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 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 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 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 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 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 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 7)参考IEC有关标
本标准规定了换流变压器、直流穿墙套管、直流旁路开关、直流电压测量装置、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等 800kV直流设备现场直流耐压试验的试验装置、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判断等。 本标准适用于 800kV直流设备现场直流耐压试验,其他电压等级直流设备现场直流耐压试验可参照执行。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实验实训规划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含《高电压技术》教学大纲所列电气设备绝缘试验,同时增补了绝缘子串电压、电场分布测量,接地电阻与土壤电阻率的测量两个试验。章主要介绍高电压试验中的安全知识,第二章介绍电气设备绝缘特性试验,第三章介绍电气设备绝缘强度试验,第四章介绍实验室常用的高电压测量设备,第五章简要介绍数理统计在高电压试验中的应用。 本书可以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验指导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自学用书或参考用书。
为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供电系统普遍开展了设备带电检修。为使专业人员达到“会干活,不出事”的目的,我们结合多年来开展架空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检修的经验,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生产骨干编写了本导则,用以指导和规范专业人员现场操作,同时也作业现场专业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导则编写以产用为目的,章为总则,第二章为35-330kV架空送电线路带电作业现场安全规程;第三章为35-330kV架空送电线路带电作业。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存在问题,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将信息反馈西省电力公司,以便修订。 另外,统一操作项目,各单位使用工具不同,操作程序也有所区别,本导则仅供参考。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克利、李博、李金忠、黎小琳、刘锐、*、黄华、阮玲、张书琦、汤浩、赵志刚、程焕超、孙建涛、郭锐。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
本导则是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33.05工作组1984年9月提出的《高压直流换流站绝缘配合和避雷器保护使用导则》编写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导则等效。 由于将国际导则转化为本国标准时,应符合GB/T1.1—1993的规定,故增加了1章,即第2章引用标准,将CIGRE导则的第2章绪论和第3章确定过电压和避雷器强度的方法和手段合并为第3章通则,其后各章与CIGRE导则的编号相同,即国际导则的第4~9章为本导则的第4~9章。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CIGRE33/14.05工作组1987年发布的《HVDC换流站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在第3章和9.2节中对条文作了适当修改和简化,其他条文及内容基本不变或稍有改变。 CIGRE导则在条文中提到了一些国际标准,这些标准有的已转化为国家标准或国内已有类似的标准,也有的还没有转化为国家标准。本导则第2章只列出了引用的国内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的要求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和附录I为资料性 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试验研究分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军阳、王健军、王东烨、田勇、杨铁军、钟雅风。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本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规定了紧凑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结构要求,产品分类,使用条件,质量要求和试验,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1kV及以上电压等级紧凑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本标准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文)的安排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局)《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电力[2002]973号文)而编制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和解释。
本标准规定了标称电压高于1000V、频率为(50-60)Hz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户外和暴露在污秽大气中的复合绝缘子(以下简称绝缘子)工频污秽耐受特性的测定。 线路柱式绝缘子、电站电器类高压支柱绝缘子、高压线路横担绝缘子及复合间隔棒绝缘子属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简要解答了10~110KV架空电力线路运行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线路构造、线路接地和防雷、线路竣工验收、线路运行维护、线路安全运行、线路经济运行、线路运行技术管理、线路超重知识、线路继电保护知识、线路测试仪表等方面的知识。此书可作为四级及时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运行工人的学习资料,也可供其他线路运行人员及厂矿、农村电工的学习参考。
Array
