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中医治疗便秘、泄泻的500余首特效良方,包括中药内服、外敷、熏洗以及食疗等,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病证名和医学术语作了简明的解释。本书不仅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在选方用药上突出“简、便、廉、验”的特色,力求疗效可靠,适合普通家庭配方使用,而且穿插介绍了各种疾病预防保健的小常识,让您轻松掌握防治良策,远离疾病,摆脱便秘、泄泻的困扰。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日常生活中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中药自古以来就承担着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任,其疗效是不容否认的。但是近年来,不少群众盲目迷信中药的滋补作用,认为只要服用中药就会对身体有益。而一些商家为了经济利益,则夸大了各种中药制成品的功效,大力宣传其“百病皆治”。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中药“乱进补”之风越刮越盛。为了澄清群众对中药的错误认识,使大家能够正确地服用中药,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中药三七,以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为了使大家能够全面了解认识其功效,正确地使用三七,本书从实用的角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各个方面对三七进行了介绍。相信本书能够澄清以往一些读者对三七的错误认识,使更多的患者成为三七治病的受益者。
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自《神农本草经》记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朝开元年间,《道藏》就把石斛、雪莲、人参、首乌、茯苓、苁蓉、灵芝、珍珠和冬虫夏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针对当前市面上石斛相关专业书籍匮乏的现状,在参阅了大量石斛相关知讯的基础上特编写此书。赖小平、侯少贞、刘星华主编的《人间仙草·石斛》分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前者包括四个章节,《人间仙草·石斛》中第一章节介绍中医对石斛的认识,涉及了石斛的性味、功效与主治、应用与配伍方面的知识;第二章按照疾病的分类对石斛相关的中医治疗验方进行了归类和列举,同时兼顾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的研究成果,以期让大家对石斛的临床应用方法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第三章列举了大量石斛相关的保健知识及食疗方案,目的是辅助广大石斛的消费人群学会如
本书分类系统与所选药物以《中药学》九版教材为蓝本,引入谐音联想为主的综合趣味记忆法,可帮助读者很快记住400种常用中药的功效,使读者获得学习乐趣,改变学中药枯燥乏味的观念,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记忆法、教学法研究增添新实例,填补中药科学记忆法的空白。本书可作为参加各类中药学考试学生的辅导用书,也可作为中医药学校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中医药是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临床应用指南·妇科疾病分册》是在《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由参与制定和修订指南的专家对13种妇科常见病的使用进行详细的阐释。对于指导临床医生使用具有指导作用。
《神农本草经读》为清代医学名家陈念祖所撰,是作者在精心研读《神农本草经》之后所写的心得体会。本书成书于清嘉庆八年(1803)。全书共4卷,选录《本经》所列上、中、下三品365种中的常用药物160多种,
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是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临床医生、期刊编辑和广大学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可缺少的知识和技能。如何正确实现复杂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是很多人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但是市场上针对中医药领域的统计书籍非常有限,许多研究者急需此类书籍。本书以近几年出版的中医药学相关杂志为主要的资料来源,在阐述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培养统计学思维方法、科研设计能力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的能力,以及在处理中医药科研资料中正确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书中还用较大篇幅对中医药科研课题和论文中常见统计学错误案例进行辨析与释疑,有利于人们“吃一堑,长一智”,更好地把握统计思想、理论和方法的精髓。 本书叙述力求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便于自学;注重对读
本书是成书于我国明代的一部杰出的药物学著作,也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之大成的药典,对我国近代药物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上佳的声誉,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