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择集前人常用方剂二百多首,结合个人经验方数十首,共分为十讲。第1讲谈临床运用方剂需要注意的问题;第2讲谈治气、理血、补养的方剂;第3讲谈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第4讲谈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第5讲谈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第6讲谈除痰、消导、攻下的方剂;第7讲谈涌吐、涩固、杀虫的方剂;第8讲谈重镇、解毒和具有抗癌作用的方剂;第9讲谈妇儿科常用的方剂;第10讲介绍我的一些经验方。 为了能够突出各个方剂的不同特点,便于密切结合我运用方剂的心得体会,比较生动灵活地进行阐述,所以文中每个方剂下除将“药物组成”部分首列于方剂名称之后外,其他内容的叙述顺序均不刻板画一,亦不列标题,而是根据各方剂的不同情况,有的先谈配伍原理或特点,次述运用体会,应用范围……;有的则直接谈其主治病证,继
本书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从事内分泌专业的众多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丁国宪、杨涛执笔,内容包括了绝大部分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的疾病,从临床实用的角度简要地列出了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程序”、“处方”、“注意事项”及“警示”等。“治疗程序”及“处方”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作者以“流程图表”的形式方便读者理解治疗步骤及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处方用药过程中的药物配伍、给药途径、处方剂量和注意事项。作者参阅了国内外*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力求内容实用新颖、简明扼要、方便易查、可操作性强,以便临床医师能够根据本书对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
本书择集前人常用方剂二百多首,结合个人经验方数十首,共分为十讲。第1讲谈临床运用方剂需要注意的问题;第2讲谈治气、理血、补养的方剂;第3讲谈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第4讲谈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第5讲谈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第6讲谈除痰、消导、攻下的方剂;第7讲谈涌吐、涩固、杀虫的方剂;第8讲谈重镇、解毒和具有抗癌作用的方剂;第9讲谈妇儿科常用的方剂;第10讲介绍我的一些经验方。 为了能够突出各个方剂的不同特点,便于密切结合我运用方剂的心得体会,比较生动灵活地进行阐述,所以文中每个方剂下除将“药物组成”部分首列于方剂名称之后外,其他内容的叙述顺序均不刻板画一,亦不列标题,而是根据各方剂的不同情况,有的先谈配伍原理或特点,次述运用体会,应用范围……;有的则直接谈其主治病证,继
本书择集前人常用方剂二百多首,结合个人经验方数十首,共分为十讲。第1讲谈临床运用方剂需要注意的问题;第2讲谈治气、理血、补养的方剂;第3讲谈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第4讲谈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第5讲谈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第6讲谈除痰、消导、攻下的方剂;第7讲谈涌吐、涩固、杀虫的方剂;第8讲谈重镇、解毒和具有抗癌作用的方剂;第9讲谈妇儿科常用的方剂;第10讲介绍我的一些经验方。 为了能够突出各个方剂的不同特点,便于密切结合我运用方剂的心得体会,比较生动灵活地进行阐述,所以文中每个方剂下除将“药物组成”部分首列于方剂名称之后外,其他内容的叙述顺序均不刻板画一,亦不列标题,而是根据各方剂的不同情况,有的先谈配伍原理或特点,次述运用体会,应用范围……;有的则直接谈其主治病证,继
本书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常用药物新编》为蓝本,参考各种药学专著,采取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编写方式,以歌诀形式,提纲挈领地向读者介绍各个系统、各个类别的临床用药。全书共载歌诀近500首,语言精练,押韵顺口,易诵易记。可供各科临床医生、药剂专业人员和在校医学生学习西药参考助学之用。
本书是适应中医临床用药发展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收载了常用中药18类539味,其中主药418味,附药121味,并介绍了古今用药的经验、某些中药研究成果和多种新的中药剂型。对每味药都具体地叙述了来源、成人、药理、功能、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还列有一章有毒药物的中毒与解救。全书简明、实用、新颖,是中西医临床医师、药师、护士、医学院校师生较好的参考书。
为了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管,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从2004年7月1日起,未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在**范围内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为此,*国医药商业协会委托北京、广州等地的部分专家编写本书,并将其作为**零售药店工作人员的培训读本,向**推荐使用。本书收载近70种常见感染性疾病或症状,并以感染性疾病或症状为条目编写,在简要介绍各感染性疾病及症状有关知识的同时,分别重点介绍了相关的具有清热、消炎、抗菌抗病毒功效,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中成药。对于药店工作人员在执行上述规定的同时,通过学习本读本能帮助指导患者对症选用非抗菌药物,尤其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中成药。