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病理生理与药理学家韩启德院士以 医学的温度 为主题,结集了近些年对医学的本质、医学史、叙事医学、精准医学等的人文思考,阐述了对癌症、传染病、中医、死亡等的独特看法,对癌症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人们习以为常的医学观点提出质疑和建议,对全速发展的现代医学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审视,提出应回归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医疗、不能忘记医学的来路和归途等观点。本书对人们重新认识现代医学乃至重新认识自我都极具启发意义。
为什么我们的医院总是人满为患?为什么我们的医生总是忙忙碌碌?为什么患者总觉得医生没有在认真看病?为什么有人说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心内科主任江隆福医生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与细腻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病人求诊的故事,对何为健康、何为医学以及医疗的意义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思考。作者看到了我国医疗深层面的严重问题,并发出了一声 呐喊 ,告诉我们真正的健康还包括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保持健康并不能完全依赖医疗;告诉我们完整的医学还包括人文关怀,治病救人并不能只依靠冰冷的医学指标和检测仪器。
本书为 走方医 治疗技术方面的专著,清 赵学敏纂辑,清 吴庚生补注。作者记录走方医柏云口授医技,广摭民间治疗经验,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医药知识与临床经验, 删其眩异繁缛,参以秘笈所藏,归之雅正,勒为成书 ,编为《串雅内编》4卷、《外编》4卷。《串雅内编》介绍了 顶、串、截 三大法,以及某些单方。《串雅外编》则分 禁方 (符咒之类)、 选元 (各种急症抢救法)、 药外 (非药物疗法)、 制品 、 医外 等类。清末名医吴庚生于若干治法与单方验方后,附有按语,对学习和应用很有启迪。 走方医 虽 为国医所不道 ,但他们中的某些人精通各科,熟谙 贱 、 验 、 便 治疗方法,常常 能使沉疴顿起 , 救人之危 。该书首次揭示了走方医的神秘内幕,是临床医生重要的学习参考著作。 书中所载治法及单方验方等,需在熟练掌握诊疗技能、保障安全
本书主要分五部分:职业与倦怠和管理者的困局、职业倦怠的研究理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调研与分析,以及面对职业倦怠管理者的破局良策。
本书由三十余则中医小故事汇编而成,作者以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情节、灵动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特别在疑难杂症方面,独特的诊病技术和神奇的治疗效果。作者以自身诊治过的真实案例为基础,经过整理、加工转变为普通读者乐于接受的小故事形式,进而阐述发病原因、讲解治疗理念,摒弃了以往中医著作喜用抽象术语来解释中医理论和理法方药的通病,力求以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讲授中医药知识。本书集思想性、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适合广大中医爱好者及中医院校学生参考阅读。
这些字母是什么意思?这些数值代表了什么?一本书教你轻松看懂化验报告。本书详细介绍常用的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异常值解读(见于哪些疾病或非疾病情况)等,分门别类,通俗易懂,供患者及家属参考。
吕杰、程静、侯晓蓓编*的《生物医用材料导论 (高等院校医疗器械系列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生物医用材料的特性、评价、管理和应用。重点介绍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同时对生物医用材料的性能与改性作了具体介绍。 本书共分为6章,包括绪论、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性能及其改性。 本书适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技术类、医疗器械工程类、医学类等非材料学专业的各层次教学及实践工作,亦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的参考用书。
慕景强所著的《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号称“剥下医学的外衣”,让普通人能够了解医学的底细,让患者能够看到医学“光鲜”辉煌的外表下的那么“不堪”的历史。就好比,你(医生)了解我那么详细(病情),这下,我也知道了你的小秘密,我们就有了互相交流、理解的基础,进而成为密友也未可知。
医药职业道德案例读本,是以 敬畏生命 伦理思想为视角,以医药职业道德的基础、核心、关键和保障为主线,收集了古今中外大量医药临床应用案例。本书可作为医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辅材和医药学子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广大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教材。同时,也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普及医药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的读本。为2015年浙江省社科联普及课题(立项号:15ZD16)成果。
《卫生事业管理(第2版)》分为四个部分,共十三章内容。*部分为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组织政策,主要介绍卫生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卫生政策和卫生组织管理;第二部分为卫生事业管理方法,主要介绍卫生管理中常用的技术,即卫生计划、卫生评价、卫生服务研究;第三部分为资源管理,包括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第四部分为系统管理,包括医疗服务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妇幼卫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以及外国卫生事业管理。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已意识到公民自愿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并对我国捐献体系进行了初步改革,但公民自愿器官捐献的激励制度设计尚处于起步与试点阶段。本书借鉴国际前沿研究方法,立足中国样本,结合我国的现实问题进行实验室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激励措施组合对中国器官捐献带来的影响效应,并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伦理、文化的助推器官捐献登记的激励机制。
实验动物科学是医学研究的支撑条件之一,本书对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生化和病理检测的基本方法、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循环系统疾病动物模型、泌尿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五官系统动物模型、实验动物伦理学、常用实验动物品系简述等。 生物医学科研领域的技术多,方法杂,而且伴随着科技进步,还在不断涌现新的技术和方法。为了让该领域的研究人员能够扎实地掌握基本技术,提高在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应用新的方法、技术,我们策划并出版了这套《现代生物医学科研技术丛书》。本 套丛书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专家牵头,组织有长期实践经验的一线科研工作者编写。每本书特别增加了“写在前面的话”,由作者介绍自己在科研实践中的思路和心得,为读者提供启示与帮助。 2
由王淑珍编*的《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医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分3个部分。**部分为理论篇,主要阐述了TBL教学的发展历程、内涵方法;第二部分为实践篇,主要介绍了中山大学TBL教学改革整体方案、实施步骤,并结合TBL创始人Michaelsen 在大班教学中的团队学习法的实践与体验,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部分教师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设计的 TBL教学案例(含习题等),探讨了TBL教案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了影响TBL教学的因素,提出了改进策略;第三部分为总结篇,从教育教学的广泛利益方(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教育专家等)多角度阐述了实施TBL教学的体会与思考。*后一部分,为了方便教师们*快捷地了解TBL教学,还将TBL教学实施各阶段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整理成若干问题与解答,以期为有意愿在其课程教学中,实践和应用 TBL教学的教师们,提
本书探讨了医疗卫生领域开展社会工作的相关问题。至三章梳理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史与基础知识,第四、五章分别从直接、问接层面说明了社会工作在卫生服务中的干预方法,第六至九章重点分析了疾病防控、临床治疗、康复服务、精神卫生领域中社会工作的运用,第十章着重探讨了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工作服务问题。本书内容简明扼要,素材新颖得当,注重实务运用,可供普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学使用,也可供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社会服务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