本规范共分7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一般规定、环境条件、导体和电器的选择、配电装置、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地址: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团结南路22号,邮政编码:71007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和智能变电站建设与改造的要求,制定了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给出了高压设备智能化的技术特征和硬件结构,提出了基本技术要求和应用原则。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110kv及以上高压设备的智能化设计和改造。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有为、吴立远、邓彦国、李刚、苏瑞、周泽听、万博、王冬青。
为了提高电网的无功、电压和线损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解决电网调压和无功补偿问题,特编写了《高压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实用技术》一书。 全书内容共分为11章,分别是:无功、电压、线损及并联电容器补偿,并联电容器及其制造工艺,干式空心电抗器,保护并联电容器的氧化锌避雷器,并联电容器的试验,并联电容器组的合闸涌流、分闸过电压和真空断路器,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维护,高次谐波及其对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的影响,大容量并联电容器的谐波放大及其抑制措施,串联电抗器的应用,模拟工程实践。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电容器设计、运行、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实际工作中的技术参考。
本书介绍长空气间隙(简称长间隙)的放电过程及击穿特性的预测。主要内容包括: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和基本理论,研究长间隙放电的测试技术,预测击穿电压的经验公式和数值计算方法,长间隙的沿面闪络,长间隙的穿特性的模拟,污层与气象条件对击穿的影响及有关工程领域中的防雷措施。 本书系高等学校“高压技术及设备”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教材及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其他专业学生选修“气体放电”和“高电压工程”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电力系统、高压设备制造、技术物理、高层建筑及航天工程等领域从事高电压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安排制定的。 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电力设备的验证试验、交接试验、预防性试验。这些试验对试验环境、试验设备、试验人员、试验方法有严格的要求。其中一部分试验需要由高压实验室承担。目前电力行业的高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通常由电力企业参考国内外已建的高压实验室情况并结合本企业的需要提出技术要求。考虑到高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完成大量调研工作,有必要避免由于规划不当使实验室在使用时存在缺陷。编写本标准的目的是总结国内外已建高压实验室设计和使用的经验,提高我国高压实验室建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那些已投入运行的高压实验室,也可以在管理和改造方面受益。
本书介绍了高压开关设备检测和试验的标准、要求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高压开关的机械试验、高压开关的绝缘试验、高压开关的有机绝缘件的绝缘试验、高压开关的温升试验、高压开关的短时耐受电流试验、高压断路器的开断试验、六氟化硫(SF6)断路器的基本检测方法、GBC自能灭弧室开断试验中的问题研究及处理、高压开关的交接试验与预防性试验等。 本书不仅适用于电力企业高压开关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等方面的技术人员,高压开关设备制造行业的检验、试验技术人员,广大农村、城镇和工厂从事高压开关设备安装、调试的人员使用;亦可以作为高压开关设备检验和试验人员的教材;同时还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国网交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西北电网有限公司、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北京送变电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怀清、田子恒、艾肇富、陈发宇、荆津、衣立东、杨林。 本标准由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负责解释。
《±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试行)(以下简称《装材预算价格》)的主要内容包括单项材料预算价格和综合预算价格两部分。 一、一般说明 1.《装材预算价格》是指工程所需装置性材料在施工现场仓库或堆放地点的出库价格。 2.《装材预算价格》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编制±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预算时计算材料费用的基础依据,与±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定额及费用标准配套使用。 3.《装材预算价格》按其表现形式分为单项材料预算价格和综合预算价格。单项材料预算价格是按照工程实际采购或供应的材料品种、规格所公布的现场出库价格;综合预算价格是在单项材料预算价格的基础上,对应于《电力工程概算定额》的子目构成确定材料组成权教库后所计算出的综合性预算价格。 4.单项材料预算价格是编制施工图
为提高高压断路器的运行和检修水平,确保断路器的检修质量和运行可靠性,我司委托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开关研究所负责组织编写或修订了《高压断路运行规程》和SN10-10等十种高压断路器检修工艺。1989年5月和1990年12月分别在珠海、苏州通过审定,现颁发实行,并委托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1983年前颁发的相关检修工艺(导则)同时作废。 上述规程和检修工艺总结了多年业运行维护和检修调试的经验,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展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寄部电力司,并送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开关研究所。
本标准是对JB/T 6204—1992《大型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的修订。 本标准与JB/T 6204—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绝缘电阻的限值、耐电压试验形式和引线耐电压试验等进行了修订; ——同时增加了整浸电机的耐压试验。 本标准代替JB/T 6204—1992。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电机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负责起草,由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隋银德、祁世发、李振海等。 本标准于1992年首次发布。