广大读者,通过学习掌握本书知识,也有利于自行选购相关中成药,减少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删除了临床上不常用药物近100种,增加了近年投放临床的新药约300种,全书收载药物达1400余种。按药理作用分类,分别介绍每种药物的适应证、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剂型,书末还附有儿童和老年人剂量折算法、常用检查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等内容。以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携带方便为特点,可供医师、医学生、护师、药师和药品供销人员阅读。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概要介绍了急诊医学的特点及急诊用药原则;各论部分详细阐述了急诊内科常见急危重病的概念、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重点介绍了合理用药部分。本书内容新颖,简明实用,是急诊医师、内科医师及全科医师的理想参考书。
本书共分14章。重点介绍了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以及围手术期药物处理。第1章对泌尿外科用药的基本原则及常用药物的主要特性进行了介绍,第2- 14章就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治疗原则及药物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论述。
本书主要介绍肾内科疾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案,突出阐述药物在肾内科各种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本书共分十七章。章总论重点介绍肾脏病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等。第二章至第十七章,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不同疾病的诊断要点及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及应注意的问题。本书旨在使肾内科及内科医师对肾脏疾病常用药物有较深入地了解,合理选择用药,*限度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避免或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本书共收载常用中药163种,依据《中药学》按功能分类。每一种中药包括药名、别名、来源、识别要点、性味归经、攻效主治、其他应用、常用量等;每一种中药还收载有实物彩图2-3幅。 药名 包括通用的中药名和中药名的拉丁名称,二者均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依据。 别名 收录了古今常用别别名,主要依据《本草纲目》、《中药商品学》等。 来源 包括有植物的科名、种名、种的拉丁名称、药用部位、分布、采收与简单的加工方法等。限于篇幅,若某药有二种以上来源的,由种的拉丁名称一般不仅收载一种。每种中药收载原植物与药材或饮片彩图2幅,原植物彩图均摄自生长地,药材饮片彩图均选用较典型样品摄制,色泽鲜丽,图形清晰,易于辨认。 识别要点 以歌诀的形式,把该种中药的来源、植物的特征进行了浓缩与高
本书介绍了皮肤病临床常用的近110种中草药、40余种中成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为基础,着重介绍药物在皮肤病中的辨证运用、作者对该味中药使用的临床心得,以及部分著名中医专家运用该药的经验;现代药理研究则偏重于介绍药物对皮肤的药理作用,力求为临床更合理地选用药物和恰当配伍提供一定帮助。总之,本书集理论、研究方法、临床应用于一体,力求系统反映目前皮肤病临床中药的研究水平,以适应皮肤病医学发展的要求。本书可供皮肤科临床医师、住院医师及实习医师参考使用,亦可供皮肤病患者及患者家属阅读。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以问答的形式讲解自我药疗、合理用药、特殊人群用药、家庭药箱、用药误区等方面的知识。不涉及深奥的专业理论,讲解的都是大家平时关心的、常见的用药方面的问题。旨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本书通俗易懂,准确生动,适合关心自身健康的百姓阅读。
《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简称《药品目录》)是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的标准。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开具处方和参保人员购买与使用药品不受《药品目录》的限制。 “凡例”是对《药品目录》中的药品的分类与编号、名称与剂型、限定支付范围等内容的解释和说明,是《药品目录》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具有政策约束力。
《各种常见疾病用药选择一览表》所介绍的药品主要是《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具有“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特点。《各种药物不良反应速查表》是部分药品可能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这两个资料,限于篇幅仅供参考和检索用,在实际用药时应严格按各药品说明书所述命名用以确保用药安全。
本图卡是方剂的实用速查手册。可用于方剂的速查与速记,也分为21类,逐一介绍方剂的组成、功用、趣味歌诀等内容。全彩印,活页装订。每页正面是组方主要药物的彩图,组方的辨证要点;背面是方剂的来源,组成,方歌,功用,主治,方解等内容。
《卫生部通用名异名速查》根据卫生部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目录》中的品种,将临床常见的商品名、别名一并收于书中的异名项下,并列出了规格。读者根据索引,既可以通过通用名快速查到异名,亦可通过异名快速查到通用名。但由于药品商品名、异名极为繁多,尽管我们力争全面收载,鉴于所掌握信息限制,难免遗漏,希望广大读者指正。以便今后不断完善。 《卫生部通用名异名速查》可供广大临床医师、药师、护士参考使用,也适用于广大患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