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工作者寶典 「正念減壓療法」創始人喬.卡巴金博士專文推薦 這本書不只是針對憂鬱症治療 也為整個心理治療領域帶來全新的視野! 近年來的研究累積,改變了我們對憂鬱症的觀念。過去,憂鬱症被視為急性症狀,但它其實是*易復發且需長期共處的疾病,今日的治療必須考慮復發的預防、持續追蹤評估。 本書三位作者是認知行為療法的臨床研究者,長年研究重度憂鬱症的心理歷程,與引起復發的脆弱情感因子。他們發現「正念練習」(mindfulness)是一種簡單卻*有力量的方法,可以協助患者覺察困住自己的想法和反應,並打破陷入憂鬱深淵的思維循環模式,並有效防止憂鬱症的復發。 此外,正念取向還可深化並擴大認知行為療法的範圍。認知行為療法藉由「移轉重心」協助患者重構思考與行為模式,正念取向的態度則更以歡迎、允許
丹尼爾.史瑞伯生於1842年,他父親是一位整形科醫師、知名作家、教育改革家,而他自己則是一位博學、幽默、溫文有禮的首席法官。1884年他參選國會議員失利,引發了精神崩潰,因妄想症而住進療養院;隔年康復返家,1886年再次出任法官,由於十分精明幹練,1893年升任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之一,但他卻開始失眠,甚至企圖自殺,因而再度被送進療養院,這一次病情相當嚴重,直到1902年才宣告康復。 1903年,史瑞伯出版了《一個神經症患者的回憶錄》,生動詳盡地描寫自己從慮病、失眠,到錯覺、幻覺交逼,被死亡和酷刑折磨的恐懼,讓身心飽受摧殘,一意求死,再到「神蹟顯現」,以彌賽亞自居,肩負著救世的使命,但為了達成任務,他必須放棄昂藏的男子之軀,去勢變性為女人 。史瑞伯的妄想症狀多采多姿,令人嘆為觀止,他的文筆更是流暢有力,詞
{ 這本書,將永遠改變你看待自己人生與他人的方式 } 也許一直以來,我們都問錯了問題,用錯了幫助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真正該問的,不是:「你有什麼問題?」 而是:「你發生過什麼事?」 ****** 媒體領袖歐普拉與創傷研究專家培理醫生共同著作, 結合傑出的敘事力與心理學、神經科學知識, 關於創傷、復原,以及療癒的對話。 ****** 博客來當月選書 英美同步4月出版,版權售出28國 出版24小時,旋即登上AMAZON *1名 紐約時報暢銷書*1名 長踞AMAZON大眾發展心理學/焦慮失調類別前3名 書評網goodreads超過兩萬人評價,4.5星好評 英國AMAZON 4.7星好評 你是否曾經被別人這麼說過? ◇總是討好別人 ◇心不在焉 ◇動不動就換工作 ◇自毀人生 ◇不善於經營關係 你是否無
本書起始為加拿大社會工作者度法與蓓蕊思的研究計畫,他們深受 敘事治療大師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啟發 ,延續其敘事治療理念,並融合後現代思潮,提出許多大膽而創新的觀點,例如: 故事治療是一齣三幕劇:書中取三幕劇為喻,認為治療師應該為對話過程搭建鷹架,運用「對話地圖」裡的六個探索點,逐步幫當事人為過往事件和經驗賦予新意義,重說生命故事。 發現關鍵時刻:強調並示範治療師應如何掌握語言的傳佈,發現那個令當事人發出「啊哈,我懂了」的瞬間,協助他與一個更滿意的自己產生連結,開啟更多可能性。 除此之外,書中亦包含許多案例與實務經驗分享,例如一次性的短期治療方法、成癮者與受暴者的治療實例,以及團體治療實務等等,都有示範與說明。 透過作者的實踐經驗與反思,讀者不僅能重新看見問題的生成脈絡與
一本移動你意識焦點的書 從充滿客體影子的世界 回到*真實的主體 徹底恢復你的主體性 「從頭腦而來的限制,*多還是一種表面上的阻礙。透過這本書,我希望能打破任何限制,讓你可以透過每一句話、每一個念頭、每一個感受,整合你更深層面的領悟。這樣,才足以消除你全部的矛盾。 然而,我的目的倒不是為了闡述一套完整的唯識科學。畢竟,這個主題是這本書有限的篇幅怎麼講也講不完的。反過來,我*多是希望開個頭,啟發你的興趣,讓你親自去衡量、去領悟。」──楊定一 只要我們去觀察就會發現,無論政治、社會、經濟、環境、家庭、工作、人際,甚至就在自己的心中,到處都有衝突、都有矛盾、充滿了牴觸和為難。 這樣的觀察和體會,相信是你、我每一個人*熟悉,卻也*無能為力的現實。 或許,我們也應該改變了,換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面
為什麼我們總是害怕伴侶隨時會離去? 為什麼我們恐懼更深的親密關係? 為什麼在失去所愛之後,哀傷似乎永遠沒有辦法停止? △而這些問題,都可以從童年的依附關係找到解答。△ 人際關係心理學經典鉅著──依戀理論創始 影響整個世代親子關係、兩性關係的革命性研究 從童年依附關係,看見成年焦慮與哀傷原型 依戀理論創始者──約翰?鮑比的革命性經典著作《依戀理論三部曲》,探索幼兒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以及失去主要依附角色的嚴重性。 從「依附」、「分離焦慮」到「失落」,人生中的每一段人際關係都在這三個狀態間輪迴,而「父母」就是我們所認識的*一個人際關係。 然而,當我們沒有與父母建立健康的連結,我們將在往後的人際關係、兩性關係上跌跌撞撞──焦慮與憂慮伴隨著我們,阻擋在親密關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