥了出人意料的作用;作者将零数发表的资料精心整理,汇编成册,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本版与前两版比较,不仅药物品种有所增补、更新,而且在临床新用途方面增补了近5年的新资料,同时删去了部分陈旧的内容,使全书内容与时俱进,更为新颖实用。本书可供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医药院校师生和药品生产、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编写,其基本包括了药品检验的所有方法和标准。本书是几十年来药品检验几代专业技术人员的药品检验操作经验积累的结晶,是执行药典标准的重要依据和补充。其内容丰富,描述明确详细,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是一部可以正确指导药品检验人员进行药品检验工作的工具书,同时也适合药品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药品研究、生产和药品经营部门、医院制剂室的质检人员使用。
乙型肝炎是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后果严重的一种传染,目前尚无特殊手法遏制。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乙肝病毒携带者高达1亿人以上,并且平均每年以200万人的速度递增,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书从中医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乙肝的基本常识、病理分析、预防办法、诊断方法和中医特色疗法以及乙肝患者的日常保健、生活禁忌,并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征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全书语言通俗易懂,叙述引人入胜,说理与案例并举,实用性、指导性强兼具,是乙肝患者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理想读物。
目前,化学药和中成药普遍存在一药多名的问题,给医师开处方,药剂师取药,护士摆药、对药等工作带来困难。2007年国家卫生部发布53号令,从5月1日起医师开具处方应使用药品通用名。本书依据卫生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常用药品通用名,收集了4000多个商品药名并与通用名对照、以表格的形式,分别标明英文名、剂型和规格。书末附中、英文索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实用性,供临床医师、药剂师、护士参考使用。
乙型肝炎是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后果严重的一种传染,目前尚无特殊手法遏制。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乙肝病毒携带者高达1亿人以上,并且平均每年以200万人的速度递增,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书从中医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乙肝的基本常识、病理分析、预防办法、诊断方法和中医特色疗法以及乙肝患者的日常保健、生活禁忌,并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征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全书语言通俗易懂,叙述引人入胜,说理与案例并举,实用性、指导性强兼具,是乙肝患者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理想读物。
本册是《药物化学百科Ⅱ》该书以几类重要靶标为背景,系统介绍了靶标策略和药物研究。本册分为两个部分,共9章。部分:选择单一靶标与选择治疗领域的策略比较(第19章):介绍了现代制药业中生物技术的驱动性作用以及新药研发中主要的靶标选择的策略;明确了新药研究中靶标相关的几个概念,包括靶标、分子靶标、治疗靶标、可用作药物的靶标、药物靶标;客观评述了“基因组学泡沫”对药物靶标发现的影响;同时在可实践的水平介绍了基于不同的靶标选择策略建立研发公司的类型及新靶标中的知识产权的情况。第二部分:8类重要的药物靶标的背景与药物研究(第20~27章),从通用命名法、分子生物学分类、蛋白质结构、生理学功能、信号途径、原型药物药理学、原型药物治疗学、与疾病的遗传相关性和今后研究方向等方面依次介绍了8类药物靶标及其药物。
本书介绍了皮肤病临床常用的近110种中草药、40余种中成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为基础,着重介绍药物在皮肤病中的辨证运用、作者对该味中药使用的临床心得,以及部分著名中医专家运用该药的经验;现代药理研究则偏重于介绍药物对皮肤的药理作用,力求为临床更合理地选用药物和恰当配伍提供一定帮助。总之,本书集理论、研究方法、临床应用于一体,力求系统反映目前皮肤病临床中药的研究水平,以适应皮肤病医学发展的要求。本书可供皮肤科临床医师、住院医师及实习医师参考使用,亦可供皮肤病患者及患者家